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市场进入壁垒、进入管制与中国产业的行政垄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世英 《财经科学》2005,(2):111-117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然垄断产品价格规制的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市场主体的自然垄断企业,并不必然会采取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品定价方式,而需要对其进行价格规制。价格规制可分为投资回报率规制与激励性规制两大类,两类规制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福利效应;同时.由规制引起的寻租行为也会影响福利水平。我国自然垄断产品价格规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垄断企业侵占消费者剩余,并导致内部低效率。  相似文献   

3.
《经济问题》2002,(12):8-10
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学基础是利益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进行利益大小的比较和权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结果是企业方的剩余增加,本地劳动力供给方的剩余减少,增加的福利部分大于减少的部分。只有放开劳动力市场管制,创造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条件,才能求得一种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帕累托改善”,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市场不是完美无缺的,垄断市场的存在就是市场缺陷的重要体现.解决市场的垄断问题,需要政府的管制.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是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对垄断市场的管制,主要解决企业进入垄断、产品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政府对垄断的管制,限制垄断,鼓励竞争,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兴佑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72-173,251
政府进行制度设计和宏观调控时,将考虑到不同的市场情形的社会福利差异,以及生产者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权衡问题.用微分法研究了一个垄断厂商市场情形,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n厂商市场情形的总产量、价格、总收益和消费者剩余.最后把各种市场情形的消费者剩余归纳为统一的公式并详细分析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6.
程鸿群  王先甲 《技术经济》2007,26(11):62-65
目前物业管理市场准入门槛较低,造成市场上存在的企业众多,良莠不齐,行业亏损严重及开发商垄断经营,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本文从物业管理市场准入角度出发,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Salop,S.模型分析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处于这种亏损状态的原因,提出从最大化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市场容纳理想的企业数目只能是自由进入市场的企业数目的一半,政府应制定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利益集团理论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利益集团理论在分析问题时的应用范围.本文将利益集团概念的范围进行了适当的扩展,从而构建了一个非民主体制下的政府管制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研究了政府管制的最优定价、相应的社会福利效应以及价格结构的变动方向.研究发现,对统治者集团最优的管制定价反而造成了社会福利的净损失,生产者和管制机构在统治者心中的地位越重要,管制的均衡价格就越接近垄断定价,社会福利的损失也就越大.当消费者集团能够被区分并实行差别定价时,政府管制下的最优价格结构显示了与市场机制下的价格结构的本质差异.影响某一组消费者的参数变化往往同时对其他组别的消费者产生实质性影响,交叉补贴现象也更容易出现在政府管制的情形中.  相似文献   

8.
骆昭东 《经济师》2006,(10):90-91
烟草产量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文章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分析了市场上最优的烟草产量,并考察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烟草生产。分析发现,对烟草行业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并非是最有效的,此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可以控制烟草生产;垄断与寡头市场结构下,烟草产量较少,如果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量为政策目标,无需实行专卖制度。  相似文献   

9.
政府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管制政策是受投资者和消费者两大利益集团共同影响的结果。在我国现有的体制环境下,二者的政治影响力是不平衡的,投资者集团具有更大的优势,其利益一般得到较多的照顾。如果企业没有上市,国有产权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必须顾及消费者的利益,政策的扭曲就不会太大。而企业一旦上市,政府所承担的公共责任就会因企业产权的非国有化而减轻,企业的垄断地位就会得到强化。因此,垄断性国有企业上市应缓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生存、演进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式取决于政府目标及其采取的相应宏观政策,价格自由,择业自由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前提,如果政府既控制农产品价格,又严格限制择业,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人民公社体制就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如果政府控制价格,松动择业,就会造成工业品生产过剩,农产品供给不足,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控制择业,就会人为制造行业垄断,保证少数人利益,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择业限制松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选择就成为政府推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如果价格,择业充分自由,家庭农场可能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1.
经验证据表明,很多国家都很难严格执行既定的气候政策。从理论上证明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在经济剩余、政府税收收入和碳排放的负外部性等多重目标约束条件下,实施碳税政策时会产生时间不一致现象。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公共资金的边际成本,由于企业投资的不可逆转性和沉淀性,相对社会最优而言政府也会在事后降低碳税率,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费和更多的碳排放。为克服时间不一致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建议政府应建立独立的碳排放管制机构,对碳税政策做出可置信的承诺,改变电源结构,鼓励减排技术的投资,完善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湿垃圾处理企业的政府最优补贴问题,考虑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程度,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的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算出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补贴值,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政府对湿垃圾处理企业采取补贴政策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市场整体的平均水平,验证了这项政策的可靠性,表明资源化处理有助于缓解当前湿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大的问题。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当政府对50千克为单位的湿垃圾再生产品补贴3.447 6元,即可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给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生存、演进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分工,专业化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生产组织的选择,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式取决于政府目标及其采取的相应宏观政策,价格自由,择业自由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前提,如果政府既控制农产品价格,又严格限制择业,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人民公社体制就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如果政府控制价格,松动择业,就会赞成工业品生产过剩,农产品供给不足;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控制择业,就会人为制造行业垄断,保证少数人利益,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择业限制松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选择就成为政府推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如果价格,择业充分自由,家庭农场可能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同质单一公共服务覆盖面的管制问题。不同消费者存在异质的偏好,这种差异会影响公共服务的管制方式和目标,此时管制不仅是协调消费者剩余和经营者利润,而且还涉及到服务价格和质量的权衡。本文分析了公共服务最优覆盖面的决定因素,并考察了垄断和不同管制方式对公共服务覆盖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对外开放条件下政府反垄断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垄断以维护公平竞争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 ,但在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政府反垄断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反垄断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外国政府的现行反垄断政策及其可能的变化、国际规则或双边规则以及多边规则对政府反垄断政策选择的限制等因素。要以促进竞争作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原则 ,以国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目标取向。当前政策着力点是放松对本国企业垄断的管制 ,强化对外国企业垄断的管制 ,根据外国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动向调整本国的反垄断政策。  相似文献   

