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2年4月24日,由甘肃华亭矿区“三强”——华亭矿务局、矿管委及华亭煤矿,重组成立甘肃华亭煤业集团,这是个总资产达27亿元的煤业“航母”。在此基础上,三方再以优良资产组成华煤股份公司上市融资。但在筹建华煤股份的过程中,注册为省属独资企业的华煤集团与县属的华亭煤矿发生了严重分歧,双方均认为自己才是华煤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由此而发生了一系列的股权争夺战,步步升级,直至中止华煤股份公司的上市辅导期。甚至传出将要注销华煤股份公司的说法。政府的介入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不断出现相互否定的文件,甚至还出现“假文件”事件。事实…  相似文献   

2.
省属华煤集团与县属华亭煤矿均认为自己才是华煤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由此而发生了一系列的股权争夺战,直至华煤股份上市辅导期被中止。  相似文献   

3.
南波 《经济》2004,(8):51-51
对于华煤股份的股权争议来说,甘肃省国资委的态度至关重要。目前,甘肃省国资委已经派出调查组前往华煤集团“清产核资”。新成立的甘肃省国资委位于兰州市的南昌路上,刚上任的甘肃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永前接受了《经济》的专访。《经济》:在省国资委成立之后,对于“华亭”事件你们为此做出了那些努力?王永前: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以主管工业的杨志明副省长为组长,由各个部门组成的指导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整个协调配合的力度。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先“清产核资”,摸清华亭煤矿到底占多少资产。当时,华亭煤矿的账面资产是3.8亿,后来增值到4…  相似文献   

4.
王信川  南波 《经济》2004,(8):34-40
省属华煤集团与县属华亭煤矿均认为自己才是华煤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由此而发生了一系列的股权争夺战,直至华煤股份上市辅导期被中止  相似文献   

5.
王信川  南波 《经济》2004,(8):44-45
华亭股权之争的最为激烈的交火点是“甘经贸函【2002】71号”。这个文件关系到究竟谁才是华煤股份的主发起人及第一大股东,甚至危及到华煤股份的生死存亡,是双方争夺的行政凭据。然而就是这个关键性的“71号文”却“扑朔迷离”,竟然有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版本。双方都辩称,自己掌握的文件才是真实可靠、符合程序的,对方在使用“小动作”伪造证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说,这两份文件均有行政机关加盖的公章,以及相关领导的批示。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由甘肃省经贸委签发的一份《关于同意设立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函》,编号【2002】71…  相似文献   

6.
王信川 《经济》2004,(8):47-47
华煤集团重组时,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贷款达12.7亿元,如今仍有8.7亿元的贷款在华煤股份中,占其债务的90%。开行甘肃分行行长马学思是华煤集团重组之初的重要人物之一,该分行曾先后12次同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研讨,最后在北京与甘肃省副省长杨志明、原甘肃省经贸委副主任李平一  相似文献   

7.
南波 《经济》2004,(8):50-50
2001年的9月,杨志明担任甘肃省副省长,在此之前,他的身份是山西省的副省长,他对国有企业体制与改革有很多认识。他亲自参与了华亭煤业集团当年的重组。目前,甘肃省许多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第二次改革”,杨志明是“第二次改革”重要的倡导者之一。2004年7月13日,在刚参加完国资委的一次会议后,杨志明接受了《经济》的专访。《经济》:当年你参与了华亭煤业集团的联合重组。通过这两年时间的检验,你如何评述联合重组的成效?杨志明:通过这两年来的证明,我认为联合重组是成功的。正因为这个成功的重组,所以它给我们带来了三方面的显著成绩。第一…  相似文献   

8.
王信川  张颖 《经济》2004,(8):46-46
2004年“五一”长假刚过,以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著称的经济学者魏杰赴甘肃讲学,期间有人就“华亭事件”的一些关键问题向他求教,当时他并未表态。2004年7月16日,魏杰教授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接受《经济》杂志专访,事实上,这是他第一次就此公开发表见解。《经济》:你是如何看待“华亭事件”的?魏杰: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在合并之初,省管的两个煤矿已严重亏损,而县矿煤矿在4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赢利。既然如此,为何非得将他们合在一起呢?是不是有一些平均主义的动因呢?其实县矿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的,比如,可以购买…  相似文献   

9.
影响     
《经济》2004,(9):7-7
《经济》8月号封面文章《华亭事件》刊出后,很快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媒体及政府机构纷纷就“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空白地带”这一现象发表了多种意见。 8月16日,兰州当地一家报纸发了一篇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评论文章,特别提到,“《经济》杂志记者调查发现,在华亭煤业集团及华亭煤电股份公司的筹备及成立过程中,竟然出现了两套内容截然相反的‘71号文件’,股权争议的伏笔就此埋下,并且愈演愈烈。股权争议的根源,与其说是国有资产管理亟需完善的问题,还不如说是过失性的行政因素所致”。该评论文章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应当尊重企业的自主行为…  相似文献   

