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保健功能没人信新店亏损一月半“呦!咱武汉什么时候多了家卖枕头的?”在步行街闲逛,90%的人都注意到了这家新开张的门脸。很多人探头探脑,还饶有兴致地进去瞧瞧。左邻右舍的生意人交头接耳:“半道儿从哪杀出来的?”“钱不要赚疯喽!”“那老板躲哪偷着乐呢?”……“冤呐!”枕头店的谭老板抬起巴掌重重地拍向脑门,“开张90天了,进进出出的人不少,可谁知道我亏损呐!说了都没人信!”不是唬人,也不是诈同行,谭老板的亏损可是千真万确!当时香港三江集团要开拓内地市场。一得知这个消息,谭老板兴奋得不得了。三江集团可是涉足国际贸易、地产、证券、保  相似文献   

2.
老百姓买东西越来越认牌子,"新面孔"咋样讨人欢心呢?一提树品牌,老板就皱眉:"那可是用钱砸出来的!我没钱,有钱也不想冒这个险。"然而,市场可不管你老板的苦衷,未来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没品牌,赚得少不说,搞不好还要被踢出局。  相似文献   

3.
<正>陈老板的困惑具有代表性,很多老板都搞不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资料印刷精美、产品宣传到位、客户资料准确,可市场就是没反应。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复杂,毛病就出在信封上了!信封能有啥作用!不就是个写地址和姓名的包装吗?这种想法虽然很普遍,却是错误的。如果直邮广告资料是一个产品。那信封就是包装。根据专业统计,客户在每封信件上的停留,一般为7秒钟。7秒钟,你就要抓住这个客户,不然,你的广告资料再好,可能没拆开就扔进垃圾桶了。现在,直邮广告很多,很多客户每天都能收到一大叠。再加上一些其他文件,很多客户的案头,各种资料成堆:直邮广告、政府文件、账单、企业文件……这么多的资料等着客户处理,很少有人会挨个仔细看完。如果客户连你的信封都不拆开,根本就谈不上直邮广告的成功和效率了。  相似文献   

4.
有一家企业,它的竞争对手B宣布推出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A觉得很不安:B的技术怎么可能超过我们呢?是啊,问题是B已经把该信息发布出去了,消费者不了解内情啊.消费者一般是这样的:谁说信谁的,谁说得早信谁的.你也有该技术,问题是没有传播出去啊,这就是你的错.  相似文献   

5.
林莹 《中国广告》2012,(11):22-23
广告文案通常会被缩减为一行或仅有的广告标语,它不会消失,再怎么缩减,也只是各种方式的凝缩提炼,这只会令创意公司里的文案们更伤脑筋。Tim Delaney,是英国广告文案的代表人物,是一个任何时候只要你想谈论文案,都无法被越过的名字。他本人也因为杰出的成就入选One Club名人堂中。在六七十年前,大卫·奥格威所在的那个时代,长文案广告很受推崇,你对那个时代广告文案的印象如何?那个时代里是否有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作品?  相似文献   

6.
午后的阳光懒懒的洒在街道上,杨过一 个人座在大树下,听着MP3里周杰伦的“开不 了口”,看着手中的电话,似乎在想着什么?电 话肯定要打的,可是怎么和她说呀,还没想好 女朋友过生日的时候送她什么礼物呢!手机她 有,笔记本电脑有,DC有,MP3也有。要不 给她换个像素高点的DC?但这个不是经常用, 要不给她找个更好更有个性的MP3?恩,这个 主意还算不赖!就是MP3了。可是小龙女她对 MP3的使用程度只能到普通听歌的境界,稍微 出点小毛病,就跑来找我。不如顺便把MP3容 易遇到的问题写成秘籍一起送她,既能减少她 遇到问题就依赖我解决的毛病;还能增加她知 识的储备量,一举两得。好,说做就做,拿出 我的绝学——游龙八卦掌,这些招数一出,嘿 嘿,所向无敌!  相似文献   

7.
Scion加速!     
《成功营销》2012,(5):22-22
正你还记得你最近一次看到的汽车广告吗?也许是一辆轿车快速驶过一条宽阔的城市街道,车内坐着一对衣着优雅的夫妻;或者快乐的三口之家带着他们的宠物狗开车出行;要不就是一位气宇轩昂的帅哥开着车从加利福尼亚的海边高速路上驶过。你可以很容易地回忆出这些广告的内容,可是你还记得是什么品牌的车吗?  相似文献   