16.
出口退税是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被WTO允许的政策工具,为许多国家的政府所使用。本文在一个国际多市场寡头模型之中,研究出口退税的稳健性。主要结论如下:(1)如果本国政府的目标是最大化国家福利,那么,出口退税不是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2)如果本国政府关心收入分配,对于国家福利的不同组成部分赋予不同的权重,那么,如果政府过于关注本国企业利润,而不是本国消费者剩余和出口退税成本,出口退税就会成为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3)本国政府过于关注本国企业利润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本国企业可以通过政治捐献去游说政府,制定对于自己有利的政策。那么,如果相对于国家福利而言,政府过于关注政治捐献,出口退税就会成为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短期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条件下环境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对企业征收环境税可以增进社会福利.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环境税的福利效应具有不确定性,这取决于垄断造成的扭曲程度.如果垄断造成的扭曲较小,环境税仍然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但无论是增进抑或降低社会福利,对垄断企业征收环境税都不可能实现最优化,因为环境税在矫正污染外部性的同时,垄断造成产量水平下降导致福利损失增加,所以只能追求一个次优的结果,次优环境税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标准环境税.  相似文献   

18.
汪秋明 《财经研究》2005,31(2):60-65,87
文章通过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得出结论: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出售生产能力)的最优比例取决于政府追求的社会总福利函数中政府收入与消费者剩余的权重和国企与民企的成本差异.如果抓住了民营化时机,随着政府赋予收入权重的减小,同时国企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下与民企成本差异的缩小,则国企出售的生产能力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持续扩大.但是,如果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改革错过前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最后阶段,而成本差异又达不到临界值,理性的政府可能就错过了民营化改革的时机,将保持国有企业的垄断状况.这正是为什么我国的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民营化较早,则进展顺利,而某些自然垄断性产业改革较晚,则难以启动,往往要依靠强行的政策推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共性技术的R&D竞争、R&D卡特尔、RJV(ResearchJointVenture)竞争3种基本研发组织模式;在考虑投入溢出和成果溢出共存、溢出总量随时间T变化的基础上,引入研发风险率函数,通过对各组织模式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R&D投资率进行比较,总结出更适合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组织模式。结果表明:市场机制下,企业不一定会选择RJV;从社会福利角度,RJV产生的社会剩余大于R&D卡特尔和R&D竞争模式的社会剩余;为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引导企业形成RJV。  相似文献   

20.
垄断的经济学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垄断厂商就会实施完全价格歧视。不考虑收入分配效应,完全价格歧视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那么消费者剩余和利润是不可以简单相加的,更不可以二者之和是否达到了最大来判定真实经济是否是效率的。交易费用不为零,也不能得出垄断存在资源配置扭曲的结论。传统分析忽视了垄断的成因,忽略了那所谓的福利三角形,其实是避免价值消散和获得规模经济的必要的代价。传统分析还不恰当地以为政府既有能力又有动力管好垄断这样的问题。因而,其一般化的反垄断政策主张也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