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洗钱犯罪的特殊性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从界定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入手,着重分析洗钱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从而达到科学界定洗钱犯罪的目的,并立足我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国际反洗钱犯罪的经验,提出我国反洗钱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2月在《刑法修正案》中,将恐怖活动犯罪列为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序幕。在2003年底薪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明确人民银行负责“指导、部署金融业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把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提升到法定义务的高度。在上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反洗钱工作已成为商业银行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2006年1O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反洗钱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反洗钱专门立法方面的空白,与《刑法》有关制裁、打击洗钱犯罪的法律规定共同构筑了我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预防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反洗钱合作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反洗钱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薛庆宏  薛阳 《中国金融》2007,(24):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称《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预防和遏制是反洗钱工作的主要目的。《反洗钱法》中的洗钱犯罪预防是指为防止和减少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这七种犯罪而实施的  相似文献   

4.
阎坤  马洪范 《金融博览》2004,(12):16-17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制定《反洗钱法》绝对不能脱离我国的具体国情。目前,我国金融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序竞争的现象,用高息揽存等不正当手段吸引客户,一定程度上为洗钱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商品流通中大量使用现金的状况还很普遍,不利于从根源上打击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经审议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反洗钱法》正式建立了我国预防洗钱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和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孙兴全、陈宁、中南财经大学朱华雄三位博士分析了洗钱犯罪活动的特点,解读了反洗钱的法律规定。并研究丁美国反洗钱的成功经验。[编按]  相似文献   

6.
《新疆金融》2005,(9):27-27
一、洗钱的含义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对“洗钱”做出如下定义: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反洗钱是《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更突显反洗钱的重要性。由于洗钱犯罪多发于边境地区,跨境洗钱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做好边境地区反洗钱工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洗钱是一种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洗钱行为和洗钱犯罪在我国同样存在,金融业是洗钱犯罪分子的首选渠道,为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建议采取:积极宣传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实行金融实名制、报告制;建立全国“可疑洗钱犯罪报告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洗钱犯罪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秩序具有严重的危害,世界各国就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洗钱犯罪,维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安全已  相似文献   

10.
跨境洗钱是当前我国洗钱犯罪的重要形式。随着国际毒品犯罪、有组织跨国犯罪以及跨国经济犯罪的增长.加之各国在洗钱监管和制裁上存在的差异,使跨镜洗钱逐渐成为当今洗钱犯罪的主流,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开放领域不断增加,对外经济交往不断扩大,跨镜资金往来规模也在不断增加,随之伴生的跨镜洗钱活动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的洗钱活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的定义,所谓"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当前,在我国,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银行的存款,汇兑、结算等资金交易和离岸金融业务将其"黑钱""洗"成合法资金,并进入流通领域.这些洗钱行为不但损害了我国金融行业的信誉和安全,而且对金融秩序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为此,要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就要有健全的反洗钱立法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王舒 《金融会计》2004,(10):20-22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恐怖活动融资打击的加强和国内洗钱活动的不断猖獗,我国重视和加快了反洗钱的法制建设。继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在其第4条首次将洗钱活动规定为犯罪后,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第191条又明确增设了洗钱罪,并于2001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王银烈  张新 《金融纵横》2007,(23):42-45
自我国《刑法》设立"洗钱罪"的罪名以来,关于洗钱犯罪的判例很少,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分析洗钱犯罪难以认定的原因,积极推动洗钱犯罪定性有利于切实遏制的打击洗钱及其相关犯罪,巩固反洗钱工作的社会基础,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意义,需要尽快从法律、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洗钱犯罪定性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分洗钱行为与洗钱犯罪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峰  朱渊 《济南金融》2006,(4):116-117
<正>目前,我国《反洗钱法》已经进入立法程序,法律草案已提交人大审议。不久, 《反洗钱法》将会出台,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将会有大的改观。从实践看,我们认为,即将颁布的《反洗钱法》应该对洗钱行为与洗钱犯罪加以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15.
项俊波 《中国金融》2006,(22):1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反洗钱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会议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反洗钱法制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我国反洗钱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不仅对于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保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的《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反洗钱工作的行政法律。这部法律的颁布和施行,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将会有效地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7.
于江  毕聪  魏景茹 《中国外汇》2023,(11):62-63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各类犯罪与洗钱活动相互交织渗透,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金融秩序。目前,洗钱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部分国家在打击洗钱犯罪工作中积累丰富了经验。结合我国打击洗钱犯罪实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入研究我国洗钱入罪的难点,推动洗钱罪宣判,对遏制和打击洗钱犯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97年新刑法已将洗钱规定为犯罪,但一直缺乏控制洗钱犯罪的相应金融措施。存款实名制在我国正式实施,有助于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控制洗钱及其相关犯罪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洗钱犯罪是20世纪50、60年代毒品犯罪、走私犯罪日益猖獗的产物,是毒品、走私、贪污贿赂等各种经济犯罪,尤其是有组织犯罪的润滑剂和"生命线。现在,洗钱犯罪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中国对外开放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洗钱犯罪分子也必然会乘虚而入,妄图浑水摸鱼,从而不可避免的使我国面临境外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与此同时,中国境内越来越多的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也助长了境内洗钱活动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洗钱犯罪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认识研究,把握其发展的动向,从而针对洗钱犯罪提出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和手段,达到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的结果,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洗钱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振郭 《福建金融》2000,(10):36-38
一、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   洗钱是隐瞒收益的存在、非法来源或非法使用并将收益伪装合法的特定过程。洗钱犯罪自 19世纪 2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伴随着国际贩毒、走私和有组织犯罪的不断发展而迅速传播。有资料显示,目前,洗钱犯罪最猖獗的地区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欧洲、东南亚及中南美洲地区。据国际权威反洗钱金融组织统计分析认为,进入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反洗钱工作大规模展开和各国卓有成效的合作,洗钱犯罪分子已改变了传统的洗钱方式和洗钱手段,使洗钱犯罪日益呈现出手段复杂化、技术现代化和清洗网络化的新特征,犯罪分子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