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伟 《致富之友》2011,(12):90-91
贝尔廷在这一章中讨论了先锋艺术和伴随它发展的艺术批评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意义和转变。这段历史无疑是现代主义艺术中最受人关注、同时也不是不断被重新观看的历史。先锋艺术产生时把未来作为实践的坐标系而与抱守传统和历史的艺术研究分道扬镳,但到了60年代,先锋艺术在文化语境的转变中经历了深刻的危机,最终又被守住最后的"风格"原则底线的艺术研  相似文献   

2.
批评之后     
Gavin Butt于2008年出版的《批评之后》开篇即说,很明显,批评近来陷入了困境。意义不言而喻。Benjamin Buchloh直接解释为由于商业力量侵蚀先锋艺术创作与展示领域的直接后果。;但事实上,情况更为复杂,尤其对身处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境遇与潮流中的感受而言。2000年以来商业艺术市场在中国的兴起,瞬间改变或终结了1980年代以来曾被定义为先锋或实验  相似文献   

3.
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十章《媒体艺术的时间性与历史的时间性》中以录像艺术为例来讨论艺术史的思维方式所面临的新挑战。录像艺术作为一种考察、记录并思考时间概念的媒体,本身是通过呈现时间而存在的,并在对技术的依赖之中面临迅速过时的危机。而录像艺术的创作本身恰恰提供了一种独立于我们所熟知的时间经验以外的私密的和主观性的时间构造。录像艺术家掌握了时间的主动性,他/她可以  相似文献   

4.
谭秦 《致富之友》2011,(8):54-56
北京春拍刚刚落下,"范郭案(范曾,郭庆祥)"牵出的关于创作过程和艺术批评的立场大讨论就引发了圈内和媒体的热议。事情源于2010年5月,郭在《文汇报》争鸣栏目发表署名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文中不点名地批评当前美术界存在的某些浮躁现象。2010年9月,范及其代理人向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郭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要求谢春彦和孙逊各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20万元。2011年6月13日,郭在京表示,  相似文献   

5.
林其蔚 《致富之友》2011,(6):26-30,25
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发起组织的"影像VS景观——影像与声音的政治经济学"系列论坛,2011年的计划是4月为第一期,6月第二期,10月第三期。论坛旨在如何在景观社会中重新梳理影像得以形构的影像和声音的必要关系,并试图从其中挖掘和整理、揭示出抵抗的方式与积极的筹划,由此延伸出一系列关于影像、声音的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分析和讨论。当代中国的影像艺术,尤其活动影像的创作与展览的历史线索并不长久。从1980年代末期开始的自发、自觉的行为记录,到概念成熟的录像艺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后的新媒体艺术、基于互联网络创作的电脑艺术,以及更为广泛的独立电影和纪录片的潮流,都可以视为当代影像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电影"则作为主要的艺术概念和美学形式全面"进入"到当代艺术中,在大量的创作表现、美术馆中的展览以及专题论述都日益增多。影像的创作与表现更多包含一种集体的、工业的合作生产模式,这使得影像艺术的创作更接近一种对机制的参与过程,而非全然的独立的思考,同时,如何在更为复杂的艺术系统中的社会分工保持必要的警惕与反省,则是本次论坛的主要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节选自《裂变与震颤--东北当代艺术的进程》)这是从顾振清和杨荔的的文章《裂变与震颤——东北当代艺术的进程》中节选的一节,原文发表在《江苏画刊》1992年6月号上。那时我大学刚毕业不久,正摸索自己的创作道路,"鲁美现象"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就发生在身边,这些艺术家是我的老师一辈,是我的艺术教育、所受艺术影响的很主要、很直接的一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估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具有直接的参照意义。(尤其从批评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致富之友》2010,(11):126-126
吴德斌创作于1987年,并于同年参加了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的油画作品《自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艺术中的重要作品之一。这种重要性从文化意义上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非常深刻地表达了被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加缪等人所揭示的人的生存的荒诞和困境,以及詹姆逊所说的现代主义艺术那种表达不可表达的现代性。我们知道,詹姆逊曾以蒙克的《呐喊》为例,讨论了现代主义艺术在表现想发声而又无法发声的现代人类所遭遇的困境。而吴德斌的《自述》正是以纯正的油画语言  相似文献   

8.
就去做!     
卢迎华 《致富之友》2011,(12):72-73
鲍里斯·格洛伊斯(Boris Groys)在文章《艺术与金钱》的前两段描述了金钱与艺术之间的两种关系,第一种是艺术作为被金钱购买的商品:第二种关系同样重要,艺术在不可以被购买的展览中被呈现,而这个时候,展览需要金钱的支持,也就是资本支持和催生了艺术的诞生。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金钱并不是拥有艺术品,而是促进和激发了想法的产生。在文章的第三段,格洛伊斯马上进入讨论一个他认为经常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创作对于展览的依赖,没有展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十章《媒体艺术的时间性与历史的时间性》的第二部分中,汉斯贝尔廷继续以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和加里希尔(Gary Hill)的作品为例讨论艺术家如何运用媒介,为我们呈现了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比尔维奥拉的录像技术在其作品之中为观众建构了一个自我感知的空间。"‘人’既不存在于有关诞生的影像中,也不存在于有关死亡的影像中,而是存在于站在这些影像前、感同身受的观众身上。观众在这里成为一个‘类型’人,因为作品取消了任何历史情境和与时间相关联的个人史,是意识构造了他的存在,他在意识中搜  相似文献   

