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创新的问题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我的公司在做“网络商圈”的业务。开展业务的时候,我和几千位“中国制造”的核心厂商有过接触。在这些接触中,我时常为“中国制造”而骄傲,同时也时常在思考,要走向富强,依靠现在的“中国制造”是很困难的,必须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才能使中国成为小康之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凭借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2007年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中国制造”危机却令中国企业频频陷入尴尬境地。中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质量管理创新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中国制造”危机的前因后果.分析了中国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对“中国制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以质量管理创新解决中国企业质量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球财经》2009,(6):25-25
“中国制造”标志随处可见,现在这个标志正渗入你周边的书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指出,英语读者过去只接触到极少数中国作品,其中主要是描写“文革”的伤痕文学。这种状况即将发生变化,关注当代利益和问题的新作家们开始推出作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助力着中国的腾飞,也塑造和改变着整个社会。“中国制造”背后,是千百万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问题、户籍问题、劳动权益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制造”不仅让这些社会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浮出水面,更带来整体社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助力着中国的腾飞,也塑造和改变着整个社会。“中国制造”背后,是千百万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问题、户籍问题、劳动权益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制造”不仅让这些社会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浮出水面,更带来整体社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点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近段时间以采,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中国制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及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国制造”危机的建议和对策。寻求继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优势渐失、临危转型之际,备受关注的“中国服务”,近日再报隐忧。9月27日,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551亿美元,这是“中国服务”赤字连续第i个季度快速上涨,赤字规模已经与2011年全年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8.
世界产业资本转移与"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产业资本向我国大幅转移和集中的态势下,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引起世人的关注,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方式已发生根本的变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在以要素分工为主特征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已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文章还认为将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世界产品生产重要基地,是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讲两个观点。第一,“中国创造”的基础在于“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提出需求。没有“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产业配套体系、产业生态环境,“中国创造”就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3月起,中国产品的安全问题就一直是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而且人们的注意力有可能进入一种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对中国产品供应链的负面追踪报导已有6个月之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态度发生转变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二甘醇”牙膏的阴影尚挥之不去.“含铅”玩具事件又将“中国制造”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中国制造”真的像一些境外媒体所报道的那样“问题严重”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没错,“中国制造”的标签,仍然比“印度制造”的标签更为普遍,但在中国制造并不一定是由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3.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10,(22):14-15
“中国制造”实际上就是“世界制造”,中国已经是全球价值链中一个环节,制造的多数产品都已是全球合作。“中国制造”正追求和世界上其化国家的合作和共赢。  相似文献   

14.
加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创业板的推出,给中国经济所带来首先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中国制造”想要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没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对外贸依赖度超过了80%的国家,对于一个外贸总额已位居全球第二,并将在2010年前问鼎全球第一的国家,这种嬗变可说是生死攸关。然而作为中国最重要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却偏偏缺少了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喻猛国 《新财经》2006,(3):48-50
多因素合力,使中国提前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由此导致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猛增,并与制成品低价出口形成巨大落差……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产能使得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输出国外, “中国因素”和“中国力量”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头顶全球加工制造中心桂冠的“中国制造”曾经风光无限,然而,在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金融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不利因素面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因此,依靠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软着陆成为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韩基伟 《魅力中国》2013,(28):22-22
“用工荒”已成为社会关泣的问题,它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迫切要求通过职业教育发展.为“中国制造”解决“用工荒”。  相似文献   

18.
近来,关于中国将建设“世界工厂”问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2002年7月28日,北京有关学术单位召开了“世界工厂与中国经济发展”研讨会,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一、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从“中国制造”说起2002年2月24日,美国的《财富》杂志对“中国制造”问题发表了一篇主题报道,该报道认为,“中国有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报道指出,由于中国自身的技术、劳动力等优势,加上东亚新工业化国家及欧、美、日厂商的大量投资使中国大陆已经能够生产所有类型的工业产品,…  相似文献   

19.
徐红明 《宁波经济》2009,(6):56-56,61
起步于“草根民间”,却在技术高度密集的电脑横机领域从容领舞; 根植于“中国制造”,却在技术创新和项目专利方面频频斩露头角; 发展于“群雄逐鹿”,却在与国际巨头的市场竞争中丝毫不露下风……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呼吁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而缺乏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时,事实上,“中国创造”的种子已经在很多领域悄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曹谦 《中国经贸》2006,(4):84-84
一提到贸易赤字,多数国家的人们似乎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国”这个字眼,以及“中国制造”的商品浪潮汹涌的冲击世界市场的情形,其势头似乎无人匹敌。“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遍布全球各地,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体现,让中国有了“世界工厂”的美称,也让“中国制造”的光环增添一分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