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信业务亦即负债业务,主要是银行运用各种手段借入资金的业务,其中,各项存款和借入款,尤其前者是银行负债即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授信业务也即资产业务,它是指银行以各种方式借出或“购买”资金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放款和证券业务。对于受信(负债)与授信(资产)的内容、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有争议。本文试图从信用媒介学说和信用创造学说的基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的争论出发,以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理论为基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商业银行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历来奉行资产管理理论,这是因为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业务,银行能够主动加以管理的也是资产业务;而负债则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银行对此是被动的。于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就放在资产方面,并致力于在资产上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完全性。资产管理经营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相继出现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等。商业性贷款理论,也称为真实票据理论。该理论从银行资金大量来源于活期的存款这一客观现实出发,着眼于保持资产流动性需要,认为银行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由于放款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故期限短,同时,放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有真料商业票据为凭证,一旦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可以处理所抵押的商, 回贷款,这既符合流动性的需要,又适当考虑一以盈利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之理论本身的缺陷,相继出现了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资产转移理论的依据是:银行持有短期国库券和其他证券的增加,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在于其变现能力,预期收入理论的依据是:商业银行的放款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期限方面,而要更多地放在贷款和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方面。  相似文献   

3.
国际实践已反复证明 ,存款保险制度仅适用于商业性银行机构 ,不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及政策性任务甚多的银行机构 ;只有助于防范单纯流动性风险 ,无助于防范资产风险 ,即只能用于救助纯粹由于突发性原因引致的“挤兑” ,而对于因经营亏损、不良资产高企甚至资不抵债而引致的“挤兑”及关闭清理则无能为力。中国现有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中 ,除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外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有很多的政策性任务 ,尚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不适用“存款保险”。农村信用社业务的政策性更强 ,也不适用“存款保险”。适用于“存款保险”的仅有股份制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2003年10月~2013年9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逆回购、财政性存款、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保险新增量、信托新增量会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从政策的效果看,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的影响程度较大,再贴现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外汇占款短期可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反而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受到多方资产管理联动的影响,资本市场会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对外业务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甚少,随着对外业务的开展,该影响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FDIC准备重新启用“损失分担”机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准备重新启用“损失分担”机制,以迎接2009年可能出现的银行倒闭潮。该机制曾在储蓄和贷款危机中得到运用。“损失分担”机制是由政府承担大部分潜在损失,以鼓励健康银行收购破产银行的问题资产的一种资产处置方式。在多数破产案例中,买家只负责吸收倒闭银行的存款,大部分资产则由FDIC来管理和出售。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是企业或个人以自己拥有的房地产作为还款保证而向有关金融机构从事货币借贷的市场。在该市场中,贷款资金是商品,它是存款负债的资产化,存款负债是“买”来的,这种“买”有两点规定性:一是要支付价格即利息,意味着存款负债的吸收是有成本的,二是买的只是一定时期内的支配权,期满后要如数归还其所有权。市场资金需求方是向房地产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单位或个人;资金供给方是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各类房地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能会提升银行风险承担,并导致资产流动性结构恶化,而这些因素构成了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潜在动因。本文以2012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后的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机制检验表明,主动风险承担的提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恶化及资本充足水平的降低,是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渠道。进一步检验异质性特征,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主要促进了银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并对全国性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不仅基于银行微观行为深化了对存款保险制度影响效应的认知,而且拓展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视域,对进一步优化存款保险制度和资产证券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会财会》2014,(4):47-47
正"影子银行"是指没有传统银行以存款、贷款和结算为核心的业务组织形态,但却像传统银行一样提供融资、信用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直接或间接从事资金或信用中介的机构。影子银行不是银行,却干着银行的活。它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于欧美,成名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近年来,中国出现巨大的社会融资缺  相似文献   

