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企参与国企重组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并且,目前民企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国企改革的深化进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为此,针对这一进程中的阻力与问题,有必要采取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企重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 :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 ,要积极吸收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 ,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 ,实现国有企业投资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这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中小国企重组 ,为国企改革作出贡献。民企参与中小国企重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广泛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 ,是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首先 ,民企参与中小国企重组是加快国企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国有中小企业中 ,40 %左右的企业处于亏损和陷于困境 ,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负债率高达70 %到90 %左右。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就是要求国有中小企业自谋生路 ,自求发展。而有些国有中小企业 ,缺资金、缺技术、缺新品 ,更突出的是难以同市场经济接轨 ,因而企业发展难 ,破产也难 ,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把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投入、运用到这些国有中小企业中去 ,就能使它们走出困境 ,重现生机。温州有一个老板和太原一家国有企业以现金投资方式组建新公司 ,前者控股。公司成立后 ,仅两个多月就开发并批量投产了两种专利产品 ,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场     
温家宝:四举措深化国企改革;薄熙来:减顺差是外贸头等大事;金人庆:今年财政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马凯:三项措施解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邵宁:绝对控股七行业不排斥民企外资进入。  相似文献   

4.
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战略性意义。最近,笔就这一问题到营口市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的看,营口作为一个地方国有企业多、中小企业多、竞争领域加工型企业多的轻纺工业城市,这些年来,通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使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全市已吸引288家的民营资本参与国企转制,盘活存量资产40多亿元,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十分艰巨,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对待国企改革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认为,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看到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又要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国企改革定能成功,目标定能实现!正视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全国有近7万家国有工业企业,经过20年国企改革,目前面临的难点有:(一)体制性难题体制性难题最大的问题是政企如何分离。政企分离问题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上就提出来了。近20年来,国有企业的工资体制、用人体制、分配体制、产供销管理方式、投融资本体制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唯独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导刊》2011,(6):12-12
央企民企,难舍"5万亿保障房蛋糕"。 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在今后5年内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总投资额达5万亿元。目前,多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已布局保障房建设。而《201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也显示,(包括民企在内的)上市房企对参与保障房建设已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上海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忠妹 《上海企业》2006,(11):45-46
上海民企要“走出去”,与富有跨国经营经验的外国企业竞争,这对上海民企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鏖战。因为,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充满风险,但只要我们正视风险,预防风险、化解风险,那末,上海民企“走出去”就一定是一片艳阳天。本文就上海民企“走出去”规避风险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边远地区民企实施财务合作的背景揭示(一)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劳动力与资金两大要素基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因此,边远地区民企在区域经济内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卅载以降,民企总利润增加17.4%,增幅超逾国企.就此数据来看,民企独立完成了一次新飞跃,若从体制机制创新层面解读,不啻是市场经济一场大胜利.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政策主导,结构升级迫不可待,贴牌出口的经济模式沦作落日黄花,做传统生意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已然不是昔日人们追捧的创业英雄. 那么,民企锐气是否真的大不如前?国企改革如何走出"囚徒困境"?"民有"与"国资"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经济辩证法?作为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忠明的跨界研究与管理经历,无疑能更好地为人们解答与此相关的诸多疑题. [对话选登] 朱敏:鉴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较大危机,不少学者认为急需"升级换代",从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过,你却强调中国工业化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宜过早地或者单一地强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是要以就业优先为发展策略.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0.
如果富士康事件不发生,大家就不会觉得目前有什么重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国企不如民企,民企不如外企。但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进入国企。为什么,仅仅是因为福利?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当今世界中经济领域最剧烈的两股潮流:到底是国家资本主义具有优势还是个体资本主义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学生(本文指的大学生一般指应届生)难留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不时能听到民企中这样的抱怨:“大学生难留,刚培养得有点像模像样就跳槽了”;“企业都快成人才培养基地了”;“大学生眼高手低,说跳就跳”。而大学生在离开民企时也往往或明或暗地留下诸如此类的感慨:“悔不该当初来民企,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在民企什么都没学到,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民企为什么留不住大学生呢?笔者毕业以来一直服务于民企,根据亲身体会,结合工作当中观察所悟,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民企对WTO的适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来民企所获得的发展机遇 著名经济学家吴明瑜指出:民企由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一开始就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因此更容易适应WTO的游戏规则,从统计数据来看,民企在我国加入WTO后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有利时机,进入了又一次的发展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总会计师》2015,(9):32-33
国有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总会计师和CFO作为企业财务掌舵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国企改革要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总会计师和CFO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国企改革给CFO带来的机遇国企改革为CFO带来不少机遇,如国企改革中涉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多元化等,为CFO提供了参与企业决策、发挥自身职能的绝佳机会。  相似文献   

14.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4,(12):7-7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须全盘规划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国企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要考虑。一是尽快出台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国企改革必须从分类开始才能有效地推动分类管理和改革。我们目前在国资监管改革中最大的问题,是以行业还是以功能分类。把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资源保障资产和公益性资产,是一种科学性划分,  相似文献   

15.
王缨 《中外管理》2012,(4):68-70
没有历练,哪有魄力,干着干着就知道怎么干了。近年,中国社会开始广泛关注"富二代"的接班问题,因为以"80后"为主力军的民企第二代正纷纷进入"领导角色",家族企业的传承已不可避免。2007年,《一个民企接班人的烦恼告白》一文在商界、学界乃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会计师》2023,(2):186-187
<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圆满收官,总结过去三年国企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对下一步做好国企改革至关重要。目前,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的阶段,因此其重点和方向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胜利完成,三年里面啃掉不少硬骨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将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主导功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演进,国企将要在更宽广的平台上参与同际竞争,这对深化国企改革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促使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必须以战略思维统帅改革发展全过程.缺乏战略,国企改革就会失之偏颇,走向失败,最终造成国有资产贬损、流失.  相似文献   

18.
学界动态     
萧灼基:国企改革有没有时间表事关改革全局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国企改革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今后很多的改革思路和改革设计都要根据国企改革的步伐来进行。对于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事实上,最大的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的制度性流失。  相似文献   

19.
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党是否应该参与公司治理,如何参与公司治理等问题成为众人关注的重点。本文从股东利益保护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存问题进行了简单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党委参与治理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治理问题和保护股东利益这一观点,最后对党委参与治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党在参与治理、维护股东利益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研发一直进展缓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机制问题。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我国不少企业创造了许多典型的改制模式,笔者认为值得借鉴,一、国企改革的模式目前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国企改革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