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农村金融是个大问题,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的进程.对于在现代农村经济体制下如何摸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则成为摆在我国农村"银行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农村信用社,这几年也处于改革的阵痛之中.为了深入地了解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东明采访了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张良庆,以期分享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
"地方金融监管权"设置是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监管改革的破局之路。当前农村金融监管面临多龙治水、权责不明,产权不清、行政色彩浓厚等突出问题,难以适应农信社全面股改后的农村金融格局。应当以"提高监管效率、预防区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将农村金融监管的大部分职权并入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构建独立的省级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从而为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权建设、构建中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发展为切入点,以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及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农信社治理结构中诸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我国农信社治理结构重构的相关见解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发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力度不断加大,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设立,曾经一度撤离农村市场的国有商业银行也重新探足"三农"市场.但是湘西州农村金融创新调查显示,民族贫困地区的基层金融机构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农村金融产品种类较少,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今年两会又一次涉及到农村金融问题,把"三农"始终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农信社的小额信贷发展迅速,在支农、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让人着实担忧的问题,阻碍小额信贷业务的良性循环,影响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一系列数据进一步研究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所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突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农信社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增资扩股资金起点高、种养殖农户社员人数减少、农信社合作制性质在逐步弱化、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不够完善等等。应加快制定《农村金融合作法》,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机制,将我国的农信社改革尽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苏怀平 《银行家》2012,(8):112-114,7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步入实质阶段,农信社管理体制问题一度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有观点认为,我国农信社从未按照合作制原则经营过,是行政推动的产物,很难回归到合作制道路上;还有人说,刚开始是合作制,以后就变成"民有资本官营化",走上了官办道路。到底我国政治制度下的农信社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笔者最近整理中国信用合作发展历史,找到了较为清晰的线索,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信社省级联社的改革方向,即"淡出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要达到这一理想的改革目标,亟需具备引入存款保险、农信社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国家支农服务形成正向激励、防止地方政府控制农信社及给予省级联社强化服务的成长机制等5个方面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省级联社改革实践及农村金融发展规律,未来省级联社改革将出现减弱行政职能、撤销现有机构、现有机构转型三种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信社改革的一种新模式,无论其改制的背景、路径还是今后走向,对于我国整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很好的范例。本文以福建省周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股份制改造为例,对农信社改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 革必须触动产权 ,但目前对农信社的产权改革还主要是一种“增量调整” ,这不会有大的效果。农信社产权改革要搞清楚几个问题第一 ,改革了农信社 ,是否就算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问题 ?我看不是。一些地方的农信社改革朝着商业银行的方向走 ,那它如何为农民服务 ?如果规定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农村金融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从而,阐述在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格局下农村金融改革的主张和建议:一是加快农村商业性银行建设步伐;二是对农信社进行持续不断改革;三是把农发行办成真正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四是搞活民间金融;五是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努力实现好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就是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等三大目标。本文正是以此为目标,从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广大农村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农项目贷款问题,以期对我国农信社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给出有效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颖 《云南金融》2011,(6X):98-98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努力实现好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就是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等三大目标。本文正是以此为目标,从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广大农村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农项目贷款问题,以期对我国农信社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给出有效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破解农信社改革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群 《中国金融家》2010,(11):158-159
农村农信社作为一个群体,它在中国金融版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服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农村地区,农信社已经成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最大的金融机构。但农信社仍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经营环境,城市化发展和客户演变问题、历史包袱化解和风险控制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问题将会影响到农信社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湖南省启动农信社改革以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消化历史包袱、制度体系构建、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凸显.经过央行票据置换以及扩股增资,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愿望迫切,随着2013年1月实施的新资本管理办法,农信社改制农商行也将面临更多的障碍,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以益阳市为例,深刻剖析农信社改革取得的成效及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为下阶段深化农信社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江西省是我国首批8个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之一,而吉安市辖内的吉水县又是全省农信社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的试点县,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情况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对及时掌握农信社改革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不断提高,其自主定价权力越来越大,如何制定合适的贷款利率,成为农信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农村金融市场上农信社的各类金融需求主体在资金需求规模、用途、信用情况等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信社的总体定价策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针对不同需求主体特性的个体定价策略,从而为农信社建立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新乐市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新乐市农信社")历经十年改革,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基本情况新乐市农信社于2011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是新乐辖区网点分布最广、信贷投放最多、金融服务贡献最大的金融机构。截至2013年末,新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是农村金融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信社趋于"官办化"、"商业化",失去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初衷。本文依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和现实状况,提出以合作制为主导的"农官商"三合一的股份合作制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合作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晨 《上海金融》2002,(9):24-2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焦点,本文从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入手,提出了农信社产权结构的基本构架以及实施改革的基本条件和步骤,并对清产核资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