8.
<正>通常看来,企业都是卖产品或卖服务的,哪还会有向顾客“买”什么的道理。其实不然,市场竞争的严酷,已开始推翻了这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想要真赚钱,“卖”的同时必须要有“买”,没“买”已然不行!那么,什么叫“卖”的同时要有“买”.而且是必须“买”呢?企业向顾客“买”的究竟是什么呢?所谓“买”,就是企业在卖给顾客产品或服务的时候,不能“卖”出便万事大吉,不是一“卖”了之,而是一定要同时“买”回相应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具体产品,而是顾客对产品的满意、信任、忠诚,至少也要买回最及时、最真实的信息反馈。否则,岂不成了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相似文献   

9.
特许趣事     
拍案张太太在一家服装店看中了一款上衣,希望服务员可以给她些优惠,俩人协商了半天,张太太仍然觉得有些贵,于是转身就走。这时,服务员“啪”地拍了一下桌子,厉声说到:“回来!”张太太吓得一边掏钱一边说:“我买,我买还不行吗?”服务员指了指桌子上的手机说:“小姐,你的手机忘拿了……”最牛的服务员小王陪妻子逛街,一服务员强烈推荐她买一瓶金黄色的指甲油,小王说:“金灿灿的多俗气啊!”服务员立刻回应道:“谁说的,现在都满城尽带黄金甲了。”推销员猛于债主一天晚饭时,妻子告诉阿杰,对门的王姐最近做了某公司的保险推销员,下午过来留下一叠宣传单,看是否需要买他们的产品。阿杰说:“该买的咱们都买了,你对人家实话实说就可以了。”妻子却一脸为难:“我已经说了,可人家还是给咱们儿子买了一大堆水果,我心里老觉得过意不去啊。”“那……过几天咱也给她家闺女买点好吃的,别亏了人家。”又过了几天,阿杰的妻子神色紧张地对他说:“早上去买菜又碰到王姐了,她说咱要是经济紧张她就给咱先垫钱买了,等以后再还给她。你说这可怎么办啊?”阿杰挠挠头,无计可施。只听他的妻子长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要不,咱先出去租个房子躲几天吧!”卡布奇诺一天,阿明与网友见面,不想显...  相似文献   

10.
2012真的来了!你相信世界末日吗?反正我是相信。如果信的话你准备好了吗?反正我是没有准备好。虽然谁也无法断定玛雅预言是否会出现,但是如果真的会出现,你会怎么办?是准备买架飞机,还是轮船,还是……在我看来,或许拥有一辆能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SUV比较靠谱。在2011年上市的众多SUV中,考虑到性价比和逃亡的特殊情况,我会推荐荣威W5。而在本期《试驾报告》设计的一段风雪征途中,荣威W51.8T也的确用强劲的实力证明选择它没有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5,(8):198-199
为什么说广告的浪费是企业最大的浪费呢?这就是我给出的结论,在中国媒体这样现状的情况下,如果你信那些所谓貌似科学家的言论.你就真的会使你企业最大的浪费.不仅说一半的广告费浪费掉了,可能三分之二的广告费都浪费掉了。  相似文献   

12.
<正> 啥叫旺季?有人说:旺季就是啥都不用做,就等着收钱。其实,旺季是业务人员"抢"出来的。旺季是商家必争之时,所以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你有促销我也有,你在地方台投广告我上中央台,你注重渠道的拉动我也是……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终端争夺战中,业务人员如何才能"抢"到自己可以收获的市场呢?一、提前准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旺季做好了全年的销售量就有保证,做不好可能全年销售额都提不上去,所以不抢不行!业务员要从客情关系、铺货等多方面全面提前启动。  相似文献   

13.
广告群言谈     
甲:这是三星和AST合并后打的广告,目的很明确,就是让人知道:我们合并成功了;另一方面,这个广告还有一个意图,就是稳住老客户,给新客户以信心。应该说,这个广告非常成功,以前你不是只与AST有关系吗?现在我们是两个公司为你服务。乙:这个广告应该移植,而且也好移植。图片很简单,文案也容易翻译:一个公司能做到的,两个公司会做得更好。丙:国内好久没见这么“爽”的广告了,AST广告一直没有创出特色,不知他们为什么不移植这个广  相似文献   

