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05年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大规模热钱流入中国。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出现的这一重要现实问题,对热钱流入中国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对2003年-2012年间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模型检验了影响热钱流入的主要因素,最后文章分析了热钱大量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亚丽  张慧芳  张彦 《经济师》2007,(9):287-287,289
文章通过分析境外热钱的流入对可贷资金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来分析境外热钱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分析了境外热钱对房地产及中国经济的危害。进一步指出限制境外热钱的流入在外汇市场上可减少对人民币的需求,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可贷资金市场上减少货币供给量;在房地产市场上可抑制过量资金流入形成对房地产的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3.
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房地产、股市价格上涨预期使得国(境)外热钱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干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威胁到中国的金融安全。本文界定了热钱的概念和特性,分析了国(境)外热钱进入中国的动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热钱异常流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市和房价上涨。从各个方面阐述中国面临的热钱形势,分析了热钱流入中国的原因、渠道,研究热钱流动对中国的影响等,提出一系列监管热钱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进一步解决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经历2008年次贷危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较高的失业率和信贷紧缩,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为此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热钱更多地流入新兴市场。热钱的大量涌入不但向中国境内输入巨量流动性,使得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外汇净流入压力加大、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加剧了流动性过剩,还严重影响到金融经济的安全。从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等方面分析热钱问题。  相似文献   

6.
热钱具有高收益性、高信息化、高流动性、高虚拟性等特点,大量热钱的涌入冲击着中国货币政策,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通过对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及规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热钱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热钱流入的原因、热钱对经济的影响,从当下我国经济基本面分析爆发危机的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黎友焕  陈小平 《经济》2013,(7):99-101
热钱在我国异常流动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2001年前热钱微量阶段;2002年至2007年间热钱净流入阶段;2008年以来热钱流动波动阶段。从热钱的流入、投机到撤离,热钱尽管有利于我国资本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暗藏种种潜在风险。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按照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无论热钱是流入我国境内,还是从我国境内逃离,  相似文献   

9.
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2年开始,便有热钱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股市、楼市和银行系统等经济领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热钱进入的渠道、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热钱流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的进一步升温,对于“热钱”流入的讨论也成为了学界的热点。相对于“热钱”流入这一主题,对于从1987年至今的资本外逃规模以及影响的测算分析倍受学者们的关注。关于规模的测算,较多的集中于自2002年以来的规模,以年度为主要的单位度量。而实际上,热钱月度流动的表现特点中包含了更多有趣的经济现象。因此,本文在计算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选取上,借鉴关于资本外逃规模测算的方法,进行月度规模的测算和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正常外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快速膨胀,其渠道和方式也呈现多样化。本文在分析近年来非正常外资流入中国的数量、渠道方式的基础上,对非正常外资过快流入的危害性进行探析,并对症下药,提出构建狙击国际热钱“倒逼机制”、抑制非正常外资流入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热钱流动的规模、趋势及其防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尚无可靠和公认的计算国际热钱流动规模的准确方法,但去年以来,国际热钱重新涌入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并有可能对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带来潜在冲击,需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惕。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热钱在中国的投机空间有限,短期内大规模持续流入的条件还不具备,温和流入并时有反复可能将成长期趋势。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采取有效的防御性措施,监控各类热钱,加强流入管制,建立防范流出的预案,并与香港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应重视疏导的作用,增强汇率弹性,管理通胀预期,抑制泡沫膨胀,吸引中长期国际资本,防范和限制短期资本泛滥。  相似文献   

13.
"热钱"对我国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通常研究思路,要研究热钱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首先要计算热钱数量。但是要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热钱数量绝非易事。抓住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特点和热钱的逐利性这两点能巧妙地绕过计算热钱数量这一难题。通过对2002年1月至2009年9月的月度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流入我国境内的热钱主要是流入了房市而不是股市,并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房价的上涨会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  相似文献   

14.
王擎  张恒 《财经科学》2010,(10):41-47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GARCH模型等实证方法分析了国际热钱流入与我国股市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热钱与我国股市价格有一定的相关性;我国股价短期会影响国际热钱的流入,而热钱的流入会在较长时期内影响我国股价;国际热钱和我国股价不但有波动的ARCH效应和GARCH效应,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所以,防范热钱流入对股市的冲击仍是当前政策上需要加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非正常外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快速膨胀,其渠道和方式也呈现多样化.本文在分析近年来非正常外资流入中国的数量、渠道方式的基础上,对非正常外资过快流入的危害性进行探析,并对症下药,提出构建狙击国际热钱"倒逼机制"、抑制非正常外资流入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威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股市、楼市均出现过不正常的较大幅波动,给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国内学术界基本认同国际热钱流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热钱流入首先对一国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其次,热钱大量流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致使货币政策主动性不断下降,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热钱大量流入我国,首先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的发展,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加剧和资产泡沫的形成。热钱为寻求高额利润四处流窜,主要流入的目标是国内房地产市场、股市、债市和期货市场等,对经济健康发展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威胁。近年来,周内房市楼价脱离实际价值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先进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情况逐渐转好,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慌在人民的心中慢慢散去,"后危机时代"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走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结合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热钱流入的主体、流入渠道、流入规模的估算方法以及流入领域。  相似文献   

19.
浅论热钱流入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热钱的概念以及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并分析了热钱流入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提出了控制热钱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本外逃现象,且数额巨大,问题严重,而投机性“热钱”流入的结果仍然是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严重扰乱我国经济秩序,危害我国经济健康运行,因此,防范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已为我国经济和法制建设同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