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月坛     
《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和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桥上。庄子说:“鲦鱼游弋得很从容,这鱼很快乐啊。”惠子说:“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虽说读书不一定能让我们腰缠万贯,也不一定能让我们出人头地,但是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与品位,不读书的人又怎么能知道读书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2.
读书月坛     
《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和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桥上。庄子说:“鲦鱼游弋得很从容,这鱼很快乐啊。”惠子说:“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虽说读书不一定能让我们腰缠万贯,也不一定能让我们出人头地,但是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与品位,不读书的人又怎么能知道读书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3.
读书偶得     
读书人癖好读书。书店新书捧读,目光如炬,眼亮心怡,如恋人幽然神会,此读书人"初恋"境界;待到买书而回,反复摩挲,细心阅读,写批注,作摘引,口谈书,其心领神会之态,其眉飞色舞之姿,无疑臻达"热恋"之境;至于用后珍藏,束之书柜,时时目遇之而心慰,心念之而翻阅,需用时而搜检,当是士人读书的"黄昏恋"了。曹丕谓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性灵派文人为聊以自娱、愉悦情性的手段,可见人亦不同对读书的功  相似文献   

4.
李健 《浙江林业》2014,(6):46-46
常言道:"人生在世,读书最乐。"说读书是一种快乐,不单单是让人能在书海中欣赏美丽的山水,阅尽无数鲜活的人物,洞察各种灵魂,获取未曾知晓的信息,还因为能在读书之外,悟出一点尘世至理、人生真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不想在孤寂、无聊中虚度光阴,让青春白白流淌,就应该选择读书,让美丽的文字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和生活中的空白,任目光在字里行间流动,凭思绪尽情遐想。置身书海,方觉世界如此斑斓多彩——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天与地、人与物、情与爱……在书里尽览无余,洞察无遗。  相似文献   

5.
征文集萃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青春易逝,时光易流。如何把握这转瞬即逝的青葱岁月,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我价值,在世事无常的人生历程中找寻那点光亮?那就让我们读书吧!书是光,读书可以照亮我们的前程;书是桥,读书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书是帆,读书推动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让我们用书籍充实自己的生活,用知识创造自己的未来,莫等白了头才感叹自己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书,感觉书中的一些理论运用到我们基层联社的工作,很有帮助和指导意义, 故推荐此书并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要让时钟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这个观点对一个基层联社的领导是很适用的。作为领导应该放手让下属去做他们职责范围的事,不  相似文献   

7.
在桂北农村,处处可见栽种桂花树和银杏树,而当地产的桂花糕和银杏果更是全国有名。很多人靠卖桂花和银杏果赚钱。近几年,有人更让桂花树和银杏树身价倍增,到今天甚至发展成桂北农民的一个个"绿色银行",这个人就是——艾志裕。  相似文献   

8.
<正>"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宋代诗人赵恒《励学篇》留下的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士子坚守着"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信念熬更苦读。于是,家喻户晓的教育故事里,有了凿壁的匡衡、囊萤的车胤、悬梁的孙做和刺股的苏秦。读书,抑或自就与"艰苦"相伴,否则,何以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鉴  相似文献   

9.
夹竹桃     
那年我11岁,在我们村小学——巴林小学读书,巴林小学一共有一年级到五年级5个班学生,有5个老师。我在学校读书时很快乐,虽然学校的活动场地极有限,校园内只有一个篮球场,由于地面没有水泥硬化,每到下雨天,我和同学们只能站在教室走廊里眼睁睁地望着满是泥泞的操场发呆。但我仍是快乐的,我的快乐来缘于文艺,学校有个文艺队,每星期都有两次彩排,并到村里的每个屯去为群众演出。我那时是文艺骨干,不仅有  相似文献   

10.
"当我沉溺于纪录片创作的时候,我常常感受到思考的快乐。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坚持拍摄水俣的电影。我说:这是因为水俣病让我不断地思考。这不是一句戏言。不论是采访水俣还是采访阿富汗,那些突发性的事件,常常打乱我们最初的拍摄计划。而这些,正是现实的活力和纪录片的乐趣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热爱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小时候常听长辈劝导我们要好好读书的唠叨话。因为“文革” ,我这般年龄的人的读书经历 ,曲折而艰辛。我 35岁读电大 ,在我工作的单位 ,也算一大新闻。虽然我从书中没有得到黄金屋 ,但却始终痴心不改 ,热爱读书。我住家附近有西南最大的书城 ,每天晚饭后或节假日 ,一般都在那里渡过。一天晚饭后逛书城 ,巧遇成都电视台 33频道《深夜新闻》栏目摄制组 ,记者把话筒伸到我面前 ,摄像机一下对准我 ,要我谈谈晚上为何不逛夜总会 ,而来逛书城 ?我那天穿件刚买的打折新衣 ,人又长得较“富…  相似文献   

