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寻找陕商     
就在人们津津乐道于晋商、徽商的辉煌传奇之时,却很少有人提起历史更久远而且同样经历过辉煌时光的陕商。那么,陕商的历史到底有多长?曾经的陕商在全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今天的陕商为什么会被人们所忘记?光大陕商文化对陕西的发展又有多大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2.
《乔家大院》《走西口》一部部热播的电视剧,把晋商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但许多陕西人未必知道陕商才是中国最早的商帮,并且靠诚实经营,一度富可敌国,名震中国。不久前,省中小企业局举办的“弘扬秦商文化,加快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西北大学教授李刚通过生动诙谐的语言,激情澎湃的讲述,向数百名企业负责人全景呈现了明清时期陕西商帮的起源、发展、辉煌、逐渐衰落的500年宏伟悲壮的历史画卷。旨在弘扬秦商文化,传承陕商精神,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呼唤现代新陕商的崛起,再造陕西经济辉煌。  相似文献   

3.
在首届全球秦商大会期间,记者就有关振兴陕商的话题,采访了被誉为"研究陕商历史第一人"的李刚教授。谈到这次大会,李刚教授显得非常高兴。他说,由省政府出面,较大规模地邀请遍布海内外的陕商精英,并且以"交流、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这篇分三部分、约5000字的论文,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省上的“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决策,就爱陕·忧陕·兴陕三个问题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对策。文章通过列举史实、分析现状、前瞻明天,说明陕西过去可爱、现在可爱、未来更加可爱。文章认为,我们对陕西爱之愈深则忧之意切。一化经济滞后,今天陕西的时空定位,是我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里的一个欠发达省。二忧观念陈旧,既有小农经济观念之“陈”,也有计划经济观念之“旧”,成为贯彻“开放、开发、发展”决策的最大思想障碍。三忧人才流失,陕西的人才看似“过剩”,实为短缺”。且又流失严重,成了孔雀东南飞的中转站和“培训地”。文章强调,兴陕是爱陕、忧陕的实际行动。当前兴陕的四条对策:一是科学理解省上决策,人的思想开放和智力开发、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这一决策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三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四是切实改进领导作风,讲求科学性与艺术性、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的和谐统一。文章的结论是,我们深感陕西可爱,深知陕西可忧,深信陕西可兴。  相似文献   

5.
田绿洲 《发展》2016,(4):42
“山陕会馆”是指明清时期山西商人(也称晋商)和陕西商人(也称陕商或秦商)为方便经商而在全国各地所建的会馆.是在外经商的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住宿、议事、签约、交易、酬宾的场所,也是山陕客商们“叙乡谊、通商情”的地方.会宁是陕甘驿道上历史久远的重要城镇.陕甘驿道自西安开始,过平凉、隆德、静宁、会宁等地到达兰州.清乾隆嘉庆时期,会宁县城商业鼎盛,贸易繁荣.当时在会宁经商者多为山西、陕西等地客商.“邑之商业,自乾嘉以来,客商大于土商,凡繁富之乡镇,皆有山陕人合群营业”(《会宁县志续编卷之三》309页).这些山陕客商为了便于经商,便在会宁县城西关大街修建了著名的山陕会馆.  相似文献   

6.
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籍党史人物群体,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陕西优秀的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陕西人民革命斗争实践,为陕籍党史人物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条件。新型知识分子是陕籍党史人物群体的核心,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在创建西北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2,(7):120-121
文化乃旅游之魂。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殊资源平台,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万源,将大力发展以红色文化为龙头,包括民俗文化、名品文化和生态文化在内的文化产业,打造川陕红军文化品牌,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附加值,倾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有关早商文化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对早商文化的理解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文化脉络呼之欲出。但是在早商文化之前的先商文化却是研究的不够深入,最早于六十年代对其先商文化的命名到七十年代邹横先生与李伯谦先生对先商文化的解读,关于什么是先商文化以及先商文化的渊源仍然众说纷纭,我们对各位学者的结论进行整理归纳,并在什么是先商文化,先商文化的来源进行一些合理的推论。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性质不同是导致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从浙陕区域文化对浙陕区域产业结构、企业家数量、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对外贸易等五个方面的影响展开分析,得出区域文化差异是导致浙陕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原因,从而从区域文化视角对"浙陕之谜"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丁大涛 《魅力中国》2010,(35):307-307
随着夏文化研究的深入,先商文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鉴于先商文化在夏商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近些年来对其研究比较多,取得的成果也较丰硕。本文择其有关先商文化类型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本人认识有限,文中谬误甚多.恳请大家予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陕鼓之路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竣)是国内设计制造以透平机械为核心的大型成套装备的国有企业。陕鼓在“全力推进‘两个转变’(从出售单一产品向出售解决方案和出售服务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打造世界一流透平强企”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指引下,坚持管理创新,推行虚拟制造、流程再造,努力构建“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企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梁英  潘伟平 《当代陕西》2010,(10):F0004-F0004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焦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焦)地处八百里秦川北部的富平县梅家坪镇,南临咸铜铁路梅家坪中心站,北接铜川市耀州区,毗邻药王山,黄帝陵,玉华宫等风景名胜区,并与西延高速公路贯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13.
10余万川商闯陕西川渝人爱吃辣,辣出了风格,豪爽、勤劳、诚信;陕西人也爱吃辣,辣出了品德,上进、质朴、实在。于是,同处西部的两邻,两种辣文化很容易地融在了一起。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人口众多、具有移民传统的川渝人开始不断走进陕西,目前在秦地工作生活学习的川渝人已经有80余万,其中从事投资创业、展开"西西合作"的商人就有10余万。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商帮的出现,其中晋商和陕商名居前列。明清时期,在较长的时间和经营空间内,晋商和陕商都为各自经营的方便和实力的增强而相互联合,被称为“西商”、“山陕商人”或“秦晋大贾”。  相似文献   

15.
山陕会馆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4):F0002-F0002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双街古京杭运河西岸,坐西朝东,沿中轴线对称排列,是山西,陕西商人为作“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结合的建筑群。  相似文献   

16.
粤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它已经无形中渗透到粤商企业的各个领域,构成一定的企业文化形态,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文章在剖析粤商文化对广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的基础上,倡导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增强凝聚力,进一步提高粤商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举世闻名,而兵马俑东侧的陕鼓集团亦享誉全国。 在中国的大型成套装备设计制造领域内,提起以透平机械为核心的集团企业,业内人士往往第一个会想到陕鼓集团。 30亿元的年产值,6年6.5倍的增速,同行业之首的位置……陕鼓,已成长为风机制造业的旗帜。 同一块宝地,不同的时空,演绎着两段不同的“神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23,(1):46-4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我们要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的相关指示精神,传承苏区精神,弘扬革命文化,助推川陕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史是革命文化在四川的一次生动实践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党领导四川人民革命的伟大创造。1932年底,被迫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战陕南一带的红四方面军乘四川军阀混战正酣、川北兵力空虚之际,火速翻越大巴山,进入四川,  相似文献   

19.
陕西山多地瘠,陕西商人原始资本较少,又主要是从事一些货物的长途贩运生意,需要大量资本,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实行了合伙经营,以后又逐渐发展为股份制经营.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潮汕商人以"精明强干、敢于拼搏、团结重义、乐善感恩"的人文精神和经商天赋而闻名海内外,创造出独特的潮商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之一。但潮商文化也带有一些天然的缺陷,需要通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交流和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潮商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引导潮商文化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让这一优秀的商业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