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昆仑  赵杰  何丽娜  张旭  牛笛 《经济地理》2024,(3):76-85+146
为探究面向体育赛事的城市全球联系网络的时空特征,文章以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举办地之一波士顿马拉松参赛者2010—2019年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城市全球体育联系网络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波士顿马拉松参赛者来源国家(地区)从2010年的71个增加至2019年的99个,参赛规模从26000人上升至30000人,网络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2)空间上,波士顿全球体育联系网络密度变大(0.551→0.787),加权平均度增加(32.41→60.31),网络异质性降低(0.497→0.415)等网络特征日益凸显;(3)节点度上,节点主要分布于欧洲和美洲,亚洲次之,非洲较少,大洋洲不变;(4)网络演化上,波士顿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普遍增强,其中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国家与波士顿的联系愈发紧密,亚洲与其的联系强度次之,非洲与其的联系强度小幅增加;(5)影响因素上,全球化水平、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及交通因素是影响波士顿城市全球体育联系网络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城市联系度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世界城市系统或城市间的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文章以跨国公司各办公地点分布的密集程度为手段,通过构建联锁网络模型,以反映城市对外联系度的强弱。因此,通过先进生产性跨国公司网络结构对城市全球联系的测度,研究首先发现世界对外联系度最高的城市大多为其所在国家的首府或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在世界城市网络中也处于关键的指挥中心地位;其次,中国顶尖城市发展最为迅速,但多数城市总联系度低下;最后,在不同行业中,中国城市对外联系度发展也极不平衡,除少数城市表现突出外,其余城市的联系度处于中下游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的联系度等级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3.
全球航线数据下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性特征与社团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望保  韩茂凡  谢智豪 《经济地理》2020,40(1):34-40,49
由节点(航空港)和连接线(航线)所构成的航空网络代表了城市间的空间可达性和连通度,对于刻画区域尺度的空间关系有重要意义。采用2016年全球航空网络数据,文章尝试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性特征并进行社团识别,以期能加深世界城市网络等级体系与结构的理解,并为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表明,基于航空网络的世界城市网络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层级性特征,高层级城市高度集聚在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和具有重要航空中转能力的城市,如莫斯科、迪拜、安克雷奇等城市的位序相对较高。通过社区挖掘算法识别出13个"社团内部紧密联系,社团间的联系较少"的社团,包括8个大型社团和5个小型社团,其中8个大型社团基本覆盖了全球。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国家整体上属于同一社团,但8个大型社团界线明显超越了国家界线。航空网络是城市联系的重要测度指标,且文章研究城市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城市,而非早期研究仅选主要城市作为案例而忽略了主要城市与非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因而能更全面刻画世界城市联系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城市网络体系可分为全球城市网络、国家级城市网络和区域级城市网络的纵向层级,网络联系模式包括形态、功能和管治层面。在回顾国内外城市网络理论基础上,构筑珠三角区域经济功能的有向权重网络。将珠三角分为58个功能性城市区域(FURs),对金融产业中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部分进行定量测度。研究表明珠三角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呈现显著的极化趋势,形成以深圳福田和广州天河为中心,深圳罗湖和广州越秀为次中心,各城市中心为空间节点的经济空间格局。深圳前海、横琴新区、东莞松山湖等新型功能区建设将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形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本文从全球生产网络类型和升级层次入手,分析全球服装生产网络背景下我国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服装出口产业升级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服装产品类别和领导厂商规模,提出了四种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俊  甄峰  王春慧 《经济地理》2011,31(5):754-759
近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一个新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形成。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文献和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全国主要金融服务业企业布局对中国城市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的重要性有关,城市在网络中的连接率随城市的重要性下降而递减;中国城市网络具有区域特性,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两小"五个城市区域;北京、上海、深圳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共同构成了基于金融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相雪梅 《技术经济》2020,39(10):128-137
省内城市间经济关联及其结构为区域经济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了依据。在采用市级关键企业信息和省级产业关联信息获得省内城市间经济关联关系基础上,计算城市间经济关联权重,用之修正王欣等采用的度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引力模型中的 ,从而综合考虑产业结构、企业活动、经济总量、空间距离、城市人口等因素对城市间经济关联的影响,构建了能够客观反映城市间经济关联结构的省内城市网络模型,并利用山东省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山东省城市网络的4类结构,从城市对直接关联城市的影响、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城市对城市群的控制调节能力、城市的潜在影响力等方面量化了城市的各类影响力,从而从经济关联视角为省内城市间经济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业货运信息平台上的货运大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复杂网络分析,对"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城际货运时空网络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宁波与舟山形成新的"双核心"网络。②点度中心度货运网络最能反映地理空间城市货运结构演化规律。③不断增加的长程联系是驱动时空网络演化的内部驱动力。④宁波和舟山在货运网络中形成日益突出的规模辐射效应,成为推动网络联系不断增强的内部动力。⑤时空网络演化主要受经济驱动和人力资源因素的推动,且具有较强的工业经济偏好依附机制,但外部驱动因素影响总体呈现减弱趋势。⑥通过功能互补网络促进"飞地经济"体系形成,优化城际货运网络布局。  相似文献   

9.
