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曾复元 《英才》2004,(10):107-107
“鲁迅的书其实是有害的!”属虎的长河文化企业董事长夏骏,南通人,年过四十,最爱说“四十来岁的人了,如何如何”。一有独到见解的时候,声调高涨,眼睛瞪圆。夏骏1975年读高中,那时《西游记》、《三国演义》都不让看,《水浒》也是要批才让看。夏骏偏偏爱看书,只好去当时新华书店租书看,一分钱一天,也就是《敌后武  相似文献   

2.
麻将趣话     
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在《麻将》文中诙谐地说:“从各国对游戏的特殊爱好上看,可以说英国的“国戏”是板球,美国的“国戏”是棒球,日本的“国戏”是相扑,中国呢?“中国的国戏是麻将”。元末明初(约公元1370-1375年),学者万秉迢极崇姑苏人施耐庵笔下一百单八将的梁山好汉。其时,《水浒》故事多拘  相似文献   

3.
真和假、优和劣是对立的统一。有真就有假,有优就有劣。 小时候读《西游记》,知道有真假美猴王;读《三国演义》,知道有真假诸葛亮;读《水浒全传》,知道有真假李逵……除假诸葛亮是其诸葛亮根据当时蜀国的形势所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情结一直在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一是《三国》、《水浒》中的论英雄,排座次;另一个就是农民起义时常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公,这两者中后者是症结,而前者是方法,我们今天的职位评估与之可谓“似是而非”,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义气”,而是科学。  相似文献   

5.
公司里的“小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雅男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8,(12):104-109
这是一出“编辑部的故事”。他们有自己的新闻奖:《红塔时报》、《力帆》、《中冶人》、《今日用友》、《桑德视界》、《奥克斯文化》等都获过“中国优秀企业内报内刊奖”;有自己的采编队伍,他们被戏称为“大内高手”,游走于“企业”和“媒体”之间,表达着企业文化、“企业立场、人文情怀”(《万科周刊》语)。  相似文献   

6.
标牌,是指商品的商标和企业厂店的招牌。标牌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列异传》中有干将为楚王铸剑的故事,唐诗中就以“干将”称宝剑;传说夏代杜康造酒,东汉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都是以制作者名其制品。这虽然是文学修辞上的借代,但也未必不是后世标牌的滥觞。唐人小说中已有“灵石旅舍”、“马行东酒楼”(《虬髯客传》)之类的名目。唐代长安商业繁荣,并有西域商贾,《太平广记》等书记有“西市店”“波斯邸”、“西市贾胡”等,王绩诗有“惭愧酒家胡”句,《国史补》记酒名有“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都可视为标牌。《水浒》中  相似文献   

7.
古典名《水浒》中的好汉故事家喻户晓,但梁山的名声在当时并不好听,可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的好汉上山并成功建立了宋朝最大的“强盗营业部”呢?,对“梁山营业部”的增员模式和增员方法的扫描和解析或许可以给我们创立增员新模式和新方法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方法1、精读教材,把握审计的“五个基本”。认真、细心阅读《审计》教材,是学好《审计》的基础和关键。看书时养成作笔记的良好习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审计》教材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可能的考试题型或考点。只有带着问题看书,《审计》教材才会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有兴  相似文献   

9.
真和假、优和劣是对立的统一。有真就有假,有优就有劣。 小时候读《西游记》,知道有真假美猴王;读《三国演义》,知道有真假诸葛亮;读《水浒全传》,知道有真假李逵……除假诸葛亮是真诸葛亮根据当时蜀国的形势所需生前授意其部属所造,用以吓退司马懿的追兵外,其余都是造假者用真者的声名为自己壮威谋利,故优劣真假相  相似文献   

