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国际资讯     
联合国警告明年将发生粮食危机联合国日前警告说,世界粮食储备处于危险的低位,美国和其他出口粮食的国家气候严峻,明年可能引发一场大的饥饿,出现全球粮食危机。今年美国、乌克兰和其他国家收成受损失使世界粮食储备降低到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2年已经出现热浪和创纪录的旱灾,玉米的储备已经下降了6.5%。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日前警告说,世界粮食储备处于危险的低位,美国和其他出口粮食的国家气候严峻,明年可能引发一场大的饥饿,出现全球粮食危机。今年美国、乌克兰和其他国家收成受损失使世界粮食储备降低到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2年已经出现热浪和创纪录的旱灾,玉米的储备已经下降了6.5%。  相似文献   

3.
观点荟萃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陆福兴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粮食库存急剧下降,主要粮食价格一路攀升,导致2008年初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全面爆发。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相似文献   

4.
第三,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影响巨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是1946年成立的,51年中,召开过两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一次是在1974年11月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有133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主要的部长参加,有16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罗马宣言》和20多个决议,对缓解七十年代初期世界粮食的危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6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了成立以来的第2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主要是因为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粮食连续3年减产,库存连续4年减少,达到危急程度,粮价不正常地上涨,大有粮食危机即将到来,“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当…  相似文献   

5.
基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粮食产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世纪30年代以来,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普遍重视通过粮食立法来解决本国的粮食问题。从立法背景的角度考虑,可以将国外粮食(农业)立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美国、法国为代表的实现工业化较早的欧美国家,这类国家立法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大量过剩,伴随田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农产品价格猛跌,大多数农场主负债经营。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一些东亚国家,这类国家粮食立法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衰退带来了全国性的粮食危机,解决粮食短…  相似文献   

6.
国际粮食形势及我国粮食生产潜在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近几年世界谷物需求不断扩大,谷物库存不断减少,国际谷物价格快速上涨,粮食价格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粮食出口国纷纷出台控制粮食出口政策,粮食进口国纷纷到国际市场抢购粮食。一些经济较贫困的国家因无力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或无力通过财政补贴抑制国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诱发社会动荡。尽管我国因有较充足的粮食库存,受国际粮食危机的冲击不大,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潜在危机,还需采取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水利设施和依靠科技等措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基本自给。  相似文献   

7.
一、退耕还林会不会引发粮食危机1.退耕还林一举多得自1995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粮食库存量增大,如果国家不及时干预,由市场自发调节,必然会影响全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国家怎样干预粮食市场,可能有多种选择,但选择缩小粮食种植规模是最直接的。因此,国家首先考虑退出陡坡耕地粮食种植。但是陡坡耕地是一些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让其自动退出不可能做到,国家粮食补助政策也就应运而生。因此退耕还林是国家干预粮食生产的一种手段。退耕还林不但有利于西部生态保护,也有利于中国环境的改善,为中国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未来粮食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粮食进口将直线上升,并在不久的未来超出世界粮食生产能力,使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升,不但给中国未来也给世界缺粮的低收入国家带来危机。而不少中国经济学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相信中...  相似文献   

9.
自加入WTO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粮食危机以来,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一些棘手问题,如粮食供求日益趋紧、粮食进口量逐年攀升、粮食产业链条愈发薄弱等。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粮情和国情的"新粮食安全观",统筹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构建粮食贸易与粮食产业融合机制进而实现协调发展,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最终实现"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相似文献   

10.
蛛网过程     
近日,在意大利特雷维索召开的(八国集团)部长会议对未来世界粮食危机发出强烈预警,认为世界存在着长期的粮食危机,据估算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高达90亿,而养活世界人口将需要提高一倍的农业产出。此前,世界银行发表报告认为,全世界的谷物库存处于1982年以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世界粮食形势粮食问题,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自1981年以来,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农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上较良好的气候,世界粮食总产量有所增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控制,粮食贸易和农业援助也有了增长,一些国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粮食储备。粮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1981年与1950年比较,三十一年来粮食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作为主要粮食的谷物(不包括薯类和大豆),1981年总产就达33,033亿斤,比1950年的13,460亿斤增加近一倍半,平均每年递增2.9%。而同一时期,世界人口由1950年的25亿增至1981年的45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89%,粮食增长率稍快于人口增长率。这种增长趋势使世界粮食问题得到一些缓和。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与粮食安全当前,我们处在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开始企稳回升的时候,处在新的世界粮食危机有可能发生、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考验的时候,处在粮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这  相似文献   

13.
创新粮食安全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由来已久,但它作为一种明确的宣言与国家政策的主要目标,还是70年代中期的事情。1972-74年,世界处于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短缺,价格飞涨,购买力严重缺乏的国家被挤出国际粮食市场……根据第四次世界粮食普查,受70年代初期粮食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的儿童,有1/4至1/2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整个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5-8倍,幸存下来的儿童的寿命也只有发达国家的2/3。粮食安全概念就是由粮农组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其基本精神见诸于联合国1974年11月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的《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育世界宣言》与《世界粮食安全约定》,强调世界粮食演变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就是说既要提倡出于人道考虑的食物援助,又要强调粮食宣传过程中的自力更生;既强调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率,又要增加收入,提高粮食购买力。而到90年代中期,粮食安全又发生了一些很明显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强调粮食安全的刚性保障、系统性要求与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场“沉默的海啸”不期而至,这就是世界粮食危机。成因复杂的粮食危机应和着美元危机、资源危机与次贷危机,正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秩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央储备粮承担着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市场稳定,国家通过托市收购、增加临时储备等方式不断扩大储备粮库存。面对市场化的购销环境,特别是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和粮食危机加剧了粮价波动,  相似文献   

16.
世界粮食危机给我们的启迪和警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这场世界粮食危机是二战结束6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它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波动幅度大、影响程度深,至今尚未结束。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粮食危机涉及到目前世界66亿人口的一半以上,有20多个粮食主产国和30多个缺粮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21个粮食出口国采取一些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有12个严重缺粮国引发了社会骚乱。海地饥民靠一种“泥饼”充饥,其总理被迫下台;墨西哥引发了“玉米饼骚乱”;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链竞争时代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农业领域的国际竞争近年来已上升到以产业链为载体所形成的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层面。2010年12月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高位,超过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这种不见硝烟的广义“粮食战争”,进一步推动世界农业进入产业链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8.
山西粮食安全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部分国家发生了粮食危机,粮食问题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把粮食安全摆上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高度重视粮食流通,确保了全国粮食安全。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的关联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9.
亚太地区主要是指环绕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他们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很不平衡,各国的粮食政策也有很大的差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各国的粮食政策必将对亚太区域乃至世界的粮食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亚太地区粮食政策目标比较分析1.经济发达国家的粮食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利用价格支持调整农业生产,对外刺激出口,实行倾销,控制市场,扩大消费,以缓和旷日持久的农产品过剩危机;采取多种途径增加农场主的收入,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尤其以美国最具代表性。日本受其国内资源的制约,虽不可能出现农产品过剩的危机,但也依靠国家…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问题虽然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进程中,但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直接动因是1972-1974年爆发的世界性粮食危机。这次危机使世界粮食库存锐减,粮价飞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许多人处于严重营养不良之中,人口非正常死亡率急剧上升。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开始把发展农业和实现粮食安全作为其政策核心目标之一。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