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计算企业生产率均值,以及计量检验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结果发现:“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低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而“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则高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符合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预期;但对“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呈现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哪个企业是走出去的成功者?怎样才是真正走出去?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企业界关注的话题。在4月28日第四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记者就这些问题请教中英商会首席中国顾问及英中企业对接项目主任吴克刚先生时,他认为,目前在英国投资最为成功的企业是华为,他笑言,“事实上,华为不仅在英国,在全世界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外刊精揽     
《中国新时代》2009,(5):20-20
“无节制收购” 几年前,中国人将走出去的战略称为Buying Binge(无节制收购)。政府鼓励主要产业中的国有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教训曾经是惨痛的,但中国企业仍坚持走出去战略。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个机会,可以用便宜的价格来进口战略资源,如铁矿石、铜、石油和天然气。中国铝业宣布计划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金,如果此项交易完成会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一笔。  相似文献   

4.
《当代经理人》:你如何看待不少国有企业把走出去当成了政治任务的问题? 王辉耀:政府应该放松管制.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企业以企业自发行为的方式走出去参与竞争。企业应当从过去简单的劳务输出.商品输出.过渡到资本输出阶段。比如中投投资黑石.这毕竟是一种新的走出去形式,应当鼓励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本走出去,让“走出去”升级换代,让更多的高技术企业.高附加值企业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5.
对“走出去”的商业评价,应该超越战略层面的泛泛讨论,进入更细腻更深入的商业分析“现在‘走出去’,是不是还早了点?代价是否太大了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未果,国内舆论随即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企业近几年不断升温的“走出去”战略。受海外收购业务的拖累,即将公布的TCL年中业绩也可能“很不好看”——坏消息一波接一波,针对“走出去”的反思潮,也可能一浪高过一浪。现在,是该建立一个关于“走出去”的商业评价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TCL并购施耐德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东 《中外管理》2003,(11):55-56
“走出去”、“海外收购”对于中国企业正变得越来越现实,那么如何成功组建跨文化团队的整合,以成功实施跨文化管理?TCL正在实践。  相似文献   

7.
张春昕 《人力资源》2006,(17):24-27
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是“引进来”,那么未来20年中国将致力于“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如何面对世界上多种文化、价值观共存的现状,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为了同样的目标,共同创造价值?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把握这个新时代的“趋势”,协助企业完成“走出去”这一使命?——也许,目前中国投资最大的跨国信息安全软件公司——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趋势科技),在跨文化沟通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凭什么走出去?走出去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还是为了提升竞争力?我认为,首先这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当企业从一个工厂走向提供商时,必须有设计、营销、产品开发资源,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走出去收购一家公司,而是在收购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人才优势。我们集团在收购美国的一家公司后,把公司搬到美国的高点,是家具的硅谷。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的战略方针;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把“走出去”概括为一项开放战略,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投资办厂,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搞经济技术合作,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10.
廖继胜 《现代企业》2006,(11):47-48
“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产品、服务、技术、资本和自然人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方针。“走出去”内容很丰富,有货物出口、服务出口、技术出口、对外投资、对外信贷、对外援助和人员外移等,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国内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与国际化经营已势在必行。然而,民营企业“走出去”却面临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瓶颈制约。如何加大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无疑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  相似文献   

1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州煤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在上海、香港和美国三地上市的煤炭企业。为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国际化企业集团。兖州煤业于2004年投资6400万澳元.成功收购澳大利亚澳斯达煤矿,开启了境外并购的征程;于2009年投资33.33亿澳元,成功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公司,扩大了兖州煤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 ,在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条件下 ,任何一个国家既要引进别国的产品和资本 ,自己也要“走出去”。“走出去”包括产品输出、资本输出 ,但主要是资本输出 ,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如何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对外投资 ,即快速而稳定地“走出去” ,我认为至少有下述十个问题需要讨论 :一、“走出去”的主体是政府 ,还是企业 ?二、“走出去”的主体是国企 ,还是民企 ?三、“走出去”的风险防范来自行政约束还是企业利益约束 ?  四、“走出去”是单纯的市场目标 ,还是多元的目标 ?五、“走出去”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是采取独资 ,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双汇国际公司与美国食品公司史密斯菲尔德6日晚联合宣们,两家公司之间的收购交易获得美日财政部牵头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批准,竖起了继去年万达收购AMC后中旧企业“走出去”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之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劣势,在新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只有发挥优势、克服劣势,采取有效的策略,在投资区位选择、行业选择、投资方式选择上发挥比较优势,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邵学言  吴琼 《价值工程》2006,25(5):13-15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实施的重大战略性决策。本文从战略研究角度,对我国发展“走出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根据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对我国的对外净投资和人均国民收入关系作了实证检验,证明了我国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阶段,应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海腾 《新远见》2012,(9):34-41
从2001年“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到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在十多年的实施中逐步完善。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最强劲的海外投资母国,  相似文献   

17.
王明芬 《管理学家》2019,(11):32-34
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海外各国展开的多种类型投资活动呈现出大规模萎缩的趋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各行业的大型企业内部资产出现缩水,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尤其是央企为主导的企业集团,纷纷落实“走出去”战略,通过海外收购措施实现的各方面直接投资金额已经达到238亿元之多。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现状,论述国有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活动的风险构成因素,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过去十年,我国已经发展为一个资本投资大国,这主要是通过国企的海外并购实现的,且投资领域、区域相对集中。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虽然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前景非常广阔,但也存在着诸多风险,本文将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及如何规控风险进行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严睿  王思宁 《英才》2013,(1):90-92
走出去的风险控制宋立新(主持人):现在海外对中国走出去很敏感,一些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屡屡受挫,无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都很大,但中石化这两年在海外市场频频得手,每年并购的金额都超过100亿美元,你们的经验是什么?傅成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我们走到海外,最看中是否能让收购的海外资产增值。关于走出去的风险,很多人看到更多的是一些国家的政治风险,其实经济风险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何力     
《东方企业家》2010,(2):55-55
跨国收购凭什么。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既是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一次新的再要实践,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引进来”走向“走出去”的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