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在浙江临安召开了“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工作研讨会”。科技部、财政部及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现状——基于银行存贷款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清 《工业技术经济》2010,29(1):151-154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是指长三角内资金的自由流动程度不断加强的过程,如果用当地银行存贷款的关系表示就是两者相关性变小的过程。用长三角两省一市银行存贷款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994年分税制以来,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银行存贷款相关性变大,说明分税制对金融一体化的阻碍作用。用财政能力的下降和金融控制能力的加强来解释这种长三角金融去一体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印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其间的“两省一市”即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更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期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江苏省,向您描绘一个笔者眼中的行业初印象。  相似文献   

4.
动态     
机构·峰会建长三角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在浙江临安召开了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最近联合发文,批准苏州大学等5家主要承担单位为主体申报的国家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项目立项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657亿元,由浙江、江苏、上海两省一市的纺织院校、科研单位等组建,是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石狮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石狮市必特软件园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石狮纺织服装ASP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中国纺织服装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并被列入“2006年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建设重大共性项目”。石狮纺织服装ASP公共服务平台是我省县级市中最早建设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泉州市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之一,是集服装资讯、软件管理、企业推广、综合服务等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ASP平台的目的和作用是整合纺织服装行业资源,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水平。石狮纺服ASP升为“国家级”  相似文献   

7.
区位优势:张家港——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第三名,长三角地区重点制造业基地和江苏省重要滨江工业基地,苏锡常都市圈内重点保税物流中心。2002年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塘桥——张家港市东南部,中国纺织工业重镇,中国棉纺织毛衫名镇,中国千强镇。南接沿江高速,北濒长江,东与苏通大桥比邻,西连苏虞张一级公路,204国道直贯南北,产业群集,交通便利。现代“纺织城”,轻纺产业基础雄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纺织出口加工业。这是建造塘桥国际针纺城重要的区位优势。张家港塘桥国际…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纺织行业进步,提高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实现数字转型和高质量发展,4月15日-1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主办,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政府支持的2021年“纺织之光”长丝织造数字化重点技术推广活动在江苏海安举行。  相似文献   

9.
提及“纺织学术”,“聚酯”、“絮凝材料”、“机械强度”之类的专业词汇就会如“天书”般浮现在记者脑海里。然而,“天书”中却隐藏着关于纺织产业乃至企业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10月底举行的2014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产业发展方向方面,深度探讨了科技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对“学术年会”的评价:学术年会为全国的纺织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端学术交流、高层次创新人才表彰、优秀科技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为推进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深度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珠三角与长三角集中了中国纺织服装工业近2/3的产能,是中国纺织服装业两个最重要产业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业要战略升级、产业强国、协调发展,这两产业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312日,首届“珠三角与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合作与发战略论坛”对两地产业如何实现合作发展、携手共展开了研讨。围绕论坛主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谈学明、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处处长顾强、商务部外贸司纺织品出口副处长马宏伟、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成荣等行业和地区领导、国家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2005,(4):26-27
3月12日,首届“珠三角与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合作与发展战略论坛”在虎门召开。珠三角与长三角是中国纺织服装业两个最重要产业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业要战略升级、产业强国协调发展这两个产业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论坛就两地产业如何实现合作发展携手共进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吉林省召开了“学习两省一市经验,推动吉林加快发展汇报会”。会后,九个市州领导就落实省党政代表团赴江苏,浙江,上海学习考察情况,向省领导作了表态发言,并立下了军令状,切实改掉了“不做的毛病”,要千方百计上项目,让“小狗经济”带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互补互融 优化产业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纺织产业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个三角合作发展对我国纺织产业整个发展是个极大的推动。大家知道,目前我国是国际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出口国。2004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24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1/3,出口974亿美元,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1/4。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纺织工业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江、浙、沪、粤四省纺织工业,主要指标在全国占有相当比重。上规模以上企业统计(2004年),大体上是2/3的水平。(如下表)珠三角与长三角纺织产业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的特点。珠三角港澳台外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是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重要活动。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连续成功召开五届。学术年会紧紧结合纺织行业自身特点,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纺织学科繁荣发展,聚焦学科发展前沿,优化学术会议内容,提高学术交流实效。日前,2016中国纺织学术年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2016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将于10月23~25日在上海松江召开,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主题。行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享科技盛宴。  相似文献   

15.
梁龙 《中国纺织》2009,(6):72-73
“环渤海地区作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并行的三大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带之一,面辅料产品需求未获满足,亟需完善产业链配套资源,今后必将成为拉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发挥的重要力量之一。”日前,在“《环渤海地区轻纺产品需求调研报告》暨环渤海地区纺织产品市场拓展营销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表示,受成本、劳动力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影响,纺织服装加工业日益加快了从东、南部向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梯度转移的速度,环渤海地区的纺织产业应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交流与衔接。  相似文献   

16.
金艳 《中国纺织》2010,(2):138-139
日前,“武汉科技学院纺织科技馆”正式开馆。作为目前国内高校唯一以纺织科技为主题的展览馆.该馆紧紧围绕纺织产业链,全面展示了纺织工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以及纺织技术和纺织品对其他相关行业的辐射作用,既是对我国纺织科技发展的回顾,也是一种前瞻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梁莉萍 《中国纺织》2011,(11):76-77
10月1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加快战略转型,做强科技纺织、绿色纺织,在本届博览会上推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上海纺织集团的科研成果以及产业化水平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青岛印染厂的“大成超市”面对激烈竞争李天恒王云淑崔洪林重新调整职工队伍,是纺织摆脱困境的关键一步青岛纺织业在“跳出纺织,发展纺织”的思路中,使纺织系统的第三产业从过去单纯安置少量富余职工为目的的“小三产”,发展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三产”。例如,市...  相似文献   

19.
时尚快车     
1.“融合”将是下个世纪初纺织品发展的一大特点。由于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多样化,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拼弃雷同化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产品品种花色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纺织产品要具备多功能性,并且在产品外观颜色、花型上要符合流行趋势,在产品面貌上它将是“科技与艺术”“精细与粗犷”的结合;原料结构上“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结合;花型上“古典与现代”的结合;颜色上“深沉与亮丽”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切实把十九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在新征程上谱写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篇章,12月20 ~ 22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支持,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北京中纺永景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齐鲁)科技纺织时尚展暨山东纺织服装新动能发展大会”(以下简称“齐鲁科技纺织时尚展”)将在济南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