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捐赠是指企业无偿地出让资产的所有权或名义所有权.由于会计和税法存在差异,企业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要充分考虑税法的规定.本文分别从企业接受捐赠和对外捐赠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并提出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飞 《商业会计》2012,(5):27-28
捐赠,是指某个主体自愿无偿给予另一主体现金或其他资产的行为。本文就企业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按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类型,分别就对外捐赠和接受捐赠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以期对企业进行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咨询台     
<正> 问:接受现金捐赠是否要纳税?答:一般的企业接受现金捐赠不纳税,而是转入资本公积,账务处理应为:借:银行存款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问:我公司是专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的企业,主要从事废旧塑料回收,然后加工成塑料粒子,再对外销售。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对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单位免征增值税。但国税部门的同志却要求我公司缴纳17%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交易事项观和财税协调的视角,对现行企业对外捐赠的财税处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财税处理方法对企业对外捐赠是否确认收入不够规范,并且需要纳税调整,处理方法不够简便,应把对外捐赠视为交易类视同销售行为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更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正> 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136号公告——非盈利组织或慈善信托机构为其他组织保留捐赠而接受的资产转移。在美国会计标准中,直接接受捐赠和对外捐赠的会计处理较易理解,并且和我国企事业会计规范中的捐赠内容相似。下面  相似文献   

6.
李波 《中国市场》2010,(48):118-119
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财政部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未作明确规定。结合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捐赠业务的比较分析,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发现新准则下对企业接受捐赠业务的处理在观念上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企业接受捐赠利得的会计处理必须考虑税法相关的规定。现行会计处理中由于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内容把握不准,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新会计准则下如何规范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不断改进,也在不断地完善。本文以固定资产为例,对企业在特殊情形下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1.企业对外捐赠,除符合税收法规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外,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2.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捐赠,应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和以非货币  相似文献   

10.
《商业会计》2012,(13):60
记者最近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根据企业上报的捐赠情况,2011年有108家中央企业发生对外捐赠支出,累计支出总金额为37.7亿元。其中,公益性捐赠20.09亿元,占53.28%;救济性捐赠12.48亿元,占33.09%;其他捐赠5.13亿元,占13.63%。据了解,公益性捐赠中,向科教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对外捐赠应当视同一般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此,实务中并无异议。但是,对于企业对外捐赠,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是否要确认销  相似文献   

12.
<正> 新《企业会计制度》对接受捐赠资产作了较大改动,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一、对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账务处理作了特别规定:二、对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财务处理明确了纳税要求;三、对接受现金资产的捐赠与接受非现金资产的捐赠的会计处理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前者可在接受捐赠时直接记入资本公积(指已实现可用于按规定转增资本或股本部分),后者则在接受捐赠时先暂记入资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企业捐赠业务开始显现,迫切要求会计业务对接受捐赠业务进行正确处理与核算。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价值和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即使企业纳税更加合理,资本公积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
欧阳 《商业会计》2004,(12):24-25
2003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涉及的所得税问题进行了重新规定。明确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需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其中,对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需按接受捐赠时非货币性资产本身的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对接受捐赠存货、捐出方代为支付的增值税额,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接受资产捐赠的涉税规定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中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  相似文献   

16.
李秀华 《商业研究》2005,(21):149-151
资本公积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于投资者的投入、对外投资、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和企业的改组等活动。资本公积不是企业的经营收入,与流转税无关,但却涉及到是否缴纳所得税的问题。明确各项资本公积的纳税与否,对于企业正确地缴纳所得税,恰当地进行会计处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和国家的税收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计处理方法探析 对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企业会计制度>下的"递延税款"科目和"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但却并未给出新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部分的科目介绍中规定:"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鉴于此,笔者认为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时,可借记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相似文献   

18.
吴艺滨 《商业会计》2012,(14):70-71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企业接受固定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方面并未做明确、具体的规定。现行做法是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但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比较大,直接计入当期利润总额会导致上市公司利用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利得进行利润操纵或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税务负担。对此,本文提出会计处理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问题解答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郜进兴问;商品流通企业接受投资转入或接受捐赠转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额怎样进行会计处理?答:商品流通企业接受投资转入或接受捐赠转入的固定资产,其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应计入固定资产的...  相似文献   

20.
一、接受捐赠的会计亏税务处理 税法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及《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需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占应纳税所得的50%以上,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