10.
国有股分国家股和法人股两种:所谓国家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机构或部门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或依法定程度取得的股份。在股份公司股权登记上记名为该机构或部门持有的股份。法人股分:第一种,规范的公司法人以公司财产投资形成的法人股份。公司财产属于法人所有,而不论公司财产是否有国家投资,国家对公司的财产都不享有所有权。公司以其所有的财产为对价取得的股份,是典型的属于法人拥有的股份,不属于国有股份。第二种。国有企业法人以企业财产投资形成的法人股份。国有企业的财产属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的财产只享有经营权。但企业将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投资入股后,该财产的所有权就已经转移到接受投资的公司,国家对该财产不再享有所有权。也就是说,企业根据其经营权。用财产的国家所有权换来了企业的法人股份和股权,而不是用经营权换来的,因为接受投资的公司不可能只受让该财产的经营权就给予国有企业以公司的股权。这是不对等的,而且还会造成公司法人对其财产不享有所有权,国家对公司法人财产却享有所有权、可以任意支配公司财产的现象,这有损于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因此,既然这样的企业法人股份是用国家所有的财产换来的,法人股份也就应当很自然的属于国有股份。国家是这螳股份所生收益股息、红利的所有者。但是,这种国有股义不能和上面的“国家股”同样看待,它毕竟是法人持有的。以公司股东身份现并具体行使股权的不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而是企业法人。第三种,国家全部投资设立的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如学校、协会等,以法人财产出资形成的法人股份。这屿法人的财产,所?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华亭县华亭煤矿,现已形成集煤炭开采、洗选、铁路运输、深加工于一体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职工1650人,总资产5亿元,净资产2.83亿元,资产负债率30.4%,12项经济技术指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目前他们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发展,在煤炭市场极度疲软的困境中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2.
母涛 《经济学家》2003,(2):124-124
(一)重构中国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解决现在中国国有企业中股权不合理的现象,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让法人股上市流通,因为法人是一个机构或群体,它持有大量的股权就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的稳健的投资者,并且法人持股可以对一些长期性、基础性的项目给予巨额的资金支持,如果以法人股作为市场的核心,无疑很大程度上会减少个人股的投机性。具体做法是:1.加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促进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国有股的法人化。将国有股份转变为独立的法人股,或是把国有股委托…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企业集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谈谈我国企业集团结构与模式的选择。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企业集团一般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核心,用一定纽带将许多企业联结在一起的、多层次的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企业集团必须由若干独立的企业组成,并有一个能起主导作用的企业作核心。集团的核心企业即集团母公司及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企业集团则是这些法人的联合体,因此企业集团不是一个企业的组织形态,而是若干企业的联合形态。企业集团的核心可以是一个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也可以是一个控股公司,但不能是行政性公司,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统一规划投资活动。 第二,企业集团必须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一是集团核心,即具有母公司性质的集团公司;二是集团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三是集团公司持股、参股的关联公司;四是承认集团章程,与集团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有稳定协作关系的其他企业。如果仅有核心企业及其分公司而无其他层次,那只是一个大型企业。 第三,组成企业集团的若干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纽带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联结集团核心企业、子公司(紧密层)、关联公司(半紧密层)的主要应是资产纽带。  相似文献   

14.
论法人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 法人企业的由来和特征 法人企业是与自然人企业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最先出现的企业,是由一个人出资并由一个人控制的“独资企业”,后来发展到由若干人共同出资并共同控制的“合伙企业”,再后才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被概括称为自然人企业,也可以叫做非法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则被概括称为法人企业,我国也叫做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二元体制环境作用而形成的一类独特地域空间,是存在于城市规划范围之内,被城市建成区域包围或半包围,但依旧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管理方式。华亭市上亭社区在较长的城市改造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改造开始的时间早,而城市化发展速度快,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已经显得落后,存在很多问题,居民对社区改造的满意度不高,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背景要求下,华亭市城中村的整体规划需要做出大的革新,才能使人居环境治理取得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16.
日本法人相互持股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发展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集团内企业之间相互持有股份的情况,与日本的法人相互持股颇为相似。本文试就日本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作一番初步探讨,并揭示其对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借鉴作用,以求教于同仁。在当今企业化的社会中,孤立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煤炭行业债转股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政策性债转股后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在国有独资企业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新公司成立缓慢,非股非债现象普遍。成立起来的新公司也有名无实,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管理困难。对于新成立的股份企业,股东目标存有差异,最终影响了改革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要兑现承诺,营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大陆桥视野》2009,(9):127-131
企业设立程序 一、注册法人实体 来到哈萨克斯坦的外国公民大多是先注册一个法人,接着开始办理各类文件。这样做原则上与法律并不矛盾,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不是注册外国公司的分公司或代表处,而是注册一个独立的哈萨克斯坦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华亭煤业公司近几年在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因此对省内其他同类型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了解华亭煤业公司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此基础上,概况出几点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普遍经验,为甘肃省其他同类型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借鉴,促进甘肃省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在我国公司立法过程中,有的学者从“股份”的狭义出发,主张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出资份额”这一概念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因此,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出资份额”的所有人或者持有人,应当表述为“出资人”或者表述为“出资者’,即有限责任公司中不能称为股东。但是,多数学者从“股份”的广义出发,认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虽然其注册资本在公司存续期间并不分为“股份”,但出资人在注册资本中的“出资份额”仍可被称为“股份”,该“股份”的所有者或者持有者也可称之为“股东”。在现实生活中,将“股份”作狭义理解,进而区分为有限责任公司称为“出资人”和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东”两者并无实质意义。 在我国的《公司法》中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均可以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但是,国家成为股东时是以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的形式出现的。按照《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二个以上和五十个以下的人可以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外资企业法》的规定,外商也可以单独出资设立独资企业,即有限责任公司。需要说明的是自然人作为设立时的股东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