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进人2009年以来,A股市场一直呈现"四高(高点位、高震荡、高估值、高信心)",但上半年靠利好政策支持和流动性推动的行情似乎已经告一段落.有市场人士认为,单纯靠仓位取胜的阶段已经过去,挖掘业绩优良的个股,将成为后市操作的主旋律.这令众多基民对未来投资选择产生疑惑,在选择基金时,选股能力真的很重要么?如何来判断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东方核心动力基金经理郑军恒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姜隆 《证券导刊》2010,(18):21-22
统计显示,在震荡市场背景下,基金业绩与大类资产配置相关度不高,2月份以来不同股票仓位水平基金间的平均业绩相差不大,分化更多来自管理人对个股、板块的选择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3.
房产     
《大众理财顾问》2009,(6):13-13
前4个月指数基金跑最快2009年前4个月各类型基金业绩排名揭晓。整体来看,偏股型基金赚钱效应依旧凸显,高仓位的指数型基金成为市场中跑得最快的品种。此外,与国内偏股型基金相比,QDII基金反弹业绩依然逊色。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8上半年的结束,公募基金业绩也出炉了,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从上半年业绩来看,权益类基金表现最差,而固定收益类基金相对较好,其中货币基金“赢了上半年”。  相似文献   

5.
好买基金 《理财》2012,(10):50-51
当投资者申购之后,基金原有的好业绩是否还能处于"保鲜期"之内呢?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今年上半年一季度、二季度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业绩做了统计。沪深300指数今年一季度上涨4.65%,二季度微涨0.27%,从指数来看一季度市场表现更好。在此背景下,前两个季度排名出现较大差异,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各不相同。一季度中表现抢眼的私募基金,在二季度中纷纷落马;而二季度迎头赶上的私募基金,多半在一季度业绩并不显眼。  相似文献   

6.
<正> 基金是我国股市里最大的主力,基金的行为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举足轻重,通过观察基金的仓位即可判断出市场的心态波动。前不久披露的2009年度基金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平均在90%以上,有些基金的仓位甚至达到95%以上,几乎是满仓操作。看多的投资者认为,基金仓位高说明主力机构对后市持乐观态度,股市应该看涨。中国有句古话:"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偏股型基金仓位在90%以上时,股价见顶的概率也处于90%以上。当股市在2007年10月出现拐点时,基金仓位平均在90%左右,基金集体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7.
李兰 《国际金融》2010,(7):50-52
一、基金行业上半年业绩统计按照中国银河证券基金分类体系(2010版)的三级分类规则,不同类别基金2010年上半年平均业绩如下(未满足13周基本建仓期要求的基金未  相似文献   

8.
好买基金 《理财》2012,(10):46-47
2011年股票型基金业绩均为亏损,218只基金平均收益-24.98%,其中净值下跌最多的产品跌幅超过40%。但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上半年基金市场回暖,271只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平均增幅4.87%,这其中不乏变身显著、排名飙升的基金。这样的改变是偶然还是必然?基金排名上升原因在今年上半年的股票型基金排行榜中,排名前十五的基金中只有广发聚瑞、中欧价值发现、华宝兴业行业精选以及新华行业周期轮动4只基金在去年的基金排行中超过了股票基金的平  相似文献   

9.
陆向东 《理财》2011,(3):54
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高低一再成为市场趋势的反向指标,这一事实在向基民表明,至少在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不折不扣地属于南郭先生,想要指望通过中长期持有这些人管理的基金来获取高额投资收益,无异于缘木求鱼。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基金应被列入该"杀"之列?决定一只"鸡"到底是否该杀,既不能只看其短期业绩排名,也不能仅根据基金经理的年龄大小、知名度高低,甚至也不  相似文献   

10.
新老基金各有优劣,新基金的优势在于仓位较低,操作上可以更为灵活,但由于没有过往的业绩做比较,基金的风格特征难以掌握,因此比老基金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无论基金“新旧”,最值得关注的是选股能力强的基金。  相似文献   

11.
刘志晶 《证券导刊》2010,(27):21-22
在经过了上半年的基金净值全面亏损后,基金表现也越来越谨慎。进入七月后,随着上市公司中报业绩的陆续公布,业绩向好的事实为股票市场注入了兴奋剂,而基金的表现怎么样,对后市看法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以来,A股市场逐步回暖,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后,市场更是升温迅速,多方高昂情绪推动股指一路攀升,二季度几乎没有大的调整。从整体形态看,股指在上半年走出V形反转的格局。继一季度开放式基金大幅加仓之后,二季度仓位继续提高,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均创出了2005年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3.
吴倩 《证券导刊》2012,(36):27-27
今年上半年,基金整体换手率为105.4%,远高于A股整体97.0%的换手率,不少基金的换手率更是高达4倍以上,散户特征明显;此外,基金整体仓位水平基本上成大盘点位的反向指标。  相似文献   

14.
牛年上半年的牛市,为投资者阴霾的心情带来一缕阳光。去年的高仓位之殇,到今年摇身一变成为制胜法宝。去年伸手就挨打,今年变成了不出手就落后。基金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运行轨迹是否有据可查?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成为黑马。纵观后市,它们仍能延续既有的辉煌吗?  相似文献   

15.
《证券导刊》2011,(21):20-20
仓位监控 尽管经历的连续三周下降基金仓位已经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但是仓位下降的趋势仍然没有结束。2011年6月9日的仓位测算结果显示,样本内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上周的80.28%下降76BP至79.51%。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67BP至80.20%。仓位已经连续4个周下降,总体仓位处在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股票仓位限制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仓位限制抑制了基金的动量行为,并使波段操作成为基金经理应对申购赎回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压力的基本策略。这意味着基于仓位限制的基金投资行为使股市波动的幅度减小、频率加快。据此,本文认为在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的情况下,基金业绩差强人意与仓位限制有关,并且基金因为仓位限制而发挥了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0,(19):66-66
今年以来,A股市场宽幅震荡调整。在这种环境下,能否及时、准确地调整仓位是基金取胜的关键。这方面,小基金显然比"航母"级的大基金有优势。小规模基金凭借良好的流动性和灵活的操作风格,在波浪中游刃有余,因而在今年再次抢占业绩排行榜"制高点",吸引众多投资  相似文献   

18.
朱赟 《证券导刊》2011,(6):20-20
截至2月11日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达到83.69%;基金公司仓位提升的数量明显增多,持仓差异缩小;60家基金公司中共有36家仓位上升,23家仓位下降,1家仓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4,(43):9-9
在大盘指数一路高歌冲刺2400点之后,市场步入喘息阶段。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积极关注调仓灵活、业绩突出的基金,以期博取后市收益。曾三度蝉联金牛奖项的诺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不仅仓位调整灵活,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其业绩表现同样不凡,成为唯一一只在不同的五个时间维度里,长短期业绩全部居同类基金前1/2的绩优混合基金。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绝大多数公募基金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然而,对照各基金设定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半数基金未达到自身设定的金业绩比较基准。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可以作为衡量基金业绩的基准吗?它是灯塔还是鸡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