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理股票期权是国外推行经理持股计划的普遍方式,目前,它在我国也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旨在解决企业经营的激励不足问题,但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行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制度通过赠与经理人员股票购买选择权,实现公司股东长期利益的最大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股票期权制度从法律上来看,是一种经营担保合同;经理获得的不是“权利”,而是“义务”。我国现行经济法律制度没有为股票期权的实施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起源于美国。从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看,大致有两个显著特点:(1)股票期权收入在经营者薪酬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股票期权制度的种类与技术设计不断创新和完善。目前学术界对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阐释具有不全面性。“人本论”从知识和人的重要性的角度,阐释了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重要性,“制度论”从制度创新的角度阐释了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必要性,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明确地提出了利润的真正来源是劳动者创造的,才是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石。从国外的实践看,股票期权制度对经营者的长…  相似文献   

4.
所谓“三个一”现象,就是“一哄而上”、“一刀切”、“一个怪圈”(即“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这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个痼疾。“一哄而上”,首先体现在股票发行上。股票发行的审批缺乏一个严格的标准,因此一些不合乎要求的企业千方百计地混进股票发行的队伍。如一家经营汽车的企业,获得发行股票的批准后,毫无节制  相似文献   

5.
说起金融产品,人们会马上想到股票和债券。事实上,股票和债券只是最基本的传统的金融产品。在此基础上,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上又创造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根据构成要素及特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金融产品可大致分为五大类:利息率产品、股票、实物金融产品、派生产品和混合产品。  相似文献   

6.
尤建强  崔岩 《技术经济》2005,24(12):9-13
本文讨论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价问题。本文认为经理股票期权契约与普通股票期权契约是有区别的,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价公式不能简单照搬一般股票期权定价公式,经理股票期权比普通股票期权的契约复杂得多,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激励理论,普通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保险理论。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公允价值”法的不规范之处。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股市中“ST”“PT”阵容不断扩大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巧荣 《经济师》2000,(5):39-40
我国股市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 ,但发展中累积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ST”、“PT”股票数量的迅速扩大。“ST”是对面临摘牌股票的一种警示 ,“PT”则是针对本应摘牌却无法摘牌的股票而言 ,这两种股票都可以绩劣股概括之。绩劣股各国股市都有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商业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优胜劣汰规律作用的自然结果。所不同的是 ,我国股市中的绩劣股被冠之以“ST”或“PT”,时不时风光活跃一阵 ,股价居高不下 ,而且其数量增长迅速 ,成为股市中一道“风景线”。 1998年年报后 ,深沪两…  相似文献   

8.
安建峰 《经济师》2003,(10):275-276
股票期权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 ,使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一种长期激励计划。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的作用 ,我国对股票期权的探索以及完善股票期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两项交易观: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是目前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两种方法,它们都是按照单一交易观来处理的,都具有片面性。本文从股票期权特征入手,提出了股票期权具有可转换债券的特征,包含了两个不相同的交易层次,应该分别按照费用原则和股权投入原则确认。  相似文献   

10.
超额配售选择权是股票发行的一种弹性机制,俗称“绿鞋”(greenshoes)。本 文通过对“绿鞋”制机理与作用的分析,阐述了在上市公司运作机制不规范的 条件下, “绿鞋”制不宜施行的道理,提出了规范股票发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薛立成 《经济论坛》2003,(10):68-68
在国际资本市场中,中国股票常常被视为“避难所”性质的投资工具,就是说我国股票应具较高的保值能力。然而回顾中国股票近年来的表现,“避难所”之说在我们看来似乎难以成立。在今年欧美股市江河日下的境况下,代表性最广泛的MSCI中国指数年初到现在也下降了31.6%。尽管中国企业盈利水平有其大陆型经济的“防导性”及“独立性”,但中国股票仍难以脱离环球资本市场的整体走势,且相对于国际资本市场而言,属于具有更高价格风险的投资类别。究其原因,中国股票引起内在特性而需付出较高的风险溢价。第一,以市值计算,中国股市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其…  相似文献   

