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大楷  俞艳 《金融论坛》2005,10(7):45-50
随着个人信用消费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整个市场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信贷风险凸现,银行个人信贷中的不良资产率上升。本文从中国消费信贷的总量状况出发,对于银行消费信贷内部结构展开探讨,继而分析消费信贷的客户风险、制度风险及法律政策风险,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客户信用分析法、逐步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建立银行内控体系及风险转嫁渠道以及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保障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贷的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二、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三、重点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客户群体;四、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五、实现消费贷款症状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六、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七、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八、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相似文献   

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在银行、消费者、市场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当务之急要全面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我国消费者破产制度、建立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和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个人信用消费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整个市场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信贷风险凸现,银行个人信贷中的不良资产率上升。本文从中国消费信贷的总量状况出发,对于银行消费信贷内部结构展开探讨,继而分析消费信贷的客户风险、制度风险及法律政策风险,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客户信用分析法、逐步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建立银行内控体系及风险转嫁渠道以及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保障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熊鹏  王飞 《济南金融》2006,(1):46-48,51
消费信贷是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同某他银行业务一样,消费信贷也面临着一系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要防范、回避、分散、转 移和补偿消费信贷所受到的风险,从而尽量减少其损失,维护消费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首要问题就是在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管理模式与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出包括框架结构、长短期战略等在内的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信用制度较为成熟.比较正规的消费信贷已有80多年的历史。毫无疑问,完整的法律体系.成熟的资本市场、发达的数据系统.完善的社会和个人信用体系是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良好外部条件。但要真正控制好消费信贷风险,还有赖于银行自身的信贷管理。  相似文献   

7.
熊鹏  王飞 《济南金融》2006,(1):46-48
消费信贷是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同其他银行业务一样,消费信贷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要防范、回避、分散、转移和补偿消费信贷所受到的风险,从而尽量减少其损失, 维护消费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首要问题就是在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管理模式与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出包括框架结构、长短期战略等在内的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消费信贷是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同其他银行业务一样,消费信贷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要防范、回避、分散、转移和补偿消费信贷所受到的风险,从而尽量减少其损失,维护消费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首要问题就是在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管理模式与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出包括框架结构、长短期战略等在内的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的消费信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中,其风险问题也十分突出。在中国目前的市场体系和环境下,消费信贷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中,银行要做好自身的信贷管理工作,其核心是个人资信评估。  相似文献   

10.
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信贷在我国是一项新业务,存在着诸多风险,如: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政策性风险、市场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主要对策有:1.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2.尽快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规;3.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4.充分发挥政府在消费融资领域中的作用;5.建立和完善消费品二级市场;6.实现消费信贷与保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汤烈 《投资与合作》2014,(9):243-2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一些信贷体系开始在我们国家流行起来,我国也学习着给中小企业一些信贷从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信用环境不断恶化,并且信贷体系不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在我国并没有系统的建立起来,因此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本篇文章将对我国银行针对消费信贷采取的对策进行一个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于伟东 《金卡工程》2008,12(10):103-103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信贷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住房信贷、汽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信用状况的不透明,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信用风险的难测性,银行对于消费信贷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现状,分析了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消费信贷风险成因,提出了商业银行评价、监测和管理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拉响通货紧缩的警报,利用消费信贷拉动内需的呼声一阵高过一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人们的个人信贷观念淡薄,银行个人信用评估资料缺乏、技术手段落后,使其风险难测,银行"惜贷",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无疑是打破僵局、启动消费信贷的现实选择。个人信用制度是指记录、证明、解释和查验自然人资信情况而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资料和行事规则。一般应包括个人信用的登记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风险转嫁及违规惩戒等内容。有了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就  相似文献   

14.
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消费信贷的问题逐渐凸显,如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专职化和专业化的贷款审批人员、贷款人收入不稳定和道德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消费信贷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消费信贷的问题逐渐凸显,如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专职化和专业化的贷款审批人员、贷款人收入不稳定和道德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消费信贷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6.
消费信贷是美国商业银行一项较为成熟的业务.政府的大力支持、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备的信用体系等,有力地支持了该业务的发展.同时,各家商业银行普遍应用"个人信用风险评分模型"和"消费信贷电脑审批系统",强调风险审核与风险组合控制,以风险最优化为管理目标,实现消费信贷的精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防范各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管理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什么是消费信贷风险 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风险管理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属于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件就是巴塞尔协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一)从银行的角度分析 1、银行外部因素影响 (1)社会法律环境不理想.至今在我国尚没有一套健全的消费信贷法规制度.只有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作为各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思想.法律体系不完善健全,消费信贷市场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而且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制度来约束银行的行为,银行在操作上缺乏透明度,使得消费者无从知道银行所提供的消费信贷和有关条件、费用收取是否合理,这样便抑制了消费者的贷款意愿.  相似文献   

19.
消费信贷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方式和信贷渠道可以起到改变消费观念、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拓宽银行资金运用渠道等多种功效,倍受多方关注。而当前银行内部,一方面过高的居民储蓄倾向加重了银行负债业务的负担;另一方面,消费信贷的滞后发展,银行贷款过度集中于企业,一旦企业经营不景气,银行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正因如此,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改善经营、调整信贷结构、拓展业务空间、降低银行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