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经济发展》2006,(2):61-64
农副产品加工业信息 一、成都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不仅是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成都市现有规模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30多家,实现产品销售收人311.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0.31%;完成增加值13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32%;实现利润17.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21.6%。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281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4亿元,占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60.8%;完成工业增加值101.5亿元,占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74.6%;实现利润1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利润的80.8%。成都拥有一批如正大、统一、希望、通威、蒙牛等全国知名企业,其中正大、统一等30多家企业2005年销售收人均超过1亿元。  相似文献   

2.
全区大型流通企业已初显规模 目前,随着广西流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流通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现代流通方式迅速推广,流通秩序得到改善,流通产业的活力得到进一步加强。2004年,广西零售业以举办南博会为契机,突出扩大内需的重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了流通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2004年1~7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概况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市五大临港产业之一。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企业267家,比上年增加26家;总资产489.81亿元,同比增长18.8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74.16亿元,同比增长24.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98%:完成销售收入1077.89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省石化行业销售收入的40.22%,增幅与全省持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企业信息化正在迅猛发展。根据天津市信息协会对1033家企业调查,2001年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厂长或副经理的企业378个,占38%;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的332户,占33%。“九五”期间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资达到11.44亿元,仅2000年就投入6.76亿元,呈几何级数增长。企业拥有大型计算机17台,中型机94台,小型机2149台,大型数据库软件520套,大型系统软件621套。企业拥有数据库24392个,平均每个企业拥有24个。在企业信息化应用方面,有179户采用了CAD/CAM;34家拥有计算…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是全体入股社员共同所有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拥有在编职工49000人,全资、控股企业13家,事业单位1家,区县供销社17个,基层供销社97个。所有者权益52亿元。全系统实现销售204亿元;利润6.2亿元;资产收益率7.7%。  相似文献   

6.
冯芳 《宁波经济》2009,(8):40-41
建筑业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解决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建设。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市建筑业从业人数达N50.6万人,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实现利税总额58.4亿元,增长13.6%,呈现生产、效益同步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6.2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9.39%。同时,建筑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材、钢铁、电力、交通运输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简介     
《浙江工商》2009,(3):F0002-F0002
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1979年从最初的7个人5000元人民币的手套厂起家,历经30年的风雨历程,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3家全资或控股企业,9家参股、关联企业;有2个工业园区、3个大型专业市场和2家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经营范围涉及塑料、机械、精细化工等产品的制造、电子商务以及商品市场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总资产14亿元、年销售额逾18亿元、市场成交额38亿元的省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2013年,鄞州区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3亿元、增长14.5%,总量、增幅列全市第三和第五;今年一季度又以实现社零92.7亿元、增长17.4%,总量和增幅分别跃居全市第三和第一位,商贸经济贡献、商贸民生保障、商贸发展创新、商贸管理等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实绩,在近期召开的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会议上再夺商贸流通工作大奖,并以“五连冠”的成绩实现了该奖项设立以来的全部包揽。  相似文献   

9.
《河北经济研究》2005,(9):37-39
县域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004年,我市8个县实现生产总值204.2亿元,占全市的68.1%;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5.0亿元,占全市的51.2%;总人口315.9万人,占全市的87.4%。承德经济欠发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县域经济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十五”时期,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2005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1%,已占到全市GDP的一半以上,比“九五”末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2.1倍;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完成的;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国税收入7.52亿元,完成地税收入8.52亿元,两税合计16.0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9%,比“九五”末期提高21个百分点,是2000年全部税收收入的3倍;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流通:“布吉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基本上一直维持着国有商业部门垄断的市场结构,由此,农产品交易中的行政动动员成本,组织管理成本,及供求信号失真导致了高昂交易费用与机会成本,不断地呼唤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一的,10余年来,该公司以组建和经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线,着眼于大市场与大流通的的“大而专”的经营目标,已经发展为一个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以及现货批发,折卖,直销,配送,进出口贸易等多功能纵向一体化的营运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目前公司已拥有近20家全资,控股,联营企业,总资产13亿元,净资产6亿多元,年利润800万元,1998年公司的批发市场完成的农产品成交量196万吨,交易额103亿元,成功的经验闻名遐尔,被誉为“布吉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晨 《宁波经济》2007,(8):16-17
年初以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据初步预计,上半年我市GDP超过1540亿元,同比增长14.5%左右。对外贸易高速增长,1至5月进出口总额210.9亿美元,增长3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亿多元,增长16.7%。港口运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态势稳定;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81.6亿元,  相似文献   

13.
产权动态     
《产权导刊》2006,(3):41-4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开展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国务院要求证监会抓紧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国资委将采取五项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005年国资委效能监察挽回经济损失20.5亿元;国资委开展中央企业不良资产效能监察;2005年沪、津、京国有产权交易额达1080亿元;北京市国资委查出国企416个账外户头和小金库。  相似文献   

14.
一、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石家庄市规模以下工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去年底,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单位6.08万个,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5204家,在全省排位第3;从业人员61万人,在全省排位第4;实现增加值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在全省排位第3;万人拥有单位997个,人均增加值4.54万元,在全省排位第3,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7.7%,占全市GDP比重15%。  相似文献   

15.
一、我省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总量规模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上升。近几年来,我省连锁商业和餐饮业经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07年底,全省有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56家。拥有门店个数6837个。吸纳就业人员6.82万人,当年实现销售总额(营业收入)637.5亿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64.7%、17.7倍、4.8倍和16倍。目前我省连锁经营企业已覆盖全国7个省、市(区)。其中。限额以上连锁商业企业49家,拥有门店个数6728个,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蚌埠市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准。安徽蚌埠市现有精细化工生产企业近1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家;拥有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2005年,该市精细化工产业总产值62.8亿元。精细化工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明显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十一五”期间,该市精细化工产业将力争实现投入200亿元;产业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培育15个国内龙头产品;一个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企业;2个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2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努力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无为县2005年民营集团企业由2004年的13家增加到23家,这进一步实现了我县民营企业集团化,增强了市场竞争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资本积累,优势互补,提高档次,发挥民营企业整体优势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4年民营集团企业统计资料显示,年末固定资产46.3亿,比上年同期34.2亿元增长35.5%;利润总额3.8亿元,比上年同期2.9亿元增长27%;实交税金3.6亿元,比上年同期2.7亿元增长37.6%;从业人员达1.4万人,人均工资9208元/年,是无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无为县民营集团企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要保持高效持续发展,尚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08,(7):12-13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省商业网点损失惨重,15个重灾县(市)的商贸流通体系基本瘫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6日,四川、甘肃、陕西省受损的商业网点(包括个体工商户)达到13.89万家,占灾区原有网点的20%左右。直接经济损失达267.82亿元。这13.89万家商业网点中有4.9万家完全损毁,约占1/3;部分损坏的达到6.7万家,占48%。其中,损失最重的四川就占到了13万家。  相似文献   

19.
一、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北海有银河、恒基伟业、新未来、北辰、深蓝科技、桂能、卓群电子等28家电子信息企业,200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6亿元,同比增118%;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111%;出口交货值2703万美元,同比增2680%;利润总额8758.7万元,同比增6.7%。五年来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具体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20.
一、桂林高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桂林高新区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初具规模。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1家,占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91%;形成了一批技术层次高、市场竞争性较强,在广西、全国同行处于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3年的105.4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0.38亿元;对财政贡献由2003年的2.8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47亿元。近年来,高新区铁山、苏桥、秧塘工业园建设同步发展,规划面积达11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一区多园”的格局,成为桂林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