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法和个案研究法。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企业起步晚,对并购相关问题的研究也较晚。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3,(2)
并购作为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很多大型企业都是通过并购手段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扩张。为了研究企业并购长短期绩效,以及分别对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带来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普遍存在不一致。本文主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文献,并根据事件研究法和财务分析法分别予以总结和综述,以此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吴章洁 《会计师》2013,(1X):7-9
并购作为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很多大型企业都是通过并购手段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扩张。为了研究企业并购长短期绩效,以及分别对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带来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普遍存在不一致。本文主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文献,并根据事件研究法和财务分析法分别予以总结和综述,以此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扩张和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探究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有哪些因素影响并购绩效等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指出了并购绩效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张峻睿 《会计师》2019,(11):23-24
移动社交领域向来竞争激烈,尤其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内,并未出现类似腾讯一般的领头羊企业。在此背景下,企业并购无疑是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优先选择。本文以陌陌并购探探为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法对此次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并购从短期市场效应来看产生了正面的效应,但从中长期考虑,事件并未明显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对外扩张,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并购活动最基本理论依据是并购能否创造价值,所以科学的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十分关键。目前在学术界有关并购绩效评的实证研究非常丰富,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的主要是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研究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除此之外还有数据包络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等。这些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各有短长。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一点灵感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联想集团并购IBMPC事业部、吉利并购沃尔沃、中联重科并购CIFA三起制造业企业跨国弱势并购事件进行多案例研究,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发现三起并购短期财务绩效较差,长期绩效较好,不同程度实现了价值链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从2003年至2008年间的342起并购事件,发现中药行业并购绩效最好,医药流通业最差;混合并购效果最佳;置换重组这一支付手段的市场反应优于现金支付。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并购绩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创业板成立之初,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就层出不穷,且近些年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本文用事件研究法,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3年6月发生的并购行为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其行业总体样本的绩效以及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在短期内获得显著为正的绩效,增加了股东价值。本文还总结了不同类型并购对于股价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创业板成立之初,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就层出不穷,且近些年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本文用事件研究法,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3年6月发生的并购行为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其行业总体样本的绩效以及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在短期内获得显著为正的绩效,增加了股东价值。本文还总结了不同类型并购对于股价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海外并购事件为切入点,使用事件研究法评估海外并购的短期绩效,然后利用回归分析寻找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国企在海外并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外,目标企业集中于开曼群岛、百慕大、美国和香港。(2)海外并购事件并不会给并购方带来显著的超常收益,反而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不过影响较小。(3)民企的累积超常收益率高于国企,说明市场较看好民企的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国资委同意中国南车和北车并购重组的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并购重组公告日前后30天为事件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在并购重组后的绩效得到了显著提高,产生持续的累计超额正收益,然而可能由于事件窗口期的选取,在宣告日并未出现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相似文献   

13.
并购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业务日渐频繁,如何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提高绩效水平,优化并购过程,是我国学者十余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和EVA(经济增加值)法等。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几种评价方法的梳理,分析其存在的局限性,为正确评价并购绩效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并购浪潮不断涌现,并购成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并购绩效是衡量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归纳出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并指出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劣.随着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不断增强,这些研究方法在并购绩效评价方面将获得更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全球经济下行,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逆周期并购成为部分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以TCL科技为例,研究其2020年实施逆周期并购行为的动因,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短期绩效,选取财务指标进行长期绩效分析。通过分析发现,TCL科技在2020年实施的多次逆周期并购影响其长短期绩效,从短期绩效来看,逆周期的多次并购为其带来了积极效应;从长期绩效来看,其盈利能力先升后降且于2022年跌到近五年最低,营运能力虽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但是仍高于并购之前,同时由于多次并购全部采取现金支付方式,TCL科技面临着一定的偿债压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1998年至2009年间A股市场发生的533个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事件中买方企业围绕首次公告日的短期收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围绕并购首次公告日(-2天,2天)这5天的时间窗口内,并购买方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正.本文还发现,账面市值比、交易相对规模等交易特征值与并购短期收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买方企业的规模、托宾q值、并购的股权收购比例、自由现金流与并购短期收益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第二次海外并购浪潮中12个案例为对象,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特点,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从短期财富效应及长期综合绩效角度,对海外并购对并购银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短期财富效应还是从长期综合绩效变化来看,海外并购都能给我国并购银行带来正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郭佳宝 《时代金融》2012,(29):77-79
本文将公司并购分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认为不同的并购主体会处于不同的目的进行并购进而对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基于2003年6月30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超额累积收益率在并购前后增长幅度较大且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最后剖析了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研究法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陈豪 《中国外资》2012,(8):209-211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1998年至2009年间A股市场发生的533个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事件中买方企业围绕首次公告日的短期收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围绕并购首次公告日(-2天,2天)这5天的时间窗口内,并购买方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正。本文还发现,账面市值比、交易相对规模等交易特征值与并购短期收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买方企业的规模、托宾q值、并购的股权收购比例、自由现金流与并购短期收益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吴家旭 《理财》2024,(4):50-52
<正>本文试以2019年SL收购大手笔——并购JLF中国为例,通过案例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来分析并购财务绩效,认为并购JLF中国短期内并没有得到市场过多的积极反应,从会计指标分析长期绩效,发现并未明显提高改善SL经营和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