10.
木炭与沉香     
陈姿瑛 《企业文化》2009,(11):88-88
今天又随手翻了一下《生药学》,看到“沉香”,不由得想起读大学时生药学老师讲过的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水浒的“浒”有的地方会念“许”?《失空斩》里诸葛亮的另一副面目是什么?《三岔口》里的义士刘利华在旧本里怎么会是杀人越货的反角?穆桂英在历史上的真实姓名是什么……《戏文内外》,“有间书房”推荐,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12.
不公开怎能不骂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付占东读者给本刊编辑部来信说:今天无意中读了你刊评论员写的《村务公开贵在实》(载《乡镇论坛))1998年第2期——编者注)一文,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在《人民日报》上读过的《给村民一个明白》。两篇文章我都读了不止一遍,可是越读越令我困惑和不解。要说对文章的意义和内容,我都能理解个八九,使我不能理解的是,既然中央和上级政府都明确规定出“村务公开”这样好的政策,那为什么我们村就不能坚决执行和顺利实施呢?再说实施村务公开也并不是单方面“给村民一个明白”,重要的是还“给干部一个清白”,难道说村干部就不想要…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04,(6M):U003-U003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们读《二十四孝》,感觉那似乎是十分遥远的故事,甚至有些荒唐。当然,“二十四孝”的故事当中,难免有些迂腐的地方,其实细细想来,它好像又近在咫尺,离我们并不远,孝子的一些言行能够让我们有些启示和感动。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3,(2)
一直以来都认为,财经人物杂志大多都是给企业家亮相、做秀的舞台。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英才》杂志,这期的《首要故事》吸引了我。我感觉到这个栏目的不同,也感觉到《英才》的与众不同。其实,我并不关心远大是如何策划战略、运营公司甚至是他们资本的运作等等。但是,此文写出了打动我的东西,我们想了解企业家是怎样使用“人性”的,而不是想看一个企业明星是怎样的“做秀”。文章  相似文献   

15.
徐川义 《企业文明》2001,(11):22-26
朋友,你过去能赚钱,今后还能吗?《信息化——企业再造的必然选择》中“啤酒与尿布”发生的故事也许会提供一些启示,不妨一读。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的著名小说家井原西鹤曾写过一部小说,叫作《本朝二十不孝》。西鹤模仿在中国广为人知的“二十四孝”,在作品中特意列举了不孝敬父母的事例。一般说来,倘若是孝敬双亲的故事,读起来常常让人感到不自然,好像是在装腔作势。既然如此,索性读读那些不孝敬父母的故事倒是更有趣一些。“哎,真没想到,这不孝之子,也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哩!”即便那些自以为非常不孝敬双亲的人,读了  相似文献   

17.
马太效应     
《财务与会计》2007,(8):13-13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钗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枚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03,(12)
读了11期《特别策划》“100数字人物江湖谱”,觉得挺够味:整个一个信息领域的小型满汉全席,让我这个刚入道的小角色一次见识了这么多数字江湖中的大侠。但“什么改变了他们?他们改变了什么?”的副题却没看到什么吸引眼球的答案,不过就是节奏变快了什么的。可我总觉得这一行多少是个有自己特点的群落,因而觉得这莱的味道稍显淡了点。难道任何行业坐到了  相似文献   

19.
最近,市面上正热销一书,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屋子里有许多奶酪,四个小精灵每天都要到房间里去尽情享用这些奶酪,对这种悠闲舒适的生活,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有一天,他们发现:他们的奶酪不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四个精灵的反应各不相同:“嗅嗅”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够迅速地开始行动;“哼哼”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唧唧”领会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书中所说的“奶酪”,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譬如事业、工作、金钱、爱情…  相似文献   

20.
凌空 《英才》2003,(11)
说是兄弟相残,读了《英才》2003年10月号的首要故事《神光兄弟缠斗》,在我看来,他们之间的矛盾还比较温和,也可以理解。孙成钢这个出生在古老中原齐鲁之地的家中长见,又曾是家中最出息的一个,在整个家中的话语权可想而知,从其为已经成年的弟弟改名“钟英”就可以略见一斑。我认为这是古老传统家族话语权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现的现代文化间的冲突。而究竟是独裁管理还是所谓现代管理有效,不能一概而论。现代管理制度不一定因为是体现现代文明而被张扬,古老文明体制也不能因其古老来源而被扔入故纸堆。一句话: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