10.
对话的艺术     
在事实让我们闭嘴之前,我们仍然应当说话。——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艺术作品可以被视为一种沟通——一个呈现差异的意义、诠释和观点的场域。——Grant H.Kester《对话性创作;现代艺术中的社群与沟通》  相似文献   

11.
苏伟 《致富之友》2011,(8):103-104
从本期开始,《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进入到下半部分的讨论。这一部分是贝尔廷根据其1987年撰写的小册子《艺术史的终结?》(Das Ende der Kunstgeschichte?)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而且添加了新的章节和案例讨论。那本小册子出版时曾经在欧洲乃至国际艺术界引发了相当程度的争议和讨论,反响不仅来自于艺术理论界和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2.
李旭 《致富之友》2011,(7):104-105
音乐曼妙,衣香鬓影,灯红酒绿。 在最基本的视觉图像上,冯斌的新作《舞》系列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活色生香的欢娱场面,那些翩翩起舞在彩色或黑白界中的男男女女,温情而又浪漫。在延续多年、早已为我们所熟知的西藏题材结束后,冯斌的全新系列不仅是对创作题材的大幅调整,更是他在当代水墨艺术变革方面的大胆实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艺术与投资》正式创刊: 2007年1月,《艺术与投资》增刊《当代艺术与投资》正式创刊迄今三年整。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对熟悉在2000年后中国当代艺术可以"名正言顺"的人来说,这三年是一个激动人心、叠彩纷呈的时间段。且不说国内各地蜂起潮涌般的艺术区、艺术机构和画廊、拍卖行和博览会,而更是聚焦于国内数量惊人的艺术家及其"产品","中国当代艺术"在其发轫的近三十年的历史中,从而  相似文献   

14.
《当代艺术是个敞开的屋子》是2010"巴厘岛对话"的文集,由美国艺术史学家巫鸿编,文集(对话)的内容包括"当代艺术体制与美术馆"、"当代艺术的批评环境"、"中国主体性与世界美术史"、"当代艺术、市场与批评"等主要章节,毫无疑问,会议所讨论的议题,也是一直困扰中国艺术界的长期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而非一时之选。  相似文献   

15.
董冰峰 《致富之友》2011,(10):102-103
近年中国艺术市场的迅猛变化.使的严肃讨论艺术更为艰难.所有的创作和艺术生产都赦裹挟在巨大的资本利益下的全球分工中,中国艺术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论述.  相似文献   

16.
推荐辞卢迎华推荐Recommended by Carol Yinghua Lu 1998年11月21日,由冷林策划的"是我!——90年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展计划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但11月20日晚被有关部门以"展览申报手续不全"为由所封杀。虽然展览未能开幕,但是该展和《是我——90年代中国艺术新趋向》这篇文章对中国当代艺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的创作和思考状态作出了及时、全面而准确地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和认知"当代电影","当代电影"和"传统电影"又有何区分和不同?我想说的"当代电影",是近二十年或更晚近些时期电影发展中的某些不确定形态、风格的"电影",甚至是"非电影",尤其在科技、媒材巨变的时代潮流中影像艺术的变化与发展。当然,谈论"当代电影",也不应局限在传统概念、工业生产和传播模式下的电影后单纯的历史演变,而可以连接到同艺术历史中的某些电影创作、影像艺术实践的观念、思潮相连接(如60年代的录像艺术、70和80年代的实验电影和延展电影等)。可以看到的是,1990年代以来,电影全面进入博物馆,则真正改写了关于"当代电影"的论述和形态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黄海昌 《致富之友》2010,(6):102-105
事实上,越来越清晰地可以看到的是,自1979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环境中的"当代艺术",其发展的历史线索陆续演变为强调语言自觉、民族性、多元文化及全球化下的文化主体等几种形态;如同"当代艺术"(contemporaryart)在中国复杂、多变的历史及其定义前后的政治处境一样,新的艺术观念是一种描述社会整体性的发展趋势及暂时性的充当着文化先锋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初步形成,每个环节相互影响,作为艺术市场的生产者——艺术家也不例外。考察与他们创作息息相关的艺术工作室群落生态,可以从一个很直接的渠道了解当前国内艺术家在商业环境中的生存、创作状况,其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流通于艺术市场的艺术产品的质量、面貌。其中,对年轻艺术家创作状态的透析,可以最直接地指导艺术品投资者对年轻艺术家的挑选——这恰恰又是艺术投资的最核心部分。早年位于北京的艺术工作室群落有东村、圆明园等,这些画家村都已逐渐消逝。最早由画家工作室构成的798艺术区,因为商业的成功而租金飞涨,逐渐变成了以画廊为主体的艺术区。原住艺术家逐渐开始了以798工厂为中心涟漪扩散式的迁徙,因此,在北京东北四环附近的广阔区域内,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工作室群落(每个工作室的租金价格和其硬件条件,离画廊区的距离,业主的租赁调整有关系。)原来这些和农村无异的地区也因为艺术家的进驻开始大兴土木,从一开始少数的仓库租赁变成了兴起平掉土地转盖工作室的热潮。与这一切伴随而来的,是租金的上涨。艺术家是否会再次迁徙?这种游牧状态会延续多久?都成为了新问题。除了成名艺术家,在近年火热的艺术市场号召下,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艺术家都涌向...  相似文献   

20.
木雕情缘     
木雕作为一门传统工艺美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在其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它的艺术表现要求在造型、材质、技艺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造型是最为重要的基本要求,从中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所选择的题材和内容必须是作者感动的人或事,因为只有先感动自己的作品才有可能感动别人。 在创作《孩子,就是老师的生命》时,我深有体会。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举国悲痛,我的心也被深深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