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 5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351号),规定自4月1日起,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实现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的并轨,并且明确了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的要求.11月,国家发改委再发通知,决定将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并由现行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门站价格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上浮政策要待2016年11月20日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国家大幅下调增量天然气价格,实现价格并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4月1日采暖基本结束后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做调整。通知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按照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将各省份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天然气价格将形成市场化的定价规律,主要依托上海天然气交易中心来实现天然气的市场化价改。2015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同时,将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最高门站价格水平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  相似文献   

4.
正在放开直供用户等用气门站价格的基础上,择机全面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推动形成非居民用气价格的市场基准价格。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有关部门通过先易后难的推进方式,采取先非居民后居民、先试点后推广、先增量后存量、边理顺边放开的实施步骤,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监管,着力构建起从  相似文献   

5.
<正>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4月1日起将天然气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推出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的政策,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存在倒挂问题,进口天然气越多销售企业亏损越严重。实现存量天然气与增量天然气价格并轨的目标,也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进一步打好基础。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总体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  相似文献   

6.
<正>此次气价上涨涉及481亿元的相关产业,可能将导致下游经济性下降,上游投资热情高涨。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起调整非居民用气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做调整。通知规定,此次调整,增量气门站价格不变,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其中,化肥用气调价措施暂缓出台,待化肥市场形势出现积  相似文献   

7.
<正>非居民价格并轨后,除了大户直购气之外,还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实现市场化定价。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由三个环节组成,即上游供气价(出厂价或者边境价)、管输费(含储气费)和配气价格,上游供气价和管输费构成门站价格。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总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非居民部门气价并轨我国天然气价格已经历了多次改革。2013年,国家发改委已逐步将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即门站价格为政府  相似文献   

8.
2015年,中国的天然气产量为1304.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天然气消费量为193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72%,增速降到历史低点;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6000千米,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超过7万千米.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适时提速;非油企业抄底天然气产业,天然气资本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石油天然气勘探区块首次公开招标,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正式破冰.预计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超过2050亿立方米,市场总体仍会供应过剩,但受大规模煤改气和储气调峰能力不足的影响,季节性矛盾仍会突出.油气管网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值得期待,居民与非居民用气价格并轨或在年内实现.区域管网和支线管道将成为未来储运设施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政策法规     
发改委发布通知调整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通知同时将部分油气田一、二档气价进行并轨,取消了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扩大价格浮动幅度,允许供需双方以出厂基准价格为基础,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要求各地原则上按照与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天然气价格偏低一直是业界普遍公认的事实,在国内天然气产能不足、高度依赖进口的前提下,扭曲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必然导致供需矛盾,各领域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天然气价格调整的需求已十分迫切。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将由1.69元/立方米提高到1.95元/立方米,至此,沸沸嚷嚷的天然气涨价呼声终于有了结果。天然气价格上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1107.1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3.6%;天然气产量128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全年共进口天然气607.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1.7亿立方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不含煤制气)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4500千米,重点区域管网和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打通了东北进口通道;中国LNG进口及进口终端正式向民企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存量气和增量气并轨再迈进一步;LNG水运行业政策陆续发布;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行不稳定.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延续低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接近1900亿立方米,供应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天然气长输管线和LNG接收站建设继续发展,油气管网设施进一步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价格是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最敏感的因素.基于调研,分析了影响我国天然气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替代能源价格、经济周期以及用户气价承受力.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天然气销售价格(门站)将在2.0~2.5元/立方米;城市燃气终端售价区间为2.5~3.5元/立方米.并提出降低管道运价、大力引导和推广直供模式、明确城市燃气公益属性、推动城市燃气管网公平开放等措施,以降低国内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扩大我国天然气应用规模,助力《中国制造2025》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846亿立方米,较上年下降30%;天然气产量为137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全年共进口天然气7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4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058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幅为6.6%;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2883千米,省级天然气管道和“最后一公里”支线以及地下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西气东输三线东段通气,福建成为天然气门站价格改革试点省份;油气管网设施相关信息首次公开,第三方公平准入向前迈出一步;《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如何“管住中间”大局初定;采暖季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普涨,石油公司首次大规模运用价格杠杆;与天然气相关的“十三五”规划出台.2017年,天然气消费增速将重新攀升至两位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呼之欲出;季节性矛盾依旧突出,冬季天然气保供成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2014年4月 1日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宣布,该公司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价格自当日起将上调44%。由于乌克兰没有付清拖欠俄罗斯的17.11亿美元的天然气债务,根据现有供气合同,俄气对乌天然气出口价格从二季度开始上调至每千立方米385.5美元,此前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的优惠价格不再有效。另外,  相似文献   

15.
百克网 《中国石化》2007,(12):26-26
来自石化企业的消息证实,已将工业用天然气(不包括化肥和供热用气在内1的出厂价上调了约50%,每立方米由0.8元上调到1.2元。上海市物价局也下发调价通知,将工业用气终端价格每立方米上调了0.4元,而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价格大幅上调了1.4元以上。从原来的每立方米2.15元调整为每立方米3.58元.涨幅为65%。成都市物价局也将工业用气价格上调了0.43元,从每平方米1.23元调整为1.66元,涨幅为35%。  相似文献   

16.
2022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在经济增速下滑、供给成本飙升、能源竞争加剧三重压力下,表观消费量仅为3663亿立方米,出现快速发展期以来首次下降;长输管道里程新增3000千米,LNG接收站新建成2座、扩建1座,地下储气库投产10座。国产气保供应、稳安全,但进口资源特别是现货LNG大幅减少,充分反映出行业“资源供应把控力、市场成长驱动力、行业发展凝聚力”不足的问题。2023年,在社会经济恢复、能源政策刺激、资源供应增加、供气成本下降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工业生产、商业运营、交通运输等活动增加,天然气需求恢复。18家燃气电厂陆续建成投产,带动电力用气需求增加;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化工用气空间扩大。预计全年新增市场需求量190亿~222亿立方米;国产与进口资源可达210亿~260亿立方米,资源供应可满足市场需求。为提高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建议在2023年抓紧修复存量市场,开发增量市场,投入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提升海外资源进口多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由每千立方米925元提高到1155元,提价幅度达24.9%。同时,取消部分油气田从计划经济时代留存至今的天然气价格"双轨制"。此次天然气价格改革政策是在新疆实行油气资源税改革之后推出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改革的目标旨在理顺价格体系,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成本,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形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1日起,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提价幅度为24.9%,每立方米上调0.23元。这次调价提高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由于调价快且幅度较大,对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企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一、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情况天然气不仅是重要的能源组成部分,也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料。据统计,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9.
政策要闻     
《国际石油经济》2014,(12):94-95
俄向乌输送天然气每千方减免100美元关税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1月1日签署关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实行临时关税优惠决定的总理令。俄对乌天然气出口临时关税优惠政策从2014年11月113起实施,至2015年3月31日结束。关税优惠幅度根据俄乌天然气合同价格决定:当天然气价格不低于333美元/千立方米时,俄方将提供100美元/千立方米的关税优惠;当天然气价格低于333美元/千立方米时,关税优惠为该天然气价格的30%。  相似文献   

20.
为理顺天然气价格,促进节约用气,优化用气结构,促进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23日发布《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决定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并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