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摇身一变成“功开”时下,村务公开的实施,拓宽了群众的知情渠道,推进了民主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的产生。但广大群众看了村务公开栏后,不无遗憾地说:“公开栏里报喜报成绩得多,却很少公开村务不足之处。这村务公开摇身一变成了村务‘功开’。”了程,也大憾多,务”村里搞村务“功开”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可村“两委”领导为什么不愿意真正公开呢?究其原因:一是一些村干部对村务中存在的问题重板轻打,遮遮掩掩,秘而不宣,但照样可以争先创优。有的村干部认为,如果让村务中问题外扬则似捅了…  相似文献   

2.
陈晓东 《乡镇论坛》2014,(11):37-38
眼前这个刚毕业三年、外表斯文且略带羞涩的女孩,让人很难与熟知农情、精通村务联系起来,但事实就是如此。她叫费瑶,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大学生村官、侯家庙乡小慢岭村主任助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从一个五谷不分的学生成为村干部,完全得益于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是我成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上溪一村,是上溪镇政府所在地,城镇建设、工业区规划征用土地比较多。在没有实行村务“两公开一监督”之前,群众对村财务管理反应强烈,特别是涉及征用土地问题,群众经常到镇城建办、企业办来查对账目,弄得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实行财务公开之后,就再也没人来查账了。为使群众能更了解村务情况,便于监督,村两委在1998年年终分配之前,召开了一次村民代表、村干部和全体党员参加的大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1998年度的政务、财务进行一次“演讲式”大公开。会上,党支部书记代表村两委发表了如下讲话:“同志们,今年…  相似文献   

4.
吴善粱 《乡镇论坛》2014,(22):11-11
浙江省宁海县着眼于打造发展需要、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廉洁高效的农村干部队伍,梳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清单,全面深入实施村级重大事项“五议决策法”,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机制,全力打造“阳光村务”工程,严肃惩处农村干部违规违纪行为,较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村干部决策不民主、村务不公开、财务不规范,原有监督组织监督乏力时,由谁来实施监督?当非党员村干部违法违规不够司法机关立案标准,纪检监察机关又无法监管时,由谁来组织查处?当村民依法提出罢免村委会成员,村委会自身又不组织召开罢免会议时,由谁来组织启动罢免程序?当村干部与村民由于缺少沟通造成误会,千群关系紧张时,由谁来组织协调?  相似文献   

6.
“村里维修道路的预算原本是5000元,为何实际支出6000元?”日前,在湖北省竹溪县泉溪镇坝溪河村的“村务质询会”上,村民陈兴泽这样质询村干部。  相似文献   

7.
日前,我们在进村调查中发现,少数乡镇驻村干部有直接插手村务现象:有的直接分管村里一个方面的工作,有的直接分管村组人财物,有的包揽一切村两委工作,将村两委搁置一旁,使少数村两委干部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乡镇干部直接插手村务有很多不利之处:一是不利于调动村组干部积极性。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是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抓好农村的村务是村支部、村委会应尽的责任,村组干部抓好村务,开展工作是其本职所在,但如果驻村干部长期直接插手管理村务,从事村干部所从事的工作,管理本应村干部管理的工作,行使本应村干部行使的职权,…  相似文献   

8.
农业税费改革后,村民“一事一议”成为各村筹资筹劳、兴修水利、维护公路等公益事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各地都有不同的议事规则:有的村由村支部、村委会提议,村民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一议便通过执行;有的村则由村民理事小组提议,召开村民大会通过。议事的效果各有差异。所以,广大村干部和群众都希望有一个比较完善、规范的议事制度。笔者走访了8个村的20名村干部,75名农民、58名党员,他们的意见核心就是一句话:“保障农民的发言权”。那么怎样保证群众的发言权呢?一是在议事程序上,村委会提出的议事内容在提交大会讨论…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竹溪县泉溪镇在全镇范围内实行村务民主决策和群众质询制度,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各项承包、兴办公益事业、产业结构调整、宅基地使用、村干部报酬等,都要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来决策。  相似文献   

