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霍博  陈炳燃 《当代经济》2017,(36):56-57
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度主要通过区位熵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的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提高区域间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进步.通过对重庆市旅游产业区位熵的测度来衡量重庆市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利用ARMA模型对历年的区位熵数据加以分析来预测未来3年的区位熵值,进一步分析重庆市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重庆市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地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云  王芳 《经济论坛》2006,(14):31-32
一、发展产业集群,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经济规模化的重要形式,发展产业集群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有效途径。欠发达地区通常是已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雏形,但还普遍存在着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档次低、链条短、发展速度慢、品牌带动弱等问题。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应紧紧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集聚和提高产业知名度,加快集群化发展。一是以优化升级为抓手推进产业集群向纵深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应以特色产业实现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  相似文献   

3.
对一种政府扶持型化工产业集群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科学选择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培育路径,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通过对浙江省衢州市政府扶持型化工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分析,说明这一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与可供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产业集群演进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阶段、经济效应、演进机制等.研究得出产业集群化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产业集群化可以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和交易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而在高级阶段,基于但超越上述初级阶段复合效应的产业自集聚效应成为集群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在动力机制;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产业与区域支持政策给予其产业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那么当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超越临界点时,产业集群得以真正形成,且产生自集聚效应,从而使得区域产业进入自发的良性循环,这将大幅度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非平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现象。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要素集聚产生的初始循环效应和产业集群、城市化产生的累积循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非平衡发展格局中特定区域经济的优先增长,要素集聚是根源,产业集群是支撑,城市化是引领区域经济更快发展的核心。利用基于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化的分析框架,能对区域之间非平衡发展的现象、成因,以及对优先增长的区域自身的演进历程做出符合逻辑的客观解释。  相似文献   

6.
姚铁明 《当代经济》2008,(7):104-105
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都普遍形成了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也应该是培育产业集群。从连云港的整体条件看.其区位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非常明显.应充分利用优势培育八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建新 《经济问题》2007,(1):119-121
现代物流业以其特有的功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企业组织形态和业务流程再造以及形成产业集聚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应注重培育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使其发挥合作效应、制度效应和创新效应,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是当前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打造区域品牌应当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作用日益突出的今天,集群内的人才集聚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基于成本收益理论以及人口迁移中的“推-拉理论”等,对产业集群作用下的人才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耦合效应以及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人才集聚的演化过程,得出由于在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自身诸多特征的作用下人才集聚得以实现,并且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才集聚对经济的贡献是有所差异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将会给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人才开发政策时提供不同的视角,以便有针对性地遵循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来进行人才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保证人才集聚的持续性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域的社会经济网络对集群的支持作用,指出基于产业集聚的社会经济网络优势是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空间是以地理共同性、资源或经济结构的相似性为基础而组成的经济关系,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正是这种经济关系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产业组织模式和最佳资源配置组织模式,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创新连锁效应、区位品牌效应、竞合效应和互补效应等六个方面的空间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产出和增长具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美岭 《财经研究》2016,(10):179-189
近代中国工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区位分布也出现了由口岸及沿海集聚向内陆扩散的现象。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的角度实证考察了近代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研究表明,不但贸易优势对地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因为地区商品贸易的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并提高劳动者收入及地区购买力水平,所以发达的贸易可以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吸引企业的进入与集聚,从而促进工业发展。然而,产业的过度集聚也会降低工业的区位优势,促使产业向集聚区外扩散。文章的结论可以为当今中国合理引导产业转移与平衡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源自于临近地区间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还与地区间优势互补效应的发挥密切相关。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地理临近性在给模仿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从而导致老工业区的没落。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两位数制造业的分行业SP指数及其引申变量值的测量,发现在省域范围内制造业集聚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而在跨省空间范围内,这种自相似性并不存在。省际间行业要素流动正趋于缓慢的集中优化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这一演化趋势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空间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和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考察了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2004年30个省(市)26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在控制了区位、经济功能、市场潜力、人力资本、政策等因素和异方差的影响后,社会资本对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变量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稳健。因而,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分析阻碍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行政性成本,探讨西部地区如何通过体制创新降低行政性成本,从而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引入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31个省市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然后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银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  相似文献   

16.
宣旸  张万里 《产经评论》2020,11(1):107-121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地区基础设施改进会从外部性上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基础设施变化条件下,我国分地区集聚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差异需作分类研究,以便深入讨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使用PSTR模型,引入非期望产出的GML指数,以及有关计算产业集聚和相关多样化的指标,实证研究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经济随着基础设施变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与相关多样性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非线性影响,并基本为正;集聚经济对GML指数的正向作用小于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集聚经济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东部地区出现过度集聚现象;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外商投资均随着基础设施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更强的正向作用,东部地区政府干预促进当地生产水平,中西部地区政府干预作用随着基础设施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on firm-level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Indones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ver the period 2004–2009. A stochastic production frontier and three channel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consisting of specialization, diversity and competition are us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 upon firm-level technical efficiency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specialization is more favourable than diversity for stimulating firms’ technical efficiency. Competition has a positive sign, showing that region with high levels of competition tend to be more conducive in accelerating firm-level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erms of firm location, both dummy for urban region and industrial complex turn out to be positive, indicating that firms located in both areas are experienced higher technical efficiency. Both firm size and age also have positive effect upon technic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产业集聚、技术交易与二氧化碳排放效应进行分析,对中国30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制造业集聚会导致地区碳排放量增加,但是技术交易与制造业集聚的交互项有利于碳排放量减少。(2)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技术交易促进了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从而有助于碳减排效应;中部地区二氧化排放与制造业集聚和技术交易的关系并不显著;西部地区仅仅符合传统EKC假说,未发挥出技术交易的重要作用。以上结论表明:对于我国这样处于后发优势的国家,初始技术水平不高,内生创新动力有限,基于技术交易的异质性技术流动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绿色创新兼具绿色和创新双重属性,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2004—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测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从空间视角探讨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非线性特征,现阶段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对地理邻近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不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当前产业协同集聚均显著促进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提升;(3)产业协同集聚通过人力资本流动和协同创新间接驱动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提升;(4)制度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强化产业协同集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还能有效抑制产业协同集聚负外部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空间特征和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了众多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重点回顾贸易理论、产业区理论、区位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对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聚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予以阐述。通过归纳总结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化发展,为产业集聚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