14.
从前从前,三只小猪的老爸各给他们五千块钱买电脑。于是第一只小猪说:我知道!买品牌电脑,又容易又有保障。结果他把钱花光了,还是付不起昂贵的价钱,只好先去打工赚钱。第二只小猪看完老大的遭遇就说:真笨!谁都知道买“四海牌”电脑最便宜。果然他到配件市场,只花五千块就买到了店家组装的电脑。结果拿回家却发现速度慢的像蜗牛,还老当机。第三只小猪怕步哥哥们的后尘,他先买了几本电脑组装的书仔细研究,列出了自己想要的电脑配置,再向负责组装的店家一五一十说清楚,终于买到了一台又便宜、速度又快的电脑。我想,大家都希望自己是那只聪明的小猪,但对电脑一窍不通时该怎么买呢? 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难。会买组装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送赠品的道道吗?随便买,随便送?显然不行!钱花了,阵脚却乱了,当消费者耐心尽失转身走人时,你的促销还有多少效果?  相似文献   

16.
品牌作为一个企业的标志名称和一个代号,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消费时的参考因素,你有可能常常在不经意地时候,对一个产品的牌子感兴趣,你也可能常常听到身边有这样的对话,"你买这个不如买那个,那个东西牌子大,质量肯定会好。"作为一个精明的消费者,你有时候应该也会十分清楚,产品的品牌可以和质量挂钩,在消费的时候对同类商品的选择往往是用品牌来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17.
广告人的最主要工作之一便是翻看别人的广告,特别是外刊上的广告,以求时有所得,增加营养,要知道,光输出不吸收是不行的。近日广告业务清闲.我便抱了一大摞杂志去寻宝。浏览之余,我产生了一个感觉,就是看中国内地的广告仿佛进了“君子国”,一个个衣冠楚楚,昂首凸肚,可望不可及,一派大国风度;而美国港台的广告却似赶庙会,每个人都笑着,说着,都那么自然随便,“即之也温”,真是大异奇趣。从广告的效果看,我想还是来得自然随便的好。看广告就象认识人,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板着脸,昂着头,趾高气扬,或为人傲岸,口吐狂言,那就破坏了自己的形象。如果广告一开始就来“严肃”的,谁愿意接受?我们在路上迷了路,绝不敢找西装革履的人打听,因为这些人最有可能给你下不了台。广告也是一样,温和的广告好象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或乐与助人的老大爷,你一问路,他就会给你一大堆建议。只有用户接受了对你广告的“第一印象”,才有可能注意到厂商产品。要知道,现在生产或销售同种产品的厂商多得很,你不好接触自有好接触的,你的广告声色俱厉,自有别人的广告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刘小玲应聘到“家宝”热水器公司当推销员。“家宝”牌热水器设计新颖,节能安全。并已经通过国家3C认证和ISO9000质量认证,但由于企业知名度低,广告投入少,缺少品牌效应,所以产品销路一直不畅。刚到公司那会儿,刘小玲冒着酷热,背着大包小包的资料一路挥汗如雨地四处推销热水器。她的足迹踏遍了附近的几十个县市的大街小巷,只要见到电器商场,她就走进去,不厌其烦地推销热水器。可是生意却一笔也没做成。亲友们看着她脸晒得黑黑的,都劝她说:“一个姑娘家,做什么不好,偏去推销什么热水器,现在大街小巷都是名牌热水器,谁还会去买你那小厂生产的产品?换个轻闲点的工作干吧。”可是,倔强任性的她怎么也不肯服输,仍然这样一天天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9.
声音数字     
1你看看周边谁买二手房赔了,只能说没买的是傻子。——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针对购房者目前到底该不该出手,再次抛出引发争议性观点。2吉利卓越车型还会改,会改成和劳斯莱斯全部不一样,将成为吉利主打的高档奢侈品牌。吉利不会再走此前的模仿路线。  相似文献   

20.
<正> 30多岁的秀婶从纺织厂下岗后,一直在本地纺织部门寻找上岗机会。但本市大多数纺织业不景气,能养活现有职工就不错了,谁还肯接受年龄大、技能又单一的她。秀婶找了近半年的工作,屡屡碰壁。绝望之际,秀婶看到一家保健品厂招聘销售人员的广告,抱着"死马当着活马医"的最后一线希望。前去应聘。保健品公司招聘人员认为秀婶没受过销售训练,又不懂市场,不能从事销售。秀婶说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你没让我试,怎知我销售不行?再说今天不行,也不等于明天不行。招聘人员又说,秀婶年龄大了,不适合长期出差。秀婶说她在纺织厂长年加班加点,这点苦算什么?公司负责人被她这种执着精神感动了,就答应让她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