9.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方面。资产管理的任务是对已有的资金在现金、证券投资、贷款和其他资产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以解决利润最大化与资产流动性的矛盾。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有现金资产、证券资产、贷款和其他资产(含固定资产等)。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对前三种资产的管理。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没有必要完全依赖资产方面来保证流动性。例如,银行并非只有在存款不断增加时才考虑增加贷款;如果客户要求增加借款,而存款不变或减少时,银行除通过调整资产…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在西方,早期亦称“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活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本来源。由于短期资金来源只适应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独资经营、...  相似文献   

11.
金融当局的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和存款保险,被公认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要素。目前,已有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支持存款保险制度的观点为,银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流动性转化功能,即银行用流动性强的负债为流动性差的资产融资。恰恰是这种流动性转换,使得银行很容易遭受破坏性的存款挤兑。由于银行实行的是部分准备制度,因此注定了它天生就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同业业务通常主要承担商业银行司库职能,其主要目的是用于银行资金的流动陆管理。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表内贷款规模受到限制的压力下,开始挖掘同业业务的发展空间,大量配置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央行称之为“同业渠道”业务。这种盈利模式给银行带来了较好的收益,但同时电加重了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试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问题徐山辉商业银行是最早出现的银行机构,它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追逐利率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在西方国家,早期的商业银行又称为“存款银行”。这是因为这类银行是靠吸收客户活期存款作为其贷放的资金来源,且由于所吸...  相似文献   

14.
去银行办理存款或理财产品的质押贷款,盘活这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让“死钱”变成“活钱”。只要资金的投资收益率超过6.57%的机会成本.还可以进行无风险套利,以获取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银行将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存款进行贷款、投资等去获得收益的业务活动。贷款资产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一般占总资产的60—70%以上,对银行本身来说,在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情况下,信贷资产业务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支柱,同时也发挥了信贷杠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作用。信贷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银行的自我生存和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务院决定1991年为“质量、品种、效益年”。银行部门如何利用信贷杠杆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为“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开展作出贡献?最根本的是要强化信贷资产管理,正确掌握信贷资金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金融》前几期就“存款第一”的口号发表了几篇不同观点的文章,读后亦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谈谈银行存款与贷款的关系问题.银行是办理存、贷、汇兑和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存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无存款、贷款也就无从谈起,支持生产和促进流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只单纯地吸收存款,而不注意有选择稳妥地发放贷款吸收的存款也就失去了意义.存款与贷款的关系,是银行信  相似文献   

17.
目前,银行在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贷款对存款的比例过大。贷款规模要受存款规模的制约,一般地讲,贷款应小于存款,保持一定的现金和在人行的存款,以备客户提取和支付。如果贷款大于存款,必然要依赖于借款,而一当存款下降,借款来源受限制时,资金就要吃紧了。它带来的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减弱,资产调整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破产风险和信用风险三个角度综合考察银行风险,并使用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及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业业务有利于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是会加剧银行的破产风险;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重,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能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会倒逼同业业务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会扩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为此,应将同业业务纳入统一授信体系,并适度计提存款准备金和拨备覆盖率;应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稳定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机制;要加强对同业业务资金投向和规模的控制与管理;金融监管部分之间应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监管同业业务。  相似文献   

19.
<正>对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是货币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要求,是信贷资金管理的基础,是专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存款占总负债的50%以上,贷款占总资产的70%以上,资产负债结构单一,不利于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资产负债的现状及原因 (一)资产负债结构单调,负债不稳定因素多、流动性强,资产风险性大,银行在其内部进行灵活性调节的余地少,自我调节机制弱。其原因:一是资产业务大部分是各项贷款,贷款种类又少、基本上是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商业票据、股票等只占很少一部分,甚至没有。二是专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是各项存款和向人行借款,自有资金、金融债券比例极小。特别是储蓄存款牵涉千家万户,不稳定因素大。即使是定期存款也有被提前支取的可能。这样,专业银行难以在负债内部结构形成相互转换和灵活调节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九、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简单地说,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要满足三方面的流动性:即在中央银行保留足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如约支付客户的存款和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银行在满足流动性的过程中,还必须遵循“最低成本原则”,即无论是新增负债,还是将资产变现,都必须使自己承担的成本或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