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产业集群演进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阶段、经济效应、演进机制等.研究得出产业集群化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产业集群化可以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和交易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而在高级阶段,基于但超越上述初级阶段复合效应的产业自集聚效应成为集群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在动力机制;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产业与区域支持政策给予其产业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那么当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超越临界点时,产业集群得以真正形成,且产生自集聚效应,从而使得区域产业进入自发的良性循环,这将大幅度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创新视角的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泽强 《技术经济》2006,25(9):6-9,12
产业集群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发源地。产业集群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力,产生持续的区域创新优势。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区域创新优势,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使集群内产业的竞争优势增强 ,但这种集聚效应还只是浅层次的。在产业集群内形成技术战略联盟 ,共同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 ,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将在更深层上得到提升 ,并会延长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4.
张敏 《生产力研究》2011,(7):152-154,191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动力机制,集群的动力包括生成动力与发展动力。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包括资源禀赋、社会文化、政府支持、企业间的柔性合作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动力来自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集群学习效应、凝聚效应等方面。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动力的研究对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SWOT分析方法在战略研究中应用较广,根据研究主体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载体,通过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SWOT客观分析了平乡县自行车集群产业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论述了SO、WO、ST、WT不同组合下对应的产业发展策略,指出SO组合下应发展市场开发战略、品牌化战略、产品开发战略;WO组合下挖掘知识产权战略,以创新促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适应消费群体对高品质的需求;ST策略下应运用行业协会协同策略,通过行业协同形式共享资源,将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平乡自行车成功模式;WT策略下提升产业集聚升级战略,改变平乡县目前小作坊、涣散管理的现状,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总之,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给区域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形成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之间的竞争形态由于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呈现出整体性竞争的形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应注意到:一方面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在阐述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区域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风险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产业群与地区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优势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集群能够带来行业的规模经济,有助于本区域产业获取竞争优势,也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当今世界经济中,区域竞争已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向企业联盟以及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不仅日益备受关注,而且产业集群战略已成为地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一产出分析工具对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进行探析。产业集群的高效性源于产业集群效应的释放,弹性专精和网络合作的分工特征,使得集群内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存发展能力,整体上对外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袁满 《经济师》2011,(5):70-72
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高科技产业集群带来的知识外溢效应、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的效应使得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则通过自身的全球网络组织为集群区域与外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为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及网络化商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提供研发支持和内源性动力。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集群是否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呢?文章运用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关系,从而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走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占仓 《经济地理》2006,26(5):737-741
从19世纪末马歇尔研究产业区,到1970年代末别卡提尼研究新产业区,至1990年波特正式提出产业集群,国外产业集聚研究跨入新的研究阶段。波特产业集群的观点,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同时,国外初步形成新产业区学派、区域创新网络学派、新经济地理学派及战略管理学派等四大流派和四种分析模型。研究走势表明,产业集群理论已经引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集群效应全球化更加明显;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机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通过集群效应的获得和释放.能够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历史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产业集群.其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非常明显。建设特色工业园.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卓  孙燕东 《经济问题》2004,(10):22-2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群由于持续的创新而显现竞争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专业化分工、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外部效应、劳动力市场、竞合博弈、制度文化和创新等方面详细论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基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网络与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斌  冯娟  曾菊新 《经济地理》2007,27(3):427-432
经济全球化催生的区域竞争引发地区合作需求,基于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城市群战略备受推崇。产业集群网络是区域产业集群的一种空间组合型式,也是一种具有生产效率和创新效应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目前的武汉城市圈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邦”,但存在区域整合的产业、空间和创新基础。其产业发展潜力分析表明:以钢铁、汽车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为依托,构建区域集群网络,能够充分发挥武汉市的产业组织和创新扩散功能,从而推动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效应,在小城镇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会有效地组合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打造山西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将是山西省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即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由依靠低成本集群向培育创新型集群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规范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商务智能(BI)产业集群内5家创业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探索性分析产业集群内的创业优势、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扶持、行业氛围、基础设施、知识与信息共享以及产业互补是集群内的创业优势;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倒逼效应、网络效应、迸发效应、链锁效应、扩散效应等知识溢出效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从开放的市场、FDI效应及国际化的经营策略3个方面入手,分析经济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对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整合和重构汽车产业的价值链;通过嵌入全球性的价值链体系,从中搜寻、捕捉、创造新的价值;实施FDI战略,促进技术溢出效应,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国际化的集群网络体系,提高集群网络的创新能力;通过全球化经营理念的贯彻与实施,克服汽车产业集群固有的刚性,推动集群生命周期的更替;国际化的市场策略可以扩大集群内产品的市场空间,扩大集群生产要素的来源渠道;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变动与经济地理的变迁,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提高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产业集聚,对于欠发达区域培育产业集群,对于缩小欠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经济区位理论,产业集聚是区域的区位条件与企业的区位因子藕合作用产生区位效应的结果,我国产业集聚的区位效应包括生产成本效应、衍生或孵化效应、交易成本效应、诱导效应和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与此相对应,产业集聚区域在资源禀赋、历史积淀、制度环境和交易条件等方面必然具备某种或某几种优势。从产业集聚的区位效应出发,欠发达区域培育产业集群关键在于确定集群区位和创造适宜的区位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花都经济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内的汽车、皮革皮具、金银首饰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优势,大大增强了区域经济实力。本文将在全球化背景下,侧重从汽车和皮具的地区产业集群展开对花都区工业路径的分析,提出产业集群战略可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进而探讨关于地方实施集群战略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德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集群政策,形成了以生物区域、创新区域、综合类和经济技术部4个家族为代表的集群计划体系。集群计划以产业集群为支持对象,具有定位不同、动态演化、互相补充等特征,全面支持重点领域和东部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创新主体,促进了德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未来我国创新政策可以产业集群为支持对象,设立全国性和区域性集群发展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