12.
符蓉  邱英 《经济论坛》2005,(18):107-108
前不久,“广电传媒”实施了“以股抵债”(Stock for Debt)方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所谓“以股抵债”,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份来抵减其所欠的上市公司债务,上市公司核减债权的同时,注销相应的资本的行为。“以股抵债”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的一种特有现象,对其利弊众说纷纭。考究国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只有“股票回购”与之相类似。所谓股票回购(Buy-back),是指上市公司以现金购回市面上流通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即由公司购回自己的股票,进行注销,使本公司已发行总股数减少。这里,我们将对各国与股票回购目的和相关的立法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中国决策层反思“以股抵债”的利弊,在推行股票回购、建立相关法规制度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延 《财经研究》2001,27(7):53-57
本文对70年代以来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理论从“内在价值法”到“公平价值法”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欧梅萍  黄志忠 《经济师》2002,(7):129-130
文章指出 ,在我国市场中 ,股票风险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重大。在股市高涨 (牛市 )时期 ,投资于风险越高的股票 ,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也越高 ;而在股市低迷时期则相反 ,投资于风险越高的股票 ,所承受的损失就越大。而且通过股票风险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 ,发现了我国股市存在对利润的过度反映和股市调整所产生的“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由众多股东拥有,而由代理人负责经营,委托——代理问题由此产生。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目标的不一致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而导致所谓的。道德风险”。 为了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人们探索出了诸如年薪制、管理层持股、股票期权、限制股票、股票升值权、高额退休金计划等多种激励约束方式。而其中股票期权被认为是 “激励约束企业经理的最好方式”,是企业经理的“金手铐。。据资料显示,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的经理激励方式在西方国家企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倩瑶 《经济师》2001,(7):139-139,143
文章从理论和实际出发阐述了现行分配制度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的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家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年薪制”。  相似文献   

17.
<正> 股票,曾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被视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特有产物,而从事股票买卖的股票市场,一度也被形容为培植剥消者、寄生虫,进行投机活动的场所。随着“股票热”、“股票市场”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的出现,股票浪潮随即席卷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议论股票,这一时期,人们产生了对股票加以全面了解的愿望,作为从事金融理论的工作者,我们既应该满足社会公众的普遍需要,更应该努力去回答一个改革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世农  许年行 《经济研究》2004,39(6):105-116
本文以 1 99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和对比三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特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 :(1 )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账面市值比效应”(BMEffect)和“规模效应”(SIZEEffect) ,但对于小公司则不存在“1月份效应” ;(2 )三因素模型比CAPM能更好地描述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 ;(3 )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公司特征决定”的非理性定价理论的特征模型不成立 ,而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风险因素决定”的理性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成立。这些发现说明 ,账面市值比和公司规模这二个变量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 ,并非“特征因素” ,因此中国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取决于风险因素 ,而非特征因素。作者认为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市场行为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依据行为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以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过去 6个月的累积超常收益来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 ,研究发现 :首先 ,在未来的 1 2个月 ,赢家组合发生了收益反转现象 ,而输家组合发生了收益惯性现象 ;其次 ,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未来 1 2个月的累积超常收益与组合形成期股票的流通股市值和基金持有该股票的比例成反比 ,但与公司每股收益成正比 ,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基金持股效应”和“EPS效应”。笔者认为 ,导致“赢家变输”和“输家更输”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金基于市场上投资者“追涨杀跌心理”的“短期套利行为”和基金基于“自我控制心理”的“止损行为”。  相似文献   

20.
广夏,大厦也。广夏接,黎庶乐居。以高新技术为主导,民生产品为宠生,资源开为基础湖,经过几代广夏人的不懈努力,必能建成经久不摧,屹立于世的产业金字塔。在风云变幻的商界,它被称为‘经久不衰的广夏公司”:在波诡云谲的股市,它被唤作”年劲十足的银广夏”。在中国,厂夏属于宁夏。在宁夏,广夏走向世界。广夏经过15年风雨兼程的创业,资本金由1400元激增到近10亿元,总资产由不足30万元扩张到20亿元,银广夏股票去年被评为全国上市公司中十大牛股之一,被专家誉为“中国西部股票的杰出代表”,被传媒称为“股市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