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商》2016,(1)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辽宁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但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专业不对口"、"缺少工作经验"、"知识滞后"等现象。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力可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强化大学生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河南省就业环境和就业现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同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变动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娜 《商业时代》2007,(25):101-102
本文主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内部协调角度来考察吉林省就业问题。根据1997-2004年统计数据,分别对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弹性大的行业,以解决吉林省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阮伟鹏 《中国市场》2011,(14):96-96,98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村非农就业、产业结构因素,并辅以实证分析,发现农村非农就业、产业结构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非常显著。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鼓励非农就业,调整产业结构等角度提出几点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就业弹性分析、计量模型分析等几个方法对"八五"时期以来河南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中国严重的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增长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当前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问题的影响。我国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的相互作用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产业政策,以实现增加就业和产业优化的两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特征与“双转移”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龙 《商场现代化》2009,(21):103-104
本文在简要回顾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1978年~2008年30年统计数据,对比广东省和全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升级时点差异、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三次产业结构偏离数,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演进特征与互动效率,分析广东省"双转移"战略背景动因、思路目标和"双转移"战略实施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就业的产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而产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实现就业的产业结构的顺利转换和调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省区,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释放出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从产业结构变动角度对新疆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威 《消费导刊》2010,(6):18-19
几年来,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本文从人口结构、农民工结构、产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对于"民工荒"的原因在"民工荒"问题的暂时性、需求回暖、待遇问题、当地就业形势、技术结构、年龄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方面进行了探析和归纳,并通过与其他出口大国的对比,就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刘燕 《商》2015,(4):3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就业问题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意味着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我国就业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之高校的盲目扩招,所以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目前重点工作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同时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引导使其发展协调一致,而高校要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做出调整,双管齐下相信很快就业环境会得到改善,就业压力会得到缓解,就业问题也会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3.
阳桂桃 《北方经贸》2014,(5):243-243
研究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在就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技能型人才重视不够、毕业生供大于求、结构性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指导不力、课程设置不科学、就业观念陈旧、自身素质不高等。因此,笔者建议,在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要解决好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就必须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打好"组合拳"。  相似文献   

14.
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调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目标,对构建辽宁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就业弹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型,剖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走势,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较强的非协调性,提出发展"三产"提高就业弹性、保证"二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双创"提出以来,学术界围绕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探索。首先是分析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然后提出了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需求,最后给出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匹配供给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城乡就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城乡就业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国式荷兰病"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城镇化趋势明显,传统就业主渠道丧失,特别是就业增长越来越严重地依赖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大规模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部沿海地区。文章建议规范和鼓励城镇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产品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及加大中央政府财政反哺农业和中西部地区等措施来确保中国经济与城乡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学生就业出现新形态。新的行业、岗位、工作方式等不断涌现,灵活就业、创新创业成为新的就业方式。微信营销等由于具备诸多优点也成为无数95后大学生创业兼职的新抓手。陇南师专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近两年学生们也纷纷加入了微商大军。通过调查了解到该校大学生对微商的认识和经营微商的现状,继而深入分析大学生微商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分别从政策、学校和自身等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微商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正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调整。第三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是当前各国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广东省的服务业发展在本省以及全国经济构成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当前的现状,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就业等多方面对广东省为何要加强服务业发展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日益突出。从法理、经济法、实践角度评析国家运用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性、合理性,评析税收优惠对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的影响,探讨税收优惠在实践中的适当性、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寻租行为等问题。阐述了以税收优惠的法律手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符合税收效率原则、可扩大大学生就业、促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理论依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项尚未成熟的政策,需要国家兼顾各个层面的利益,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核心省份之一,湖南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对于其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从三次产业的比重、贡献率、对GDP增长拉动作用和就业人员比重四方面分析了湖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并与广东省产业结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湖南省存在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