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书架     
《买日本:中国企业对日并购新战略》作者:黄亚南出版:东方出版社定价:39.00元日本企业具有世界顶尖的技术、市场开发能力,以及连续创造利润的能力,这正是中国企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侯慧明 《辽宁经济》2013,(11):32-35
技术并购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向产业链高端的重要形式.然而很多企业不重视技术并购后的市场战略选择和市场整合管理导致并购失败.本文根据企业技术并购的目标分析了企业技术并购事宜采用的企业市场战略,并从技术融合、产品升级、品牌树立和竞争管理四个维度分析了市场整合管理过程,最后就业务流程和盈利模式提出了技术并购的市场整合管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俞锋  陈柠  沈宏斌 《浙江经济》2013,(22):52-52
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驱动,缘自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要素成本飙升所催生的“天花板”突破理念。据调查所得,浙江参与海外并购中有42.5%的企业成立年限在11年到20年,国内市场被挤占,企业发展出现瓶颈。浙江企业的跨国并购与第五次海外并购“强强联合”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4.
“进入”在企业战略决策和实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进入哪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是涉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问题。本文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两项逻辑斯谛回归分析,得知日本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时的企业所有权优势与进入方式的关系,进而来探讨日本企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理模式。结果表明,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技术能力越高,越优先选择合资经营方式;财务能力越高,越优先选择独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透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呈现与全球跨国并购下降趋势相反的“反周期”现象,其并购的主要动因有资源寻求、市场寻求、技术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四类,并购的操作方式包括直接并购、成立合资公司并购、新设控股公司并购、境外子公司并购和换股并购五种。  相似文献   

6.
陈建新 《中国经贸》2011,(20):31-32
反向并购(借壳上市)如今被许多希望尽快上市的企业所使用。所谓反向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一些业绩较差、盈利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该公司,然后再通过资产置换及新股定向发行的方式进行资产的转移,实现非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反向购买巳成为企业”借壳上市”越来越重要的方式,通过反向并购,非上市公司实现在资本市场建立长期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吸收新兴企业上市的证券交易市场共有3个,可以分为日本证券业协会管理的店头市场(JASDAQ),东京证券交易所1999年11月成立的高增长新兴股票市场“Mothers”和2000年6月成立的由美国的斯达克和日本网络投资银行软件银行合资组建的日本纳斯达克市场,其中“JASDAQ”市场是日本唯一的股票店头市场,也是风险性企业筹资的最大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并购浪潮兼具美国5次并购浪潮的特点目前中国的并购还大量是横向并购,大量的民营企业远远没有成长到头,国企的“扎堆”运动也方兴未艾。然而纵向并购的数量也很多,因为中国存在很多“天然”垄断的行业,在这轮并购潮中,这些“天然”垄断的行业有着向上下游纵向扩张产业链的强烈需要,成了这一轮并购中的主力军。以财务为主导的混合并购也有市场,这是由于中国市场割裂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企业成长的“天花板”很低,同时由于行政权力的存在,各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别很大,那些成长到“市场”极限的企业,往往会根据其所能取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企业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并购方式,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发育成熟度、对资本市场并购的法规建设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利用好当前的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并购、资产重组,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改革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为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和进军国际市场,并购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多元化的一项重要外部成长策略,台湾地区也置身于全球化企业的并购浪潮之中。文章对近10年来台湾并购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台湾企业并购行为的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方式,但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冒了出来。上汽控股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员工持续罢工,让“中国老板”伤透脑筋;TCL兼并法国汤姆逊以后,赢利下降,市值缩水;联想吞下IBM个人电脑以后,在欧洲的销量下降,排名下滑;中海油并购尤尼科遭“封杀”的  相似文献   

12.
月度大事     
《新财经》2007,(2):13-13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并购交易网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于日前揭晓。本次活动评选出了2006年度“十大并购人物”以及“十大并购事件”。榜单显示以本土资本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并购事件占据了一半以上。来自国内外多家专业机构的数据调查也显示,2006年前十一个月,中国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大大超过外资在中国并购市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杨永莉 《特区经济》2005,(11):302-303
一、企业的并购和外包1.企业并购通常,理论界把实施并购行为的公司称为并购企业,把被并购企业称为目标企业。根据并购前二者市场关系不同,并购可分成3类:水平并购(横向并购)、垂直并购(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①横向并购。并购企业的双方或多方原属同一产业,生产同类产品,在企业  相似文献   

14.
积极发展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兵 《天津经济》2007,(11):26-27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以其在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并最终在境内市场上市退出的优势,既规避了外汇管制、外资企业并购境内企业的限制,又为国内资金拓宽投资渠道,是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利用金融危机环境进行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取得预期绩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辉东  薛涛 《新财经》2006,(5):50-51
近来,外资并购话题在业界逐渐升温,“国退洋进”“新洋务运动”等新词汇时常见诸报端。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并购案市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外资并购是魔鬼,会严重阻碍本国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也有人认为,外资并购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其实,并购本身只是一项正常的经济活动,是企业之间的博弈,它体现了资本的逐利意识。我们在看待并购特别是外资并购时,不应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对参与并购的主体也就是企业来说,在市场以外的层面谈并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国际化: 需要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尚 《产权导刊》2006,(4):15-16
可以说,2005年无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尝试最为集中的一年,也是突破性的一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世界500强的先例,为了促进国际化进程,新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甚至“御驾亲征”,举家搬到纽约。其后,明基并购西门子,也使其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而中海油和海尔虽然收购失败,也展示了其国际化的实力和决心。在跨国并购之外,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中兴、华为等热衷于与海外合作,发展海外本土市场,而在家电行业,海外市场的份额也逐年加大。这场国内企业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国际化运动的成败,现在去评判还为时过早。其结果和影响,将会在企业未来相当长的经营时间中慢慢地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8.
宋耘 《广东发展导刊》2003,(6):49-50,18
并购一直是企业实现成长和多元化的非常普遍的战略选择。然而,有关并购绩效的研究却发现,并购的预期绩效很少能实现,大多数并购都是失败的(Chatterfee,Sanyan,1992)。大量并购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并购是否能达到管理者的期望,提高企业的绩效,关键在于能否有效保护被并购企业的能力。“动态能力战略观”认为,从长期看,  相似文献   

19.
武常岐 《中国报道》2009,(11):77-79
中国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非常重要的杠杆。特别是无形资产比如技术,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被充分利用。但企业如果没有“走出去”、买回来、用起来,这种系统的互补和消化能力的话,收购就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在海外并购中日趋成熟,融资策略得到了多样化的选择和综合应用。 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寻求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根据普华永道今年1月底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与2013年前瞻》报告,中国大陆企业近五年来海外并购规模急剧扩大,并有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披露金额bt2011年增加了54%,达到了创纪录的6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