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视觉传达教学在现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推广,视觉传达专业受到了明显冲击,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也就难以适应这一新要求,进而也就需要切实做好教学改革。文章以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行业的新特点,然后又具体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针对视觉传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以求较好提高视觉传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视觉传播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可以显著地提高视觉渲染效果和市场传播效果,文章对比分析了计算机图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了计算机图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手段与技术,重点从文字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广告影像设计、绘画设计、软件界面设计等方面研究了计算机图形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各类新媒体的涌现,运用在平面媒介中的传统文字设计思路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商业设计的需要。为此,文章从解读新媒体的概念、特点入手,分析文字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运用特点,探究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文字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潮是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改变的,视觉风格设计是一种新兴的信息设计手段,而且对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数字媒体时代下金融领域标志设计除了要体现金融行业的特点之外,还要更多地表明自身的特点,增加大家对于金融产品的认识和了解。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推动了二维图形逐渐向三维或四维转化。扁平化是未来设计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视觉传达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标识设计是其中一种,而在设计应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识别功能与传播功能的发挥,尊重象征性的主导作用,既要体现鲜明的个性,确保标识容易记忆与辨别,又要考虑标识设计能体现出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意义。总之,标识设计的发展对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工作实践,探讨视觉传达艺术的标识设计。  相似文献   

6.
经济迅猛增长的今天,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进而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背景下,想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则需要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才能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基于此,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双创”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要求的简单介绍,进而分析了现有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刘博 《企业导报》2011,(18):256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超越了它的原有范畴,走向更广的领域。它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已经不仅仅是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而是对信息有效传播,和完善人们心理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仅仅把传达信息的关键词定位于正  相似文献   

9.
在视觉传达设计体系的分支中,标志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中,中国古典美学元素得到了很好的概括和提炼。时代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现代标志设计的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运用到现代设计艺术中,并取得重要的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的带动下,全民开启了交流互动的新模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多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素质体系是当下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唯有拨开层层面纱才能探究出基层干部素质建设新的发展方向.调整素质建设发展方向以适应新媒体的运作模式,与时具进、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时代避免随波逐流,而成为创新思维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1.
卜一丁  张娜  张帆 《价值工程》2012,31(16):123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网络等媒体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公司(企业)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起着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桥梁的作用。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因为它代表着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人员素质等。通过具体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直接进入人脑,留下对企业的视觉影像。塑造企业形象虽然不一定马上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它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社会的认同感、价值观,最终会收到由社会效益转化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余霞  刘宇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73-74
"自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及融合,对于媒介效果的研究是一个新的挑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将公众置于多种传播渠道共同作用的传播环境中。危机传播中对公众态度的导向即体现出各渠道传播效果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冯英 《价值工程》2013,(32):219-220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浪潮引领我们进入全媒体时代,媒介不仅带来了视觉、触觉、听觉的延伸,更带来了"脑与库"的扩展,全球传媒生态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全媒体时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再加上媒介形态不断融合,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购物、远程教育、搜索引擎,无一不和数字媒体的应用紧密联系。本文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技术和行为给企业和员工造就无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从两个方面说明企业面临的问题:一个方面员工参与媒体营销带来挑战,另一个方面员工参与媒体营销带来好处。如何正确借用这个新媒体,使自己在这个趋势中正确辨别,更好利用,已经成为每个员工营销能力建设特别是管理者都要思考且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琪 《价值工程》2014,(24):226-227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校园网络建设作为学院新媒体时代宣传的窗口和重要标志,可以加强学院与社会、师生与家长的互动沟通,展现和塑造学院的文化育人的品牌,对学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校园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用好校园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与应用成为社会的主潮流,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传播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大学生获取内容的方式愈发多元化与自由化。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受到挑战,大学生对于陈旧、平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逐渐缺失。新媒体的出现吸引了大学生的关注,是具有创新性与时代性的发展。但随着新媒体的革新,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不同的“三观”,使其思想文化与道德素质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时代,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王志芬  张雷 《价值工程》2010,29(20):231-23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以网络为发布平台的电子杂志,是目前中国领先全球的一项新型产业机构,电子杂志就是借助P2P的传输技术,融文字、图片、音乐、视频、flash等网络元素为一体的极富视觉表现力的新媒体工具。快捷的发行传播,电子杂志都通过专门的P2P平台进行下载订阅。强大的广告表现力、互动性、个性化、细分的目标受众等特点使电子杂志具有传统杂志无可比拟的广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媒体是信息传播的新形式,相关人员要深入调动社会化媒体中的各类资源,进一步推动公共管理的细化和发展。公共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同时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开放创新,特别是资源整合和宣传方面的发展,这对公共管理的开放式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家理论,从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的层面深化对审计制度功能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同类别的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层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并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做出一定的努力。应用上述理论分析,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功能定位,为通过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审计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任跃 《价值工程》2012,31(35):198-200
新媒体时期的电子资源逐步成为主流的媒体资源,电子阅读也逐步成为读者的主流的阅读方式。和传统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相比,新媒体时期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其管理模式,服务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即是对新媒体时期以网站为阅读平台的少儿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