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声音     
《施工企业管理》2013,(12):19-19
走出去 经过30多年的“走出去”实践,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型;从承包工程向资本输出型转型;从劳务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型;从“窗口”公司主导型向产业“龙头”企业主导型转型。  相似文献   

2.
开展跨国经营对促进我国经贸事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自身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有利于越过关税壁垒,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带动我国商品出口,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和盈利机会;也有利于迅速、及时地获取有益的商品和市场信息,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商情信息网络。十几年来,我国在开展跨国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海外企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海外企业在许…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发展,跨国经营将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跨国经营企业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新兴市场、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必然要将自身的资本、技术、管理、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市场潜力等优势结合,开展跨国经营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但是,跨国经营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产生跨文化冲突。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将导致跨国经营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我国陆上石油物探企业已拥有较强的野外作业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但必须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跨国经营策略,它体现在:(1)选择好目标市场;(2)灵活选择跨国经营方式;(3)合理配置跨国经营资源;(4)加强对跨国经营的组织管理。针对我国物探企业的实际情况,应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跨国经营思想;加强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与跨国经营相适应的经营机构和激励约束机制;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努力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精心组织施工,建立良好的信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跨国经营的兴起和发展,论述了我国化工领域应充分认识到开展跨国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纺织企业跨国经营的自身优势及其在不同投资区域的竞争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我国纺织企业不但具备跨国经营实力,而且在亚太、非洲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战略优势,进而提出了以亚太发展中国家做为我国纺织企业跨国投资首选目标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预见,跨国经营将进入全盛时期。作为跨国经营的主体,跨国公司也将有大的发展。我国大型石油企业应当顺应此潮流,发挥自身在知名度、资源实力、技术、装备及规模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克服体制不顺和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弱势,从扩大产品销售入手,通过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与主权国合作,横向兼并以及到海外承揽国际劳务等多种手段,进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为达此目的,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在转变观念,招聘和培养人才,开拓筹资渠道,建立国际市场信息网络,赋予企业必要的权力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逐步把我国大型石油企业办成能跻身世界大公司之列的跨国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8.
石油企业“走出去”和实施跨国经营,这是21世纪中国能源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和中国石油三大石石油企业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随着“走出去“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我国石石油企业遇到了很多风险和困难。我国理论界和一些学者针对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缺乏战略控制力 石油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这是21世纪中国能源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和中国石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随着“走出去”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我国石油公司遇到了很多风险和困难。我国理论界和一些学者针对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研究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跨国经营具体战略的选择。(2)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分析。(3)跨国经营的经营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营与国际人事管理(日)根本孝本文在概括世界各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基础上,围绕跨国企业国际经营发展的四个阶段,以人事配置和能力开发为中心,论述了国际经营中人事管理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这对广大企业,特别是正在走出国门跨国经营的我国企业和在我国的三资企...  相似文献   

11.
跨国经营是较为悠久的一种历史现象,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桑塔纳”轿车,无疑都是跨国经营在我国的成功典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给企业以优良的产业政策和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使企业自主经营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多国贸易谈判的成功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我国的一些经营先进的企业已不满足于立足国内市场,它们开始瞄准国际市场,开始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行动。但是,由于我国多年来的闭关自守,至使我们在国际贸易及跨国经营中的经验是微乎其微的,而这一点只靠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国企业现状,提出中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应选择以“下游地区”为重点,同时要逐步加强对“上游地区”投资的区位战略,以推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众多具有技术产品优势的国内企业也开始了自己的跨国经营之旅。然而,“走出去”的历程是辛酸的,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地位,竞争力削弱。因此,借鉴当今跨国公司的先进经验,制定技术锁定战略来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便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必须掌握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吸收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跨国经营经验以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文章对欧盟促进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促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跨国经营中的新动向——跨国战略联盟的成因、管理方法以及与合资企业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论述,为我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提供参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跨国经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特阿拉伯石油跨国经营的主要特点是:全方位、多渠道开拓海外炼油厂、销售网和储油设施等石油下游经营业务;扩建本国油船队,大幅度提高其海上石油运输能力;鼓励和支持本国私人企业参与石油跨国经营;推进国有石油公司的机构改革,强化石油跨国经营的组织管理。当前亚太地区对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投资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我们应抓住机遇,发展我国同沙特阿拉伯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合资兴办石油企业,共同促进两国石油工业乃至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孙贤胜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12):72-74,80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文化是基于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实际,以中国石油企业特有精神文化为基础,融合各国文化特色的跨国企业文化的特有体现.中国石油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文化形成的外在条件.在十多年的跨国经营中,中国的石油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批直面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团队,这是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文化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面对国际石油市场激烈的竞争,通过有效整合跨国石油企业组织要素来降低交易成本是提高跨国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跨国石油企业的价值观是指导跨国石油企业决策和行为的理念基础,是跨国石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灵魂.中国石油企业在跨国经营时面对多元的文化环境,"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奉献精神"是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是解决我国国内油气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文章探讨了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及其动因,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八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巧用国际资本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张菁一、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从传统的国内生产、对外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型分工,转向以国际生产、跨国经营为特征的国际投资主导型分工,它以产业资本为主体,伴随着技术、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若干风险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风险是影响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地区战争与军事冲突,所在国政局动荡、纷争不断,以及政策法规不连续等,都会加大海外投资的风险变数。文章从我国政府和石油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建立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保障机制,构建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治风险的评估、识别和预警管理,实施本地化战略等措施,以最大限度规避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