10.
蒋曙辉 《乡镇论坛》2009,(13):26-27
常昕人抱怨说,村干部既无权又无钱,真是难当,这说明这些村干部工作方法尚待完善。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一个村干部,本应是地方群众的“领头羊”、“火车头”,要想取得群众的信任,靠的并不是权和钱,而是个人能力和人格的感召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威信。有的村干部在当地“说话极没分量”,开展工作举步维艰,而有的村干部“一言九鼎”,威信极高,这种威信到底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1.
村干部“弃官”现象普遍 2008年3月,浙江省建德市举行村两委换届选举。笔者是第一次深入参与这项工作。之前我总以为村两委选举竞争激烈,大家都会来争当这个村干部,但我所在的梅城镇滨江村在选举前却发生了让我颇感“震惊”之事?9名村两委候选人中有3人向我表示不想参选!好好的“村官”不当,莫非有更好的出路?他们的回答更令我意外:“去打工!”在他们细说缘由后,我理解了其中的无奈。  相似文献   

12.
“两委”为什么成了对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王石奇局长和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处王金华处 长到几个地方调查村务决策和管理的情况,在和基层干部群众接触中,掌握了不少第一手材 料,对“两委”在村务决策管理上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了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3.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戴玉刚农村干群矛盾问题是困扰农村工作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而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办事不公道又是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发生矛盾和对立的根源。近年来,山西省潞城县农村普遍推行“两会五公开”办事制度,一方...  相似文献   

14.
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平日里一些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村干部,没有得到部分群众的理解和同情,反而遭到误解和埋怨,甚至还会招致指责和诬告。一些干部因背上了“黑锅”而情绪低落,无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那么,这“黑锅”,乡村干部到底是怎样背上的呢?一、政策宣传不到位,思想工作欠深入,群众对村干部执行政策的水平、尺度产生怀疑。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而具体到农民这一级,则知者寥寥。因为村干部大多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既要顾大家又要理…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大荔县范家乡加西村一村民来信问:2001年政府拨发给我村的9800斤“退耕还林”粮被村干部私下倒卖,粮款既不下分,也不入账,乡干部对村民的反映也视而不见。村干部的这种做法对吗?我们村民该怎么办?答:如果您反映的情况属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村干部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七个部委制定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粮食补助资金财政、财务管理办法》规定,“退耕还林”粮是国家补贴给因“退耕还林”而影响了粮食产量的农民的,是为了不给农民造成生活困难而采取的措施,应直接发给农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紧紧围绕实现“事情让群众知道、管理让群众参与、村务让群众决策、干部让群众监督”的工作目标,先后开展了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年、落实年和创新年”活动,探索建立了“两监督、一追究”的工作机制,并率先建立起村务公开“民主日”活动制度和村务公开“暗访”通报制度,全面提升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常听一些村组干部这样抱怨:“我们操心费力地为群众办事,群众有时却不理解我们的苦衷。”我不禁要反问一句:“作为一名村组干部,你是否理解了群众?”我看有些村组干部得不到群众的理解,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根本不理解群众。比如有个村在征收提留款时,要求群众在5天内交齐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的山头村,是南平市“小康建设先进村”,党支部是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又被列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谈起这些成绩,村干部的体会是:村级工作事事与群众相关,要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群众会。群众会开好了,事就好办了。那么,在乡以上干部嫌会多,给群众开会的干部叫“开会难”,农村群众喊“会荒”的呼声中,山头村的群众会是怎么开起来的呢?想解决“会荒”,就要开群众爱听的会山头村地处闽赣边界山区,全村33.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6万亩,其中毛竹面积8000亩,有…  相似文献   

19.
在外进餐,相信大家对一次性筷子并不陌生。当有人问:“你知道在饭店里用的一次性筷子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相信很多人会茫然的反问一句:“一次性筷子不是食品,难道也有保质期吗?”  相似文献   

20.
“村后头的垃圾堆为什么还没有处理?新硬化的大街为什么还不绿化?有的户在农田里栽树为什么不制止?”日前,在山东省莒县招贤镇董家坡村的村务质询会上,40名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就道路维修、环境卫生、村庄绿化等十余项内容共7个问题进行了当场质询,村干部逐一作答,对当场答复不了的3个问题则承诺在3天内以书面形式答复每位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