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如今“,打假”一词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流行语。尽管我们的职能部门天天都在“打”,可是“假”依然层出不穷。固然社会上“制假”的太多是个重要原因,但“制假”得不到有效遏止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打假”变成了“假打”。据了解和观察,一些职能部门“假打”的手法大  相似文献   

2.
数字也要打假张诚熊熊烈火烧毁了一堆又一堆假冒商品。打假小分队捣毁了一处又一处制假黑窝。执法部门惩处了一茬又一茬不法商贩。然而,统计数字造假谁来打?长官意志助产假数字笔者的一位同学学在某县统计局任副局长,假日里闲侃,谈及兰前统计数字造假现象,他说原因很...  相似文献   

3.
某地一乡村企业名牌产品被人假冒,企业为此到职能部门请求为产品正名、打假,却被要求预先支付一定费用,否则部门支付不了足够的差旅、办案费用,无法前去打假。理应是政府部门份内职责的打假执法,却由企业“埋单”,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政府打假,企业可以提供线索,但毕竟起协助作用。企业被迫成为实际上的打假主体,凸显出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在一些职能部门看来,产品被假冒,企业损失最大;因此,打假对企业也最有利,理应由企业“埋单”。但是,他们忘了,政府是为全体纳税人提供平等服务的公共管理者,不是谁出钱多谁就拥有更多权利的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动员会议上发言时指出,2004年,质检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了化肥、农药、农机及配件等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4万人次,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3亿元,查处制假案件2.5万起。查办了一批假劣农资坑农害农大案要案,捣毁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窝点,惩办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整治了一批化肥等农资区域性质量问题严重的地区。去年质检系统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组织执法、检验人员深入到乡村田间地头,开展执法打假、检测服务、法制宣…  相似文献   

5.
文摘     
1999:会计的打假年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日前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的会计工作很关键,中心任务是围绕整顿会计秩序和贯彻实施《会计法》治“乱”打“假”。可以说,今年是会计的打假年。要通过切切实实的“打假”,实现会计秩序的根本好转。要切实打假,...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最近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会计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在肯定会计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提醒大家也应清楚地看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特别是乱设账、造假账、编假表、报假数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今年的会计工作很关键,中心任务是治“乱”打“假”。可以说,今年是会计的打假年。要通过切切实实的打假,实现会计秩序的根本好转。张佑才强调,要切实打…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0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20起假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公安机关全年共破获食品犯罪案件1.2万起、药品犯罪案件8 500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350余起案件全部告破,及时铲除了一批制假售假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黑市场,有效摧毁了一批制假售假的犯罪网络。据介绍,2016年,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以食品药品领域为重点的打假"利剑"行动,不断深化"打四黑除四害"工作,坚持零容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林行政执法,依法开展农资打假护农工作,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由于农资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手段的多样化,违法违规隐蔽化,造成假劣农资屡打不绝、屡禁不止,致使当前群众举报呈上升态势,假劣农资引发的农业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有效地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笔者根据几年来分管农资打假工作的实践,结合当前农资打假工作的实际,认为要有力地开展好农资打假工作,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找新的延伸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制假施毒花样翻新、乱象丛生。在前一阵子用臭皮带炮制毒牛奶、用地沟油冒充精制油之后,近日又冒出了鸭肉卷变羊肉卷的"绝招"。无独有偶,就在"挂羊头卖鸭肉"丑闻暴露之时,山东另一起毒生姜事件也大白于天下。食品安全人命关天,媒体屡屡曝光,政府防不胜防。问题农产品犹如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究其原因,我们对这种制假施毒事件缺乏重拳出击,也暴露了我国法律上的缺失。终于,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官员放出了狠话:"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老百姓早就等这句话了。工厂生产假羊肉,有人种植毒生姜,是他们不懂这是坑害消费者的缺德事?非也。主要原因还在利益上。据造假的老板透露,一斤鸭肉六元左右,加工成假羊肉卷的批发可卖到8元到15元不等,按此计算,一吨假羊肉卷至少可牟利四千元。种姜农民也一样,要让土地重复种植生姜并非只是施用"神农丹",一种叫"阿维菌素"的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只是价格相对较高,姜农为了省成本、多牟利,就偷用上了有毒农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上的频频出事,既要谴责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河南省农资打假“红盾护农行动”行动3月9日正式启动。此次行动旨在打造农资绿色通道,整肃农资市场,在农村春耕生产来临之际,使广大农民能够用上“放心种子”、“放心化肥”、放心农药”,维护农民利益。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资市场监管具有特殊意义。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副司长王树燕对河南去年以来率先开展的农资打假“红盾护农行动”给予了较高评价,指出河南集中开展的“打假冒保春耕”、打假冒保三夏”、打假冒保秋收”三大战役有力地打击了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河南“红盾护农行动”…  相似文献   

