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日两则有关招商引资的新闻引起了不少的波澜,一则发生在江苏昆山市,其外经贸委负责人介绍招商引资“经验”时称,“引资多少对于政绩只算是4分,企业喜欢你才能得6分,否则你招商引资再厉害也没有政绩可言!”此言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不少评论人士不约而同地谴责其有“媚商”之嫌;一则发生在浙江,浙江省委组织部近日决定,今后采用科学数据来考核评价领导干部,引入26项评价指标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实绩的标准,曾经被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看重的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均未列入考核指标。此举获得了不少褒奖声。有比较就有爱憎,这是铁打不动的理儿。…  相似文献   

2.
莫以投资论英雄目前,不少乡镇政府下达责任目标或上报材料时,常有“投资多少万元建一个企业”或“上一个多少万元的项目”这样的字眼,并以此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鼓励乡村上项目,发展经济,这无疑是件好事,但笔者以为,如果不顾实际,仅以上多少个投资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实现创业板上市融资是多数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它们迫切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当向他们问及上市想筹多少钱时,他们的回答是“越多越好”;问及募集奖金的投向时,约有85%的企业回答是“尚未考虑”或者是“等到上市以后再说”。这说明不少中小企业仅仅停留在“为融资而上市”认识水平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勤政为民。那么,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才能做到反对腐败、清正廉洁?笔者认为,反腐倡廉固然离不开制度建设、权力监督约束等“他律”措施,但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干部的“自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主要的不是取决于党和国家制定了多少条廉洁规定,颁布了多少部法律法规,而是决定于干部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企业可人格化,至少部分企业已被法律人格化,那么人格化后的企业价值是多少呢?应该出多少“聘礼”才能把它“娶”回家呢?在以交换为导向的情形下,除考虑它现有多少“资产”外,还应考虑它的“人品”——企业文化,沿着此思路,文章阐述了“人品”评测原理、程序、方法,以期评价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在一些企业也发现了“走穴”现象。 领导者打着企业牌子“走” 时下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见社会上不少人都“发”了,便采用“走穴”之途径,借助自身名气大、牌子硬的优势,找门子、拉联营,一边蹲在本企业,一边走出去。 沿海某城市,有一位厂长目前已是10多家同类企业的“名誉厂长”。因为他们厂的产品销路好、门路广、名气大,要求联营者络绎不绝,他都来者不拒。他一个月拿10几个厂家的“厂长工资”,谁也不知目前他有多少积蓄。所知的,只是他有一幢框架式的小  相似文献   

7.
<正>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今天又有多少企业敢说他的企业核心战略就是新产品战略?多少企业敢理直气壮说他是在真正做产品?又有多少企业将产品研发视为畏途坎道而患下“新产品恐惧症”?又有多少企业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而染上“新产品动症”——大肆开发,盲目开发,因此胎死腹中,半途夭折又有几何?最为可怕的是一些企业对产品开发的冷漠症——“产品好好的,‘开’什么‘发’?”,“市场经济,是做市场,又不是做产品。”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管理体系和新型标准体系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的管理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丰富。但由于各管理体系之间未能有效沟通,以致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象,致使不少企业感到困惑——“怎么体系越搞越多、文件越搞越杂?”不管主管部门或咨询、认证机构有多少理由,强调自己主管的那个体系在企业中有多么重要,对企业而言,统统不过是穿过“企业管理”这一个“针眼”的线绳。  相似文献   

9.
现今社会有钱人不少 ,许多人几乎天天都在动脑筋找寻新的事业投资。要创业成功 ,除却天时、地利、人和等背景因素外 ,还要不断吸取以往成功者的经验 ,特别要富有自己的创意。在创业初期 ,创业者应规划的细节包括 :评估自己的财力企业是由人才、产品和资金所组成 ,自有资金不足 ,往往会导致创业者利息负担过重 ,无法成就事业。因此 ,创业者要有“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观念 ,不要过度举债经营 ;企业应“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润后再逐渐扩大 ,“大做”则是勉力举债而为 ,只有空壳没有实体 ,遇到风险必然失败。慎选行业创业要选…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吃掉什么也许是多余,若问棉铃虫吃掉什么?你会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吃掉的是棉铃。可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乡党委书记杨怀恩见解独特:“棉铃虫吃掉的是领导干部的形象”。此话说到了农民心坎里。干部服务多少,棉铃虫危害多少,农民心中有杆秤。连续...  相似文献   

11.
办实事切莫脱离实际开发区热逐渐降温以后,一些地方的领导人不甘“寂寞”,再度掀起了“办实事”的热潮。不少区、乡(镇)也纷纷修建邮电大楼,开通程控电话,新修或拓宽公路,建农贸市场、贸易大楼……诚然,这都是出多少钱,一辆车要出多少钱……。如果我们的国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陶正禄 《公司》2001,(5):40-41
企业文化重在建设。当前,我们要抓任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机遇,在企业中深入开展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深邃的内涵,并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努力实现国有企业的振兴。 首先,提高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会和运用文化力的自觉性。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尽管在我国自二十世纪年代中期开展以来已有10 多年时间,但从现状来看,目前不少企业的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一部份企业对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人”重点是各级干部,企业也是如此.精准选对一个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会在企业当中产生巨大的“正能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风气.“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识人察人与中医诊断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一个辩证识“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不可把利税混为一体张学民在《中国记者》第一期上撰文说,现在报刊上常出现这样的字眼,某企业实现利税多少多少。这里把“利”“税”混为一体,是不妥当的。文章指出,利润和税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利润是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成果.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企业中曾兴起过一股企业文化建设热潮,这股热潮进入企业的方式是“全面质量管理”,有“人机料法环”分析,搞“随机取样”。随后是“企业验收”,“人财物,产供销,技术质量设备”应有尽有。有的企业工人上厕所也定下了从车间到厕所要走多少步。其细化  相似文献   

16.
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意义重大 要充分理解、正确领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就要做到“三个必须”:  相似文献   

17.
狂法     
焦晶 《中外管理》2010,(2):44-4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见狂不怪”。虽然不少心理学家絮絮叨叨,也多少有点危言耸听地强调“工作狂是一种疾病”,但多数狂人依然对此置若罔闻。其实,何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工作狂?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是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发表后又一次对领导干部及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严格要求。“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队伍,这对当前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势在必行。当前,中央明确指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好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在新世纪里把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得更好的关键所在。而搞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听听民谚     
民谚是人民群众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感受和直观反映,因而在消除腐败现象、倡导廉政清风的今天,不妨听一听民间谚语。 有些谚语直率地表达了讨腐败丑恶现象的憎恶。比如,说某些领导干部,“打麻将三天两夜不睡、下舞池拥五抱六不累、赴酒宴九杯十杯不醉”。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调节一下,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有些人没有节制,三天两头钻麻将堆、泡舞池、荡酒海,这样一来,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再说,公款吃喝玩乐一年要挥霍掉多少财富?据报载,近年来,仅公款吃喝费就达1000亿元。难怪老百姓这样说,党风就是让他们给吃坏的! “见着兔子就放枪,见着老虎就烧香”,这是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