《经济地理》2021,41(6):68-76
基于多维要素流视角,以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为研究区域,从节点、层级、子网络三个方面对经济、人口、交通、信息等网络的空间结构进行刻画,并进行多维网络对比分析,用企业水平差异、文化节点性差异、平均时间距离差异、人均GDP差异、行业结构差异等五个影响因子构建多重网络关系回归模型,剖析多重网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可划分为三级联系片区,武汉、鄂州分别为主副中心,黄石、孝感、黄冈三市为集聚—辐射中心片区,其余城市为次级核心城市。(2)多维网络之间的相似性排序为经济网络—信息网络经济网络—人口网络人口网络—信息网络经济网络—交通网络人口网络—交通网络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经济网络与其余各类网络之间的相似性最高。(3)交通效率及企业发展水平是使多维网络产生相似性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关系、产业分工影响因素是多维网络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关系影响最薄弱,交通效率因素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旅游对航空运输高度依赖,入境旅游流网络与航空网络有密切关系。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中国大陆城市与国境外城市间的国际航班信息,对由45个大陆城市与4个境外城市、110个外国城市组成的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①中国航空国际网络是核心—边缘网络;网络中核心节点数量偏少且主要是出入境口岸城市,香港、北京、上海、广州、首尔、新加坡等城市是核心节点;边缘节点数量偏多,许多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客源地城市在中国航空国际网络中的地位不够重要。②中国航空国际网络对入境旅游具有决定性影响,不仅决定其空间组织模式,而且决定入境客源国结构,还影响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接待规模。③从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和扩大规模的角度看,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结构亟待改善:首先,要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枢纽机场建立更多的国际航班联系;其次,要提升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机场在国际航空网络中的枢纽地位;第三,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培育国际枢纽机场,改变枢纽机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第四,要充分发挥香港的枢纽作用,拓展入境旅游外国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全球贸易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林  辛娜 《经济地理》2019,39(6):108-117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格局重塑,解构发达国家与中国高端制造业的空间网络格局变化,判断不同时期中国在全球的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分析中国高端制造业网络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网络分析法可视化全球高端制造业空间贸易关联网络拓扑形态和关键特征,通过QAP分析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呈现典型整体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网络密度和互惠性高,联系紧密并保持良好的互通性,贸易活动较频繁;②整体网加权点强度测度表明中国在贸易网络呈现较频繁的贸易活动,并逐渐迈入网络贸易规模前列的空间格局;③个体网结构洞分析表明中国在网络中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贸易行为受其它节点的限制,中国还未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的"织网者";④工业增加值和地理相邻等因素对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有研究没有足够重视大学在新产业空间构建中的参与方式与动力,也缺乏对其网络地位的深入刻画.本研究以北京规划设计业为例对此予以讨论.采取结构式问卷和深度访谈,搜集非格式化的企业数据,并利用UCINET工具分析地方网络结构.研究表明:大学参与产业政策制定及商业模式决策,并进而影响城市产业空间重塑;除自建园区外,大学还以合建、参建等方式与其它机构共建创意园区,并能增强园区内部功能联系.这既反映创意产业对知识、创新和人才等高级要素的内在诉求,又应合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变.丰富的创意资源、广泛的校友网络以及在专业领域内的品牌影响力,是大学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资源基础.正因此,大学能够跨越其周边集聚区的空间边界,在城市创意产业网络中占据中心度较高的位置,发挥“桥梁”作用.通常,少数大学的功能地位远高于其它同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城市能级提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能级提升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受互联网的影响,创新要素在全球城市间频繁地流动和集聚,不仅增强了城市的对外影响力,还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对城市能级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对比分析,从技术进步、人才引进以及跨国投资3个方面探究了这种促进作用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城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申玉铭  王伟  邓秀丽 《经济地理》2013,33(1):131-137
