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水娟 《特区经济》2006,(9):289-290
不确定性因素是影响国际资本外撤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跨国公司理论关于撤资问题的理论框架下,从“外国劣势”入手,着重研究了不确定性因素对撤资的影响,并指出了减少不确定性的途径及其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直接撤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国际直接撤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立面。它意味着外商全部或部分地终止其在东道国或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国际直接撤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有着十分消极的影响。因此,研究国际直接撤资的种种可能的原因,对东道国政府确定相应的对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讨论国际直接撤资的含义着手,研究当代国际直接撤资理论的发展,并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郭光 《魅力中国》2010,(23):375-375
本文针对国际投机资本引发金融动荡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入的动因以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化解金融动荡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提高引进外资力度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俊亚 《特区经济》2004,(12):65-66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近10年来、尤其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资本流动在具体的动因及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追逐市场,倾销过剩商品;追逐廉价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转移污染等以外,又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分析   国际资本流动表现为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资本流入是指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净国际债务,并且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盈余来衡量。资本流入的增加可以由较大的经营项目赤字或储备增加表现出来。而资本的国际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运动,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它是资本要素跨越国界的流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它是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增值和积累的过程,是资本关系的国际扩展和延伸。   二战以后,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几乎都受到资本短缺的制约,如何有效地利用外…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进行了研究,对其撤资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蒋运 《特区经济》2010,(12):271-27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由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实证研究综述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因。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短期资本流动与中美利差、房地产指数以及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而汇率的变动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不大,汇率的预期变动才是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寒冰 《魅力中国》2011,(18):232-232
国际直接投资撤退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典型行业撤资原因分析、论证用以丰富此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晓宁 《山东经济》2008,24(5):147-150
截至2006年底,韩国在山东的投资达到174亿美元,在山东注册的韩资企业达到1万余家,韩国连续五年成为山东第一大外资来源地。韩资企业已成为山东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韩企撤资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经过正常清算程序的非法撤离。本文首先总结了韩企非法撤资的特点,然后从我国经营环境和韩企自身问题两个层面分析其撤资原因,并探讨非法撤资给山东省造成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最后提出山东省防范非法撤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浩 《魅力中国》2013,(13):8-8
银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垄断性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因此利润率比较高,同时中国民营行业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但能够获取较高的利润,还能够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面临融资的困难,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就会促使其产生进入银行业的需求。但是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政府管制比较严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郑海  王杰 《特区经济》2009,(4):79-80
随着全球金融业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并购的规模和金额越来越大,推动了国际资本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张。本文正是基于此,首先对金融业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然后对金融企业并购的正效率和负效率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熊然  穆广园  卫平 《世界经济研究》2023,(5):120-134+137
外商撤资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现象。文章聚焦于被外国所有者出售并随后被国内所有者收购的子公司,借助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撤资企业进行识别,继而采用PSM-DID方法考察外商撤资对东道国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效果、影响范围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外商撤资对企业出口规模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行业企业样本之中。通过检验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现,外商撤资能够通过抬高贸易成本和加剧融资约束导致企业出口规模下降。此外,外商撤资对企业出口的负面影响同时体现在以出口决策、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市场范围衡量的广延边际层面。文章的研究有利于理性认识外资进入的积极效应和外商撤资的经济后果,可以为新形势和新挑战下外贸外资的稳中提质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电信行业的进入壁垒是影响电信市场结构和电信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的壁垒进行研究,对正在引入竞争、提高效率的电信行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策信号     
《宁波经济》2023,(1):8-9
<正>国家发改委要求长三角打破壁垒实现统一大市场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其目标是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全面对接,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态势及其动因赵峰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态势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迅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因80年代初债务危机而造成的资本净流出的局面已于90年代告结束。1989年以后资...  相似文献   

16.
邵秋涛 《新财经》2003,(9):11-12
已经展开的“香港自由行”可以被视为打破中港资本市场、乃至中外资本市场壁垒的第一步,其短期内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风险,中长期也给内地投资者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集聚和集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并购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加速器"的角色.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各国通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实现了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并进而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资本结构的优化配置,对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关于企业并购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本文试图对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进行综述并对中国企业并购的动因作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8.
王军有 《特区经济》2010,(11):244-245
进入2008年以后,我国部分地区却密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外商非法撤资的情况。非法撤资对当地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同时造成了企业职工、中方合作者、企业供货商等相关权益人的巨大利益损害。本文通过介绍非法撤资的现状,分析了非法撤资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进而讨论了对非法撤资的法律规制途径,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纪转换之际,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海外跨国公司竞相登陆中国,中国跨国公司也纷纷踏上远征之途。资本可以日益不相信国界,然而其自由却越来越受制于另一类壁垒—一国际商务中介产业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基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和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商撤资也在逐渐增加。但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外商撤资的规模不大,也未发现有大规模撤资的趋势。造成中国外商撤资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而言,小规模的外商撤资并未给中国经济带来太大的负面作用,某些类型的外商撤资还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中国政府一方面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预防外商的大规模撤资,另一方面要做好外商撤资后的各种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