12.
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提高质检部门服务“三农”的有效性,是全国质检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质检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围绕服务“三农”工作,按照全国农资打假的统一部署,以化肥、农药、农机及其零配件为重点产品,以整治区域性质量问题、查办坑农害农违法案件,开展“农资打假下乡”为主要任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各地质检部门以农民投诉农资质量问题多的地区为重点,共出动执法人员32841人次,深入农户20447家,抽取农资样品10471个,开展了“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万多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0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514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6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第二批10起较大假劣农资典型案例.望广大农资生产经营者以此为戒,进一步增强守法意识,共同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4.
"实在"书记     
"没有叶书记,我的日子不可能像现在这么红火!没有叶书记,狮子山村也不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打心底感谢他!"这是记者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社区采访时,曾经的"特困户"孙贻立道出的肺腑之言.他口中所感谢的叶书记,就是狮子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叶继光.在狮子山社区居民眼里,这位已有30多年党龄,干了多年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书记,用"实在"两个字形容再合适不过做人实在,办事实在.  相似文献   

15.
横行靠包装     
阳澄湖大闸蟹每一年上市的时候,身边都不会缺少话题,“必定是先说减产,后说增产,再说涨价。”一位长期观察水产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整个运作路径中有着明显的“人工痕迹”。另如限量销售、螃蟹打假,不管是真打还是假打,阳澄湖在一个又一个话题中成功成为了大闸蟹市场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农资打假以极高的频率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也成为各界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全国农资打假力度的加大,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坑农害农事件也渐渐走出黑洞,被晾晒在阳光之下。时下,各地农村已陆续进入春耕阶段,新一轮的农资打假工作又即将在全国展开。本刊记者对2003年的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一次梳理,收获不仅仅是面对工作成果的喜悦,更多的是警示、思索  相似文献   

17.
正3月10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2020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视频会议,启动农资打假春雷行动,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重点是抓好隐患排查、监督抽查、执法办案、农资产品审批准入、农民识假辨假宣传引导、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等任务,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件,给假劣农资来一次"大扫除",给制假售假者来一个"连窝端"。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已经过半,但是很多经销商都反映,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场异常混乱,正规厂家的化肥销量只有往年的1/3,不正规小厂对市场的冲击很大。市场上的化肥品种繁杂、价格混乱,真肥卖不上价,假肥监管难度又大。为什么会有这种乱象呢?日前,笔者亲临农资销售一线,挖掘出了不少制假套路。套路一:偷含量化肥制假售假、欺骗农民的手法多种多样,最突出的就是"偷含量"。吉林省柳河县伟业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张伟告诉笔  相似文献   

19.
最近,让国人胆寒的朔州惨剧虽然出在酒上,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假酒之类严重危害农村消费者利益的假冒伪劣商品可谓层出不穷,假种子使农民颗粒无收,假电器在夺去农民一家人的性命......农资市场"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近年来,尽管农资市场"打假"常打不懈,但农用生产资料问题依然很多。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农用生产资料的投诉明显增多,仅海南省就比1996年上升了148.7%。"假冒伪劣"已成为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市场"公害"。据1997年12月24日的《法制日报》报道,黑龙江省鸡西市农民养的3万只鸡,因喂了该市饲料公司制售…  相似文献   

20.
报载:湖北省竹溪县通过开展"政绩打假",使100多名干部因树假政绩受到处分,247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以提拔重用。读罢,笔者认为这实在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历经磨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武器。可是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干部升官心切,拼命捞政绩。他们不是脚踏实地干实事,而是热衷于搞表面文章,滥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