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投资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5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4%,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相近。但是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还是罕见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学者普遍认为资本的快速积累是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率也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年来投资增长很快,投资率逐年上升,围绕“高投资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持续的高投资率并没有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出现了高投资和高经济增长长期持续的奇特经济现象。根据马克思两部类理论,通过实物量测算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率水平,测算结果为20~%27%,并不存在投资率过高的情况。导致此经济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为了实行赶超式经济发展战略,人为压低了劳动者报酬,其中核心是通过压低农民工的劳动收入和农业产出品价格的方式,压低全社会的劳动者报酬水平。  相似文献   

3.
刍议消费率及投资率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芳梅 《经济问题》2006,(9):9-10,61
通过纵向与横向对比,可以得知,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持续走低。在高投资、低消费下,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从长远来看,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必然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深入分析目前高投资、低消费发展趋势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得出高投资、低消费并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这一初步结论,并提出应采取有效对策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2年以来,中国投资率已经出现逐渐下降趋势。从主要东亚经济体投资率变动的经验来看,中国投资率下降符合经济体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趋势来看,技术进步在投资结构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知识产权产品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在投资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居民消费升级和人口老龄化带动教育医疗等领域投资加快增长。新发展阶段,要促进投资增长转型,提升投资效率,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与速度提升引人瞩目,经济增长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以高增长高通胀为特征的经济运行,为经济社会带来了新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括: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速度目标约束软化与地方政府GDP冲动的矛盾;经济增速高位运行与增长质量低水平徘徊的矛盾;投资率过高与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性的矛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波动性的矛盾等。这些增长中的诸多矛盾的症结在于,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导致增长质量不高,资源配置效率过低。今后的经济增长,要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合理的资源配置,实现增长速度和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国民投资率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稻葵  徐欣  江红平 《经济研究》2012,(9):46-56,71
本文首次系统地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前沿计算方法,试图回答中国投资率是否过高这一重要问题。本文首先计算了两个投资率:一是境内投资率;二是国民投资率,即(境内投资+对外投资)/GDP。通过横向的对比,发现无论是境内投资率还是国民投资率,即便考虑高经济增长率,中国经济都远高于世界各国。其次,采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准模型,利用中国的参数进行校准,并且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逆向积分法模拟中国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投资路径。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上世纪90年代平均境内投资率低于福利最大化的投资率6%,国民投资率4%;2002年后,平均境内投资高于福利最大化的投资率5%,国民投资率12%;1990—2008年实际投资相对福利最大化的投资路径总福利损失约为5.9%,相当于每期损失约3.8%的GDP。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如果适当地降低国民投资率,同时改善投资效率,中国经济的GDP增长率并不会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投资率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内、国际双重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投资率的成因,并探讨了价格因素对投资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并存是我国外向型发展模式的特点;全球实证的结果是储蓄率高的国家,投资率未必就高,但外贸顺差一般相应较高;我国投资率变动与非农产业发展或言城市化进程似的关系较之工业化进程更为紧密;进口投资品是影响我国高投资率的重要外部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口占GDP比重的大幅提高,有条件支撑比改革开放初期高得多的投资率;投资率变动与进口总额及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占GDP比重变动有较高的相似性;投资价格涨幅若高于消费价格涨幅较多,对投资率产生的实际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内需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绝对地位,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绝对作用。其中,消费占内需的比重波动下降,投资所占比重波动上升,投资和消费失衡问题日趋严重。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并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我国较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是:投资率一般不应高于40%,消费率不应低于60%。预计到2020年我国投资率可能降到35%以下,消费率可能上升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9.
重点研究了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对其投资是如何决定的。结论认为,经济性基础设施的过高投资比例使得其对整体经济的增长是负效应,其投资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大约会使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0.06%,而其投资率的决定则由互为相反作用的人均GDP和市场化指数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前,吉林省投资率的波动与全国大体相同。2004年以来,随着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投资拉动战略及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急剧扩张,带动投资率大幅走高,2008年高达79.8%。投资的高速增长是否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2004年以来的数据分析吉林省投资率与经济增长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一五"期间仍需保持较高投资率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经验表明,高投资率对应的是经济高增长,但过高的投资率会給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投资率一直持续高位,"十一五"期间是否要降低投资率?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仍需要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并运用指标推算法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投资率的的合理区间.针对目前投资率低下的现状,对"十一五"期间如何提高投资效率,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中国如何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难以为继,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扩大内需真的是有效国策吗?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有效边界?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利用2012-2013年中国275个市级数据,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有效边界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有效边界,当投资率较低时,增加投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当投资率已经较高时,增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不再显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也存在有效边界,当投资效率较低时,增加消费会抑制经济增长,当投资效率足够高时,增加消费才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改造投资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度的技术改造投资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经济结构转换。对1978年以来的技术改造投资规模的变动分析、绩效分析以及对优化投资率的推导和“十五”期间规模预测表明,技术改造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提高技术改造投资率,在目前总投资率较高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改造投资率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企业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储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水平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而资本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当一个国家有大量储蓄时,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和潜在产出水平都将快速增长。然而如果企业的储蓄和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企业储蓄出现了高储蓄的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鉴于企业的高储蓄率的现状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企业高储蓄转化为投资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依靠高投资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就业面的扩大。但也应看到高投资率所形成的问题和潜伏着的危机。该文从高投资率的表现入手,分析了政府、私人和外商投资三方面的成因,最后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提出抑制中国高投资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解决分配不公,是推进我省经济快发展的基石 1.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才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主要是居民用来消费和投资的,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将导致居民消费率偏低。近年来,我省投资率连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而消费率低表明经济总量用于消费的部分相对少,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于投资率高,而收入水平和消费率偏低,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容易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量、消费不足,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我省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张妍 《时代经贸》2010,(22):82-83
目前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绐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跨国公司的进入也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安全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8.
1.经济运行从调整型增长向新一轮加速增长周期转折。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呈现“四高两低”的特点,“四高”即高增长、高投资(投资增长率高及高投资率)、高出口和高失业,“两低”即低通胀和低消费(消费增长偏慢及低消费率)。四大动力支撑经济快速增长。(1)在新型工业化带动下,结构调整大力度推进,汽车、电子通信、机电  相似文献   

19.
冷成英 《财经科学》2021,(9):96-109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从投资驱动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但其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以我国1998-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负向的资本积累效应和正向的劳动供给效应、效率提升效应是投资率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2)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本积累效应、劳动供给效应、效率提升效应的相对均势变化导致投资率随资本积累呈倒"U"型变化,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投资驱动模式必将转向高质量发展;(3)从地区角度看,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在2019年已越过倒"U"型的顶点,进入投资率随资本积累下降的阶段,这给部分省份期望通过高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观念予以警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跨国公司的进入也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安全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