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军 《中国土地》2015,(2):50-51
<正>近年来,城市房价高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农村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日益发展,返乡建房的村民人数越来越多,使得农村宅基地供应日趋紧张。解决农村村民建房宅基地紧缺的难题成为目前农村建房工作的重要课题。宅基地紧缺的原因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村民有权在本村本组获得宅基地,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民建房存在许多困难。新增村民建房用地指标偏少。过去,村民建房用地指标比较松,导致存量宅基地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村庄粗放式外延发展,人均用地量不断增大。由于农民建房的传统习惯与宅基地行政管理的相对松散,农民普遍存在多占、早占宅基地建房的心理,围绕村边、路边甚至占用大量农田建房,造成村庄摊煎饼式的外延扩张,人均、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迅速增大。村庄建设的这种扩张模式,导致村庄用地的粗放低效,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村内用地结构松散,集约化程度低。由于受传统农业及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传统村庄内部结构大多呈无序状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无序状态未能改变。村民随意选址建房,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与住房…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我们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在上海郊区农村,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集中在建房难上。据部分农民反映,从2004年起,郊区就暂停审批农民建房申请,直到2007年之后,才逐渐恢复审批。可是由于土地指标"僧多粥少",多数村民还是无法建房。面对农民建房难问题,各区县党委政府如何借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契机,通过民主科学决策,出台合适的政策,从强化规划空间保障、统筹用地指标管理、创新宅基地审批等方面多渠道采取措  相似文献   

4.
各地农政     
正辽宁实行农村宅基地用地指标单列近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下发《预下达2016年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明确全省各地根据本地区及相关行业"十三五"规划,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同时,要求各地对农村宅基地供地实行计划指标单列,计划指标安排量不得低于指标总量的3%~5%,确保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一户一宅条件的农民建房用地;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继续实行计划单列,确  相似文献   

5.
农民集居建设可以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在集居过程,建房用地的获取是前提之一.只有获得建房用地,才可以建设集居住宅,为农民集居打下夯实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各个地区在推进农民集居建设过程中建房用地的获取方式,包括征收、租赁、置换和复垦等,详细阐述各种方式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应该根据集居农民所处区位不同采用相应的建房用地获取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农户承包地、农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常被称为农村"三块地"。对农民来讲,这"三块地"极其重要。农民可以在承包地上耕种,可以在宅基地上建房,可以分享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开发形成的收益。"三块地"可谓生产生活功能兼具,经济价值巨大。尤其在当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三块地"经济价值功能愈发突出。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相关制度的变革相对滞后,涉及"三块地"问题不时出现,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已有共识。  相似文献   

7.
为了挖掘"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有效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形势,减少闲置废弃地、低效用地等的浪费现象,采用人口预测模型、人均用地指标法和多因素综合法等,测算全省124个县(市)的综合整治潜力并提出各县(市)在新一轮整治规划中可整治的指标分配任务。结果表明: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利用粗放,到2020年全省理论整治潜力非常大;全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远远高于规划目标整治面积,各县(市)之间的综合潜力差异性也较大。研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提高整治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土地整治潜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此举旨在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在土地流转中促进农民增收,并严格保护耕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由重庆市政府出资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主要从事地票交易。所谓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用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9.
农民建房占地即农宅占地是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宅占地也逐年增多,已占建设用地的近四分之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农宅占地政策,近期加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限制,造成农宅占地乱、管理难、规范难,越权批地、违法占地建农房屡禁不止,已经影响到了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唐山市为例,应以农宅用地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为依据,分析农村宅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顺应历史潮流、关注民生,反映农民心声,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决定>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明确指出:"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为今后村民建房划清了底线,指明了方向。从两个《通知》看出,中央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零容忍",要坚决堵上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房的后路;同时采取计划指标单列、改进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农转用审批等措施,回应农民正常建设住宅诉求。堵后门、开前门,堵疏结合,为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合理建房需求铺平了道路。中央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零容忍",任何人都不能再存侥幸心理。"别人建,我也建,别人不拆,我也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加上转型期的经济社会问题,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异常艰难复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存量建设用地既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也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后者则含三类用地:乡村企业用地,集体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以及农民宅基地。当前盘活存量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盘活已经划入城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例如,北京市近年来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办法,实施了50  相似文献   

13.
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原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须确保建设用地不增加,农用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结合上海各区县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正确处理好和小城镇建设、农民宅基地置换、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等相关工作的关系,对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宅基地、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这三大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分类指导,适用不同的流转模式,才能充分发挥试点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能。一、流转模式分析(一)农民宅基地流转模式1、宅基地置换模式宅基地置换属于广义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畴,是指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建挂钩的政策,在农民  相似文献   

14.
人地挂钩是按照城镇、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从而引起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数量变化的过程。本文运用"灰色模型法"和"综合增长率模型法"对2020年沈阳市总人口和农村人口进行预测;应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综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建立理论潜力修正体系,得到沈阳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2020年沈阳市总人口将达到832万人,农村人口为125万人;2015年沈阳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为62398公顷,2020年理论潜力为63645公顷;2015年和2020年沈阳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现实潜力为33483公顷和34152公顷。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VRS模型对黑龙江省1996-2007年以及各地市2007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3-2007年始终保持DEA有效,而12个地市中,建设用地利用达到DEA有效的地市仅有4个,其他城市的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而且大多数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偏大。因此,要通过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加大单位建设用地要素投入等,不断提升建设用地利用的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建房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多。掌握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环节,了解农村村民建房的实际状况,分析用地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农村建房用地审批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并从宏观政策层面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村民建房用地的现状与特点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人口仍居住在农村。全省农村村民总户数为660.04万户,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有2689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7%。1991年~2000年,建房总户数约81万户,经批…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流转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土地资源中长期为人所忽视的部分,也是土地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全国各地,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流转现象严重。浙江省对湖州市调查区内171户乡镇企业,发生土地使用权流转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1%;发生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2%。江苏省据典型地区数据分析,每年因土地权属及用途而发生流转和变化的集体土地数量大约占总数的10%。上海市截至1999年末,2万多个乡(镇)村工业企业在完成改制和重组过程中,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涉及到集体建设用地面积25万亩左右,河南省郑州市城乡结合部村民用宅基地建房,房地同时出租,其比例几乎达到100%。湖南省南洵区在1991年至1998年间,宅基地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住房面积、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农民消费性投资的重要方面.以地处江汉平原的孝南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对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该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缺少规划、侵占耕地、一户多宅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加强农民建房用地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上海市H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看,阻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集体组织税收负担过重等.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就要以明确农民集体产权为前提,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解决目前农村集体组织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益,为农民建立长效收益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福建省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的情况为例 ,分析了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农村村民建房用地中存在的诸如布局不合理、用地不科学、违法用地多、收费不统一等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从体制、机制、法制、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