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入世”的承诺,中国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5年后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将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范围限制,2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办理企业人民币业务,5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办理所有人民币业务。也就是说,2006年底前对外资银行地域、业务范围等的限制将完全取消。  相似文献   

2.
外资银行中国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外资银行逐步开放人民币业务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重要承诺。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我国政府履行承诺,先后对外资银行正式开放了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广州、珠海等九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此外,设在上海的外资银行分行经营人民币的业务范围可扩大到江苏、浙江两省,深圳分行可将业务延伸到广州、广西和湖南省。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将在更大程度上开放金融服务领域,逐步放宽外资银行或合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准人和业务范围的限制。截止目前,在我国有外资银行代表处253家,营业性外资银行机构173家。其中:外资银行分行156家,独资银行6家,合资银行7家,外(合)资财务公司7家。外资银行资产总额342亿美元,贷款余额为261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陈澍 《金融博览》2005,(6):20-21
近一段时间以来,外资银行入股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蔚然成风,短短一个月内就出现三家外资银行成功地以较低价格购得城市性商业银行较大比例股权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08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引入了Z指数衡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对外资银行进入、外资参股与上市银行Z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进入之初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外债管理政策调整对外资银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政策调整的进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西南金融》2002,(2):15-17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的严峻挑战,外汇贷款业务将首当其冲。本文对近年来西南四省区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状况进行了分析,试图从深层次揭示辖内外汇贷款萎缩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出了国内商业银行扩大外汇贷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的引进 ,打破了我国国内银行业由国家垄断的局面 ,促进了竞争。但是 ,引进外资银行对我国经济生活 ,特别是对中资银行会产生什么影响 ,带来什么问题 ,这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一、目前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状况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取得成效。据人民银行总行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截至 1997年 ,我国区批准了 2 77家外资银行机构在华开展业务 ,涉及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 2 3个大中城市和海南省、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经济发达地区。外资银行在华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为其提供外汇存款、放款、汇…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经营范围已与中资银行相差无几,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之时,外资银行已经具备与中资银行形成广泛业务竞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韩相宜 《中国外资》2013,(12):39-39
2007年以来,随着私人银行在国内的兴起,外资银行也纷纷加入高端市场的争夺行业。然而,外资私人银行股的发展并不如最初设想的美好,客户资源、政策、业务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业务的拓展。外资银行在当前情形下,正在调整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高端人士的私人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WTO协议,到2006年底,中国的银行业将全面向外资开放,届时将有更多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农村信用社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以迅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东北地区外资银行获多项政策支持,银行存款改变计息方式,银行房贷成为今年金融审计的重点,汇率改革下一招 人民币远期交易择机而出,建设长效机制推进银行业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金融     
《首席财务官》2012,(12):18
外资银行将可托管基金业务10月31日,证监会就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可参与基金托管,国内的基金业务正式向外资银行开放。根据征求意见,将允许符合有关审慎监管要求并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在获得基金托管资格上享有与本国银行同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现场检查力量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从我国在银行监管实际中利用外部审计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外部审计力量来开展对外资银行的现场检查,对完善和加强现阶段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薛星 《金融纵横》2002,(5):9-10
最近,为正确应对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对中资银行的挑战,进一步搞好入世后的金融监管,我们对外资银行在徐州的业务渗透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外资银行在徐州的业务已有相当进展,一些优质客户正在逐步向外资银行“靠拢”,而这种动向还没有引起国内金融机构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6.
王莉 《中国外汇》2006,(10):38-39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输出银行在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由此迈开了中国银行业利用外资的步伐。1982年,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1985年,在厦门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进入90年代以来,外资引进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外资金融机构亦呈现出加速涌入的势头。仅1995到1996年的一年时间里,就新批准设立了30家外资银行,l家中外合资银行,此外,还批准设立了14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底,外国银行分行达到了近200家,法人机构十余家。由此可见,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外资银行分行的数量遥遥领先于子行和合资银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与我国金融开放之初,监管能力有限相关。分行有来自母行的信誉担保,并对其承担主要的监管责任,相对来说监督较为简单容易。但近几年银行倒闭事件的陆续发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由于分行形式的外资银行风险状况是同总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外资银行分行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受理境外信用卡在中国内地交易结算业务,外资银行的身影出现在中国银行卡发展史上第一批拓荒者的队伍中。2007年6月,银监会启动了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首张外资银行人民币借记卡就正式面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业务,其中多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发行了借记卡。  相似文献   

18.
周程 《国际融资》2006,(3):23-25
2005年,政府在国有银行引进外资战略上做出了一些改变,其中最大的改变莫过于放弃国有银行海外上市的原定计划,并正式宣布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的上限不再局限于25%--此举引起中国国内一片指责声,认为"银行贱卖,将导致金融主权旁落".银行高管当然否定"贱卖论".但他们有苦难言的是:开放金融业大门,完全是因为国有银行到美国华尔街上市圈钱成了泡影,这才不得不改变战略,对外资银行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关注外国战略投资者对我国银行系统改革所带来的经营绩效方面的影响。允许少数外资股东进入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其他允许外资银行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改革,均很有可能提高中国银行系统的效率,并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步伐日渐加快。5月30日,汇丰又一家全能支行在上海虹桥地区开张。目前仅上海就有4家外国银行分行和5家外资银行支行获批在建或已开业。根据WTO协议,到2006年底,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将全面向外资开放。宣布在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市场份额成为许多国际大银行炫耀自身业绩的一大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