12.
悠悠红叶情     
我的心里一直珍藏着一片红叶,它象火一样在我心中燃烧,岁月流逝,永不熄灭。 二十岁那年,我读中专三年级,霞和我同班。她是一位天真、活泼、聪颖、秀美的女孩。那时,我最喜欢读书,因此收藏了不少书,如《茶花女》、《红与黑》、《泰戈尔散文诗集》、《席幕容诗选》等。霞很喜欢读我的书,总说读书就是读人生。当我有了新书,总第一个送给她看。因为书的传递,我们常在一起谈人生的价值,每次我们谈得都很融洽、很投机。日子长了。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情感从我心底迸发,我喜欢上她了,悄悄把她装进了心里。 我感到快乐,感到生命的美丽,鸟儿向我欢唱,花儿向我招手。我每天都把目光射向她,深情地看她一眼,每天都要在课本上写她的名字。若有一日见不到她,整个人象丢了魂似的,神情  相似文献   

13.
世间有一种人,他们嗜书如命,为书而生也因书而死。早些时候有一位书呆子,人到暮年还不断买书。不仅如此,他还与书店老板约定,打算预留一笔钱在书店,委托老板待其死后,隔些日子就焚点新书给他,以便他在阴间也能照读不误。生前爱书死后仍不忘读书,这样的书虫可谓少见。  相似文献   

14.
热爱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小时候常听长辈劝导我们要好好读书的唠叨话。因为“文革”,我这般年龄的人的读书经历,曲折而艰辛。我35岁读电大,在我工作的单位,也算一大新闻。虽然我从书中没有得到黄金屋,但却始终痴心不改,热爱读书。我住家附近有西南最大的书城,每天晚饭后或节假日,一般都在那里渡过。一天晚饭后逛书城,巧遇成都电视台33频道《深夜新闻》栏目摄制组,记者把话筒伸到我面前,摄像机一下对准我,要我谈谈晚上为何不逛夜总会,而来逛书城?我那天穿件刚买的打折新衣,人又长得较“富态…  相似文献   

15.
坦然     
<正>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人生来就是一个矛盾复杂集合体,我们每个人都曾沐浴快乐,也曾经历挫折。悲与欢本来就是双刃剑,它们如影如形,相附相依。我们要享受快乐,提高幸福指数,但也勿以得意而忘形;我们也要学会面对痛苦,坦然处之,但切忌悲观而失态。人生就是一个五味瓶,其中包含了酸甜苦辣,只有全部品尝才能享受到人世间的丰富;人生也是一个万花筒,其中充满了赤橙黄绿,只有依数见识以后才知道人世间的多彩。快乐肯定我们、激励我们,而痛苦却一直在锤炼我们、缔造我们。  相似文献   

16.
<正>最初,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的学雷锋志愿者团队只有6个人,几年时间里,他们发扬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影响着、感动着周围的人,让更多人感召雷锋精神,现在学雷锋志愿服务者团队已经发展到近1000人。王希忠是二九一农场最早一批不为任何物质报酬、志愿贡献个人时间及精力的志愿者中的一位,他怀抱"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人生信仰,传递着雷锋精神。冬天下雪时,他默默清理一条街道,有人不  相似文献   

17.
耕读感言     
《农民科技培训》2012,(8):49-49
五载耕耘五载梦,读书写作悠悠情。感谢书和笔,让我没有在日复一日的时光轮回中颓废。 四川省剑阁县北庙乡青碑村 刘雄  相似文献   

18.
<正>我喜欢读书,得益于父母的影响。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初小就下地干活了。没能好好读书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点书。母亲常说:"书是憨头的药,没事多看看书。"我们的房间里多摆着书,少有玩具、零食。那些书,都是父亲从废品收购点里淘来的,有  相似文献   

19.
读书月坛     
在世界读书日上,温家宝总理说道,“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民,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环境,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0.
读书情缘     
从事文秘工作后,我就与读书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去年,县地税局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每月交流一次读书心得,局长叫我作点评人,这更增加了我读书的紧迫感。平时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专心读书。读到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读到伤感处,止不住泪眼婆娑;读到激情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读到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一时,书人融合,物我皆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