在全球金融服务业呈现集群组织背景下,金融机构在城市之间及城市内部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以北京市金融街为例,利用社会复杂网络研究方法,通过网络节点中心度、网络密度和网络集中度定量测度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网络特征,结果发现:①金融服务业网络存在明显的等级性,“一行三会”处于金融网络关系的中心位置,在相关金融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②不同类型金融服务业机构间存在紧密联系性,网络密度较高;③整个金融服务业网络中银行服务业及金融管理机构在网络中发挥着主要作用;④最后,借助Porter菱形理论从区位、历史文化、信息、金融资源、政策等不同角度探讨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基础、引力和推力等因素,为北京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城市能级提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能级提升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受互联网的影响,创新要素在全球城市间频繁地流动和集聚,不仅增强了城市的对外影响力,还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对城市能级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对比分析,从技术进步、人才引进以及跨国投资3个方面探究了这种促进作用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城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首先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界定了产业网络的涵义.随后,对产业网络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认为产业网络的形成既有全球经济环境的因素,又受企业内在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之间以公司为纽带建立经济联系,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了该城市嵌入生产体系的程度。陕西与重庆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近,本文通过选择世界500强公司和陕西、重庆100强公司中的60家公司样本,使用点中心度、点入度和点出度衡量陕西与重庆嵌入生产体系的程度,将每个公司所属行业区设立管理层级的不同进行赋值,最终计算得出城市联系度,从而判断陕西和重庆的区域竞争力大小。经过分析,两个区域中陕西在借助公司与外省联系度方面更具优势,陕西的第二产业“走出去”更具优势,而重庆的第三产业“走出去”更具优势,并依此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城市功能网络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优势流、隶属度、枢纽度和引力模型等定量方法,分析中国城市功能网络格局属崭新研究视角。主要结论包括:①作为长三角和京津冀的首位城市,上海和北京两大全球性城市枢纽地位显著;②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重要城市,具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地位;③西部地区城市功能较分散,缺乏显著的首位城市,成都、重庆、西安和乌鲁木齐等地形成若干区域性枢纽;④受替代性交通模式影响,中部地区武汉等城市功能网络地位相对降低;⑤南京、杭州和福州等城市作为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枢纽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区首位城市影响;⑥人均GDP对客流城市功能联系有显著影响作用,城市规模对货流城市功能联系有显著影响,但航空距离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网络范式下城市空间格局分析的新思路的基础上,以河南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省内外铁路客运班次对河南城市省内外联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省内外联系网络的均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河南城市直接联系的省外城市数量和联系强度明显提升。(2)趋中型城市在省内联系网络中的权力地位突出,边界型城市在省际联系网络中的权力地位逐步提升,边界型城市在省际经济联系与合作中的门户职能和区位优势逐步凸显。(3)城市省内外联系呈现出典型的高等级城市指向、高铁沿线城市指向和城市群指向的新特征,高速铁路逐步替代普速铁路成为城市省内外联系的主导轴线。(4)高速铁路建设有利于强化城市间联系的空间近邻效应,但空间距离约束下城市省内外联系的距离衰减效应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东北三省城市百度指数的网络联系层级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城市居民在网络搜索中的百度指数分析城市网络联系格局,从http://index.baidu.com上得到东北三省34个城市2011—2013年两两城市间的百度指数。采用Net Draw、优势流分析法以及C-Value、D-Value层级分析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网络联系格局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三种分析结果后认为:1从"东北地区"尺度看,网络层级中缺乏主导城市,辽、吉、黒三省城市间网络联系并不密切,但是在各自省内联系紧密,网络层级结构明显,从而表明行政区划对东北三省网络联系层级结构具有重要影响。2从两两间发送和接收的百度指数看,辽宁和吉林二省具有"一主一副"的网络结构特征,辽宁省形成了以沈阳为主导城市,大连为次级主导城市,其他城市为从属城市的网络层级结构。吉林省形成了以长春为主导城市,吉林为次级主导城市,其他城市为从属城市的网络层级结构。黑龙江省则是"单中心"的网络结构特征,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主导城市,其他城市为从属城市的网络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