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袁杏桃  周萍 《经济论坛》2008,(6):135-138
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持肯定态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立法研究.1990年通过的<著作权法>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了著作权法保护体系,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仍然保留了相关规定.但遗憾的是,我国的著作权法只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类需要保护的作品,具体怎样保护却要求国务院另行规定.我国虽然也曾成立专门小组草拟了意见稿,但是收效甚微,时至今日也无突破性进展,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的真空状态.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文学艺术宝藏丰富,昆曲和口琴都被NUESCO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从《乌苏里船歌》著作权归属到蛇年邮票图案,从驻南斯拉夫使馆举办的“中国京剧人物造型”展览到好莱坞投拍的动画片《花木兰》公映,都可以看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虽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具体的保护办法却迟迟未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及其表达中很多内容不能被纳入版权保护的范畴,出现了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空缺。文章拟从民间文学艺术概念界定出发,从我国立法与司法现状出发作制度构建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李运玲 《当代经济》2007,(10):90-91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文学艺术宝藏丰富,昆曲和口琴都被NUESCO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从《乌苏里船歌》著作权归属到蛇年邮票图案,从驻南斯拉夫使馆举办的"中国京剧人物造型"展览到好莱坞投拍的动画片《花木兰》公映,都可以看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虽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具体的保护办法却迟迟未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及其表达中很多内容不能被纳入版权保护的范畴,出现了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空缺.文章拟从民间文学艺术概念界定出发,从我国立法与司法现状出发作制度构建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熊玉桥 《时代经贸》2007,(2Z):138-139
在近几年我国著作权纠纷中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纠纷屡见不鲜,然而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尚未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作出具体规定,使司法实践遇到了许多障碍和限制。另外基于民间艺术作品的特殊性,著作权在对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上不免有其局限性,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2)
民间文学艺术因为自古流传,其中大部分都是口口相授,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占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绝大部分比例。民间口头艺术的权利主体是其所在的族群或国家,传承人并不是其权利主体,但因为民间口头艺术的现存现状,目前在实践当中,传承人的权利与权利主体的权利有所混淆,但基于两者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同,两者的权利义务应当有所不同,但传承人在民间口头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中至为重要,也需要赋予其必须的法定权利,如何平衡传承人的权利与非权利,有利于民间口头艺术的传承及发展是文章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产权的资本化和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霞 《经济论坛》2004,(14):143-143
知识产权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法律术语,它通常是指人们对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一般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自己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所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以及作品的传播人所享有的权利。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专有权。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单位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专用权,也就是对其智力创造性活动的成果所享有的专用权利。知识产权既是一种人身权,又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各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法律是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这些法律是调整有关创作、发明、商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国家通过这些法律授予知识产权所有人以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确认和保护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发明和商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支配、转让、继承等权利。在德国,专利是受《专利法案》(Patents Act)(1936年颁布,1980年修正)保护的;商标是受《商标法案》(Trademark Act)(1936年颂布,1979年修正)保护的;著作权是受1965年9月颁布的《版权法》保护的,该法规也于1974年被重新修正。这些就构成了德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须构建以宪法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机制及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分为二大类,即通过专利形式保护工业产权、版权形式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具体分为五种保护方式:发明专利、商标注册、工业设计注册、文学和艺术作品版权、集成电路图形以及杂交植物新品种的培育者权。 第二类指不受工业产权和版权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如可通过按加法律达成的保密或项目协议加以保护的贸易秘密和保密信息,或通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是一个权利倍受关注和尊重的时代,是一个权利发展显著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倍受重视和尊崇的时代,是一个法律关照社会、关爱权利的时代。公证行业是一个为公民苍生带来安全和保障的行业,同样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行业,但是我国自引入公证制度以来迟迟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证员权利保护制度,应该说是我国公证行业立法的一大空白。笔者就我国公证员权利保护制度的构建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公民权利的完善和保护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法治和民主化程度的标志。有权利必须有救济,国家不仅要通过法律使公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制定完备的权利救济法律制度来保护公民已取得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法律对银行债权人权利的保护可以通过书面法律的制定及完善得以实现。那么,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的颁布和修订是否会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反应?文章运用事件法考察了《物权法》、新《公司法》和新《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和修订对我国上市银行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部法律公布事件对上市银行的股价均有显著的冲击效应,这说明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的颁布和修订引起了市场投资者强烈的反应;进一步地我们发现,不同法律事件下不同银行的股价所受影响各异,这可能源于上市银行的终极控制人以及三部法律关于债权人保护条款的侧重点和法律规定的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张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2):111-113
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智力成果和商业识别性标记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科技创新意义重大。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制度供给、法官需求入手,在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演进路径来看,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遗产保护法律制度表现出明显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综合保护的特征,英美法系的相应法律制度则体现出明显的分散保护的特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发展进路中,早期体现为“民俗”“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路径,当代体现为主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考察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路径,对完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链条保护,实现其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法律制度基本建立,但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驰名商标法律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暴露出许多缺陷,为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驰名商标认定制度、驰名商标动态管理制度、第三方权利保护制度、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衔接制度、驰名商标权利限制制度以及驰名商标认定后保护期限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弱势群体——农民环境权利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在政治、经济、文法等方面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他们在环境权利资源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却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到。由于现行社会制度下农民身份的特殊性以及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农民环境权利保护的忽视,农民的环境权利正在被法律边缘化。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大量转移,农村环境每况愈下,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从法律层面对农民环境权利加以特别保护和救助,以实现环境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正义是法律价值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之独立侵权行为制度是侵权行为法上的一个极富包容性和适用性的弹性条款。藉此可以保护各种尚无权利之名的利益和法益,使得众多的保护性规范得以落实,维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保持法律的稳定性,使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更好地契合,完成侵权行为法功能由权利保护向法律遵守的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属于民法,而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对权利人的权利实行平等保护.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意味着要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进一步加强对物权法相关条款的解读,对于正确行使和履行相关法律权利和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秦恩才 《经济师》2006,(7):47-48
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具有关联性与冲突性。工人权利与贸易的磋商已有很长的历史,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劳工权利必将与国际贸易挂钩。国际社会对贸易与劳工权利的规制既有国内法形式表现出的单边贸易壁垒,又有双边条约、多边协定的共同约定。虽然国际劳工组织就国际贸易中劳工权利的保护付出了积极的努力,但世界贸易组织对有关劳工权利的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列入其法律框架之下。  相似文献   

20.
谭华苓 《现代财经》2007,27(10):71-74
对计算机软件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西方国家在对计算机软件作品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为此,探索我国对计算机软件作品的法律保护途径、保护内容等问题将成为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