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2009-2016年我国创业板IPO企业的经验数据,实证探讨了不同类型外部投资者的投资特征(持股比例、派驻董事监事人数、数量)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战略投资者派驻董事监事人数与企业绩效无统计上的显著关系;战略投资者数量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财务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财务投资者派驻董事监事人数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财务投资者数量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发展目标来引入不同类型的外部投资者,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可考虑同时引入多家,但也应避免出让过多的股权;而在引入财务投资者时可考虑出让较多的股权,但也应避免同时引入多家或接收较多董事监事。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企业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科学合理地引进战略投资者,能够促进企业地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现实性意义,通过对影响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因素的分析,对如何加快企业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进行研究,为新时期企业的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战略投资者的界定 战略投资者一般来说是指以战略利益为出发点,能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数量较大的股权,具有促进所投资企业业务发展和价值提升的实力,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的法人投资者。  相似文献   

4.
林艳  李梦媛  李炜 《财会通讯》2021,(21):65-69
本文以2014—2019年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全部A股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战略投资者参与水平对国有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战略投资者仅持股不能提升国企混改绩效,而参与高层治理,改善治理结构能够显著改善国有企业混改绩效;异质战略投资者在持股和委派董事方面对国企混改绩效均具有协同效应和制衡效应,且在委派董事层面的制衡更能促进国企混改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关联交易是证券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行为,其结果大都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损害了其它中小股东的权益。而独立董事制度就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而引进的一种制度,并且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规模越来越大,从理论上分析,独立董事起的作用越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多,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抑制的就会越明显。文章从这个研究角度出发,利用上证50指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及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也就越小。从而清晰地说明独立董事制度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利用2008—2014年数据研究了不同投资期限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分行业进行了两者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积极;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差,说明长期机构投资者相对于短期机构投资者更能参与公司治理,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有必要提高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督促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资本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是否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预期。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这一行为的预期是正面的;然而,投资者对于不同所有制和处于不同竞争环境的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预期是不同的,对于中小企业持股金融机构有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是相对理性的,其对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持股金融机构反应较为积极。可以尝试因势利导,通过鼓励特定企业加强与融资机构的联系帮助其减轻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2008-2012年沪深A股的经验数据,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析了CEO的政治关联在其中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机制,考察了企业不同产权和不同经济区域下,该作用机制的效果和表现。研究发现:基金持股和QFII持股显著降低了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社保基金持股对此无影响;机构持股对负向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CEO的中央政治关联和CEO的政治关联强度显著降低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正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民营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的CEO政治关联也显著削弱了机构持股对正向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持股在国内国外的成功案例研究,并结合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实践,提出了对于实行管理层持股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较优模式,即“国有股权 管理层持股 战略投资者”的相互制衡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也符合我国国有企业的成长背景。最后笔者提出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有约束的管理层持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不断增大,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更加积极参与企业长期研发投入活动。基于此,文章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活动没有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压力抵抗型投资者能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的创新活动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与转型。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量超过一定阈值,其对于企业创新质量表现出抑制效应,即二者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是造成非线性关系的重要力量。而市场竞争强度与企业吸收能力则有助于缓解机构过度持股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虽然目前对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评价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在优化产权结构,提升公司价值,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战略投资者的选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期为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相关的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组织提升篇     
《中外管理》2011,(8):130-133
李娜式改制 如果把刚刚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的李娜比作一个企业的话,可谓经典案例。李娜这个企业成长的轨迹应该是这样的:家族式小作坊一收归国有一关门歇业一国家再次注资一改制成民企一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一成功上市。如果说6岁的李娜在父母投资下开始练习打球,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战略是当前日益被看好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一种重要模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在增强资金实力、构建合理产权结构、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可发挥出重要功能。同时引进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投资者保护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将在对投资者保护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从投资者保护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投资者保护与政治关联的相互关系、投资者保护和企业产业战略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等角度,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一、文献回顾国外许多文献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Klein(2002)指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约束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Chunget al1(2002)证明,机构投资者能监督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低。Liu and Peng(2006)发现,应计利润质量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负相关,与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以2005~2012年间352家违规上市公司及其配对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并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其看重短期获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分类来看,相比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QFII等与被投资公司不具有商业关系的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企业年金、保险公司以及信托公司等与被投资公司具有商业关系的非独立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引进战略投资者越来越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措施.为了检验战略投资者的作用,本文运用随机边界成本函数对国有商业银行和五家引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引资后的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较未引资的商业银行更具有竞争优势,而且通过分析影响成本效率的相关因素,发现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确实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同时又存在着潜在的提升空问.  相似文献   

19.
2020年的再融资新规中明确了战略投资者的定位与角色,这一界定对于企业各个阶段都是适用的.由此,本文首先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公司各个成长阶段对战略性资源的不同需求,揭示了"战略投资者"的角色定位.接着,本文以案例方式呈现了战略投资者的行为,即股东资源投入、全面治理参与等,从而诠释了战略投资者概念的具体含义和作用.不仅如此,本文还对权益融资市场中的对赌协议进行反思,建议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规范投资行为等方式,引导战略投资者回归其"战略合作伙伴"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决策快速、灵活等优势,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相对灵活的财务决策机制,企业各项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管理有序,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但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对财务战略不够重视,忽视了财务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只注重企业短期的利益,没有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管理中比较“短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