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商界名家》2005,(1):40-41
近期海内外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谈得纷纷扬扬。中国外汇储备由10年前的212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底4033亿美元,升幅近20倍;而到2004年9月底,更进一步增A5145亿美元,海外金融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热钱”不断流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贸易》2011,(3):16-16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17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报告同时显示,过去10年,"热钱"年均流入中国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2003年至2010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经济博览     
世行预警中国“冷钱”流失“尽管还看不出未来的趋势,但是从6月份的数据看,一部分金融资本的确流出了国门,相对于热钱流入而言,这可能是好事。”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评述近期中国出现的资本净流出现象时,小心地避开了“资本外逃”的字眼。8月,世界银行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季报称,6月份中国非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情况已出现逆转,部分原因是政府对流入采取了控制措施”。其中,5月资本净流入估计有125亿美元,而6月则变成净流出38亿美元。高路易提醒说,这次流出的恐怕不止是“热钱”,“我担心的是‘冷钱’,即一些正常…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外汇储备2660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到了54%,远低于2006年和2005年97%和78%的比例。在二季度新增1310亿美元后,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了1.33万亿美元。市场上关于“热钱”回归的猜测不断。  相似文献   

5.
一般而言,汇率调整最忌讳的就是资本的大进大出,就是热钱游资的问题。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由来已久,因此热钱滚滚而来并“囤积”于国内等待升值已不是什么新闻。根据法国巴黎百富勤总经济师陈兴动的观察,中国仅在今年1-6月,外汇储备就增加了1010亿,能够用贸易盈余加上外资直接投资(FDI)来解释的只有500多亿。他认为:“这无法解释的500亿中起码有一半以上是热钱,而所谓的热钱是冲着人民币升值才来的,并不是真的来消费、购房、旅游。”与热钱一起赶往这场资本盛宴的还有  相似文献   

6.
小议热钱     
王魁 《致富时代》2011,(8):85-86
近年来,国际热钱以各种隐蔽方式不断流入国内资本市场。今年二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检测报告》中显示,2003-2010年,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热钱的流入,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和一定的冲击,对热钱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是每个成熟市场不可避免的课题。该文从热钱的概念、特征、流入原因、渠道、危害性、防范等几个方面来讲述热钱。  相似文献   

7.
哈继铭 《新财富》2005,(4):20-20,22
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2067亿美元,达到6099亿美元,分别相当于GDP的13%与37%。这些外汇流入主要有三个来源:外贸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等其它流入。分析中国外汇流入的构成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我们发现,外汇流入越多,当前中国经济承受的负面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们表示,在投机性“热钱”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流出中国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引人瞩目的增长似乎已经结束。 中国政府本周表示,第四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404亿美元,至1.946万亿美元,该数字远低于同期的总贸易盈余和外商直接投资,表明短期资金大量流出。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5,(2):62-62
好长一段时间,关于美元只有贬值一个说法。与此对应的是全球热钱涌动,豪赌人民币升值。突然间,风云变幻,一种关于美元升值的预期使豪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开始调整风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贸易》2010,(12):20-24
近日,一条“约6500亿港元热钱囤积香港虎视内地市场”的新闻,使“热钱”炸开了锅,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内地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与热钱扰乱市场有直接关系。但热钱规模有多大?这些钱又如何进入内地市场?天量热钱深藏何处?对中国企业有何危害?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应对国际“热钱”流入的策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形成一定的利差空间,给国际“热钱”有机可趁,致使大量国际“热钱”不断流人中国,伺机兴风作浪,投机套利。无疑这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对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热钱”流人问题,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警惕。对流人中国的国际“热钱”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正确的治理策略,应对国际“热钱”的挑战。这对未来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热线”:中国一个必须正视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形成一定的利差空间,给国际“热钱”有机可乘,致使大量国际“热钱”不断流人中国,伺机兴风作浪,投机套利。无疑这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对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热钱”流入问题,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警惕。要对流人中国的国际“热钱”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正确的治理策略,应对国际“热钱”的挑战。这对未来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家们表示,在投机性热钱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流出中国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引人瞩目的增长似乎已经结束。中国政府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404亿美元,至1.946万亿美元,该数字远低于同期  相似文献   

14.
经济调查     
外汇局2011年热钱净流出逾30亿美元国家外汇局近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去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减少、波动加剧,出现了从大量净流入到趋于平衡的明显变化,全年疑似热钱"流出31亿美元。报告测算了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净额,即由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量扣除进出口顺差、非金融部门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等较稳定的贸易  相似文献   

15.
世界     
焦点国外热钱正在明显流出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了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7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94亿美元,同比增加4.37%,7月外汇各项存款增加56亿美元。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表示,7月外汇储备增长小于直接投资(FDI)和贸  相似文献   

16.
汪涛 《新财富》2009,(9):31-31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9年二季度出人意料地大幅增加了1780亿美元,大大高于外贸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之和。与此同时,银行贷款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强劲复苏、资产价格飙升。国外资本流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受到广泛关注。“热钱”问题并不严重 从逻辑上看,这其中的联系似乎显而易见,但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张弘 《成功营销》2013,(12):24-24,26,27
“Adblock”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来看看它的“功力”如何。 以AdblockPIus为代表的浏览器网络广告拦截应用正在互联网上迅速流行。据Pagefair推测,2012年Google因广告被过滤至少损失了8.87亿美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在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以及中美利差倒挂等因素影响下,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7月2日,当三部委围堵热钱的《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颁布的时候,我国4月的外汇储备单月增幅已达到创纪录的745亿美元。假如接下来的外汇增长速度依然保持在前4个月的增速上,那么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金额将突破2万亿美元。各种热钱以非法或合法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恶化流动性过剩,还将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同时,热钱的天性又决定了它们一定会在泡沫达到顶点前集体撤退,届时将会造成经济震荡,甚至引发严重的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19.
陈婷 《理财周刊》2004,(12):24-25
10月28日人民币加息后,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一次抬升,“热钱”汹涌而来,美元持续贬值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是推波助澜。人民币升值与否?如何升值?再次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10年热钱冲击中国经济体系的猛烈态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池子”理论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从楼市到股市。“池子”的载体被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时至2011年.热钱话题似乎早已淡去,“池子”理论也鲜有提起。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幻莫测使总结过往的教训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将浅谈个人关于“池子”理论的思考,即中国任何一个具体行业的经济都难以承受热钱之重.而完全虚拟的“池子”——以牺牲可预测利益换取对热钱的控制权。也不存在。“池子”理论在中国经济环境下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