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生于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具有其内生行为规制,而金融发展的外部性又要求外部规制对其内生行为规制进行保护和维持。作为外部规制化身的政府在金融发展中应具有合理的干预机制和契合点,即内生行为规制是基础,外部行为规制保护和维持内生行为规制。结合中国实际,在分析中国金融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缺位"和"越位"以及内生行为规制的作用和缺失,建议政府干预只能是抽象规制,即提供总原则而非具体事务;同时要正确理解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企业、政府发挥着各不相同但又不可或缺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象严重,同时,政府在规制企业行为过程中存在着不作为现象,其结果是和谐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断裂.本文认为,要矫正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必须诉求于政府规制,但同时也要对政府行为进行必要规制,减少规制失灵现象,提高规制效率,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3.
政府经济干预的目标是针对市场缺陷,干预的范围就是市场失灵的范围,要取得的效果就是弥补市场缺陷。因此,政府在干预经济过程中,为防止失位、越位、错位现象发生,应该考虑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电力短缺、经济增长与政府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电力供求形势由"九五"末期的供大干求向"十五"初期的供不应求变化的研究表明:政府长期电力规划应根据电力需求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关系而制定,以避免电力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建议政府在电力规制过程中,应制定"电力先行"的经济增长战略,以实现电力供应安全对经济发展保障作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政府规制一般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或规制机构)利用国家强制权依法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直接的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其规范目标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政府俘获问题则是最近几年才引起学术界重视的问题。所谓政府俘获是指"企业通过公职人员提供非法的  相似文献   

6.
发挥政府规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新 《当代经济》2009,(17):83-85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规制的调控与推动、扶持与激励,需要提高政府规制干预作用的有效性.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发挥政府规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民间借贷长期以来脱离监管,任由其在地下发展,给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埋下隐患,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民间借贷的存在有其合理之处,不能任其放任自流或是简单压制,对其加强政府规制和监管才是解决之道.本文将通过对神木民间借贷神话崩盘前后的事件阐释,进而讨论民间借贷的政府规制必要性问题,引导和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分析角度探讨政府公共规制中的两种主要对象-外部性规制和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收费补偿机理,研究其补偿优化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政府规制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政府规制是指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活动进行限制和规范的行为。政府规制的实质,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了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部不完善问题而对私人及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其目的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胡汝为  刘恒 《开放时代》2008,(5):166-174
上述事件。不但唤醒人们对政府在卫生领域。尤其是食品行业的管理行为的透明度和专业要求的重视,也反映了,在全球放松规制的浪潮下,现实中。政府规制既存在着越位的情形,也存在着缺位的情形。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才受到关注的社会性行业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双失灵”及其矫正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我国农村金融却长期存在着市场与政府的"双失灵"问题.政府对农村金融的不恰当的干预不仅未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相反还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因而政府失灵是农村金融失灵的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失灵问题.并提出了矫正我国农村金融"双失灵"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世宏 《经济与管理》2006,20(12):10-14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呈现粗放式特征,并出现逆转现象。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宏观角度看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从微观角度看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不能形成硬预算约束;从中观角度看是收入分配出现严重不公,社会总体消费需求水平层次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HIPAA privacy rules do not apply directly to employers or to employment records, they do apply indirectly to employers because employer-sponsored group health plans and all health care providers are covered. HIPAA privacy regulations overlap with federal and state employment laws, and liabilities for breach of confidentiality can be substantial. Employers can use a participant's authorization form to comply with employment laws and company policies. Sample authorization forms are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2001—2016年我国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中针对人才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及部门规章对人才政策予以定量识别,并与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地方人才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才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体而言,人才政策出台数量平均每增加1条,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约0005。机制检验证明,人才政策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纠正人力资本在企业间的错配两条路径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此外,企业及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人才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及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及非高技术产业。以上发现对于当前地方政府人才治理体系建设具有较大意义,对如何完善政府人才政策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政府对市场机制的扭曲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障碍,探析政府行为阻碍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机制有助于解决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问题.从土地这一政府掌握的重要资源出发,研究了增长偏好型政府扭曲土地市场的行为及其对不同技术类型企业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这种影响下产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产业升级的阻碍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路径依赖的形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尚庆琛  覃正 《经济经纬》2008,(2):166-169
面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作者试图突破现有法理学研究的局限性,以违约金的补偿性质为前提,通过违约金计算模型的建立,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对劳动者的违约金承担和劳动合同期限等问题进行本质上的分析和探讨,以从经济理论上证明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取消劳动者违约金和限制劳动合同期等规定的一般合理性,并进一步对培训费用分摊等法律问题和改善劳动者弱势地位的办法等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虽日趋成熟,但房价波动仍然较大,为此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多次宏观调控。本文采用中国房地产指数通过GARCH类模型对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住宅和商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对各个市场的影响不同,且住宅市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商铺市场。其二,政府实施的鼓励或调控的政策对各地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冲击效用也不相同,以首轮调控“国八条”的冲击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力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创造性解决企业自主创新问题过程中,政府职能也应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随着意识形态的不断演进,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为企业、家庭、个人及其他一切有利于保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团体提供服务。政府职能调整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充分反映市场的要求,通过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率,使本国市场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发挥自身最大优势,借助外部资源进行快速高效生产,虚拟生产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企业中.该文详细分析了虚拟生产企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提出了构建虚拟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在虚拟企业成员之间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理机制,加大违约惩罚力度;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用售后服务促进产品销售;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创新型的虚拟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权益.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秩序保证市场的运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债权加以保护。作为对债权有效保护的担保应被加以规范,担保中人的担保由于其设置成本低、设置灵活而被广泛运用,人的担保中最核心的问题即是保证责任,在单个保证中的保证责任相对简单,但当有两个以上的人作保证(共同保证)时,保证责任就比较复杂了。从我国目前在共同保证法律规定中的不足谈起,再结合国外的相关规定,以期能对共同保证中保证责任的完善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