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手机报的业务运作流程 手机报是“三网融合”大背景下的产物,它依托手机媒介,由传统报刊组织机构、电信网络运营商等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通过手机阅读报纸。  相似文献   

2.
魔蝶网:互联网内容手机分销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应用及手机的日益普及,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的手机已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开始承担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欣赏音乐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并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手机阅读的风行,使得“开卷有益”逐渐演变成了“开机有益”。手机媒体是金矿,面对“手机阅读”巨大的潜在市场,许多内容提供商,技术开发商、运营商也纷纷抢滩市场,挖掘这个小屏幕所折射出的无限商机。以下两家企业,尽管都致力于“手机阅读”软件的开发,但在业务定位以及赢利模式方面却大不相同。魔蝶网将自己定位为“以手机为载体的互联网内容分销商”,他们希望将“胖葫芦”未来发展为一个集新闻资讯、博客、电子杂志、音视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阅读器;而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的目标则是打造移动数字出版产业,从侧重点上看,其更多的关注线下出版物阅读。  相似文献   

3.
业内动态     
新报创刊西北首家手机报纸问世2月7日,由《华商报》、华商网携手陕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西北首家手机报——“华商手机报”闪亮登场。此次推出的“华商手机报”WAP版,是一份以精编式新闻、图文式报道取胜的资讯平台。《华商报》、华商网是其强大新闻采编力量和权威的信息发布资源。  相似文献   

4.
数字媒体     
《中国报业》2010,(8):3-4
首份文化信息类手机报创刊7月2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首份文化信息类手机报——《中国文化手机报》在京创刊。据悉,目前发行的各类手机报涵盖了新闻、娱乐、科技、体育、财经、健康、时尚等领域,用户覆盖率超过40%。但还没有一家专业的以文化资讯为主要内容的手机报。  相似文献   

5.
<正>微博使用的广泛性和便捷性,使微博成为公民发表言论的"自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也日渐明显,成为了重要的新闻源和新闻表现形式。手机报,这种以短信为雏形,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开始被人们定义成为过渡产品。人们断言,手机报必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消亡。笔者认为,"过渡"是对所有媒体形态的相对定义,而"发展"才是对所有媒体的绝对定义。特别是在突发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6.
4月29日,湖南首份地铁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壹早报》创刊号上市。该报定位为市民报,接地气,重民生.追求本土化、草根化、实用性、服务性,让读者“快读、热读、悦读”。每周一至周五出版,每天免费发行30万份以上。报纸内容分为本土速读、生活资讯、微阅读三大板块,包含新闻资讯、流行消费资讯、实用服务资讯等。  相似文献   

7.
报业热点     
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信息的接收终端日益增多,近年来手机报的大发展便是一例。但是,手机报的一拥而上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惑:谁能办手机报?手机报应该传播些什么内容?怎样对手机报业务进行管理?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贵州省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贵州省手机报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各种新闻内容的方式不再局限于阅读报纸刊物,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可以让人们突破时空,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客户端获取到最新的新闻资讯。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报社工作人员应该将自身的经营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将宝贵的工作经验同先进的经营理念融会贯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帮助报社产业拥有一个更为璀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日来深陷裁员危机的雅虎,为了挽回形象,频频发出将进军移动内容及广告平台的消息。2月初,《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便纷纷发布内幕消息,称雅虎将推出移动服务新产品。果不其然,2月10日,雅虎发布了一款新闻阅读应用Livestand,以“永不打烊的个性化数字报刊亭”为立足点,力求为用户提供本地信息、娱乐资讯等在内的基于平板电脑的一揽子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一APP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已达5.2亿,占总网民比例为83.4%。2013年,有超过68.5%的用户通过移动端获取新闻资讯。报业应积极应对移动信息化的冲击,开设移动应用客户端,提高区域新闻传播力,打造本地区便民服务移动门户。方正电子2009年涉足移动新媒体业务,整合多年经验优势,主打服务及商业化运营,对新闻资讯类APP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希望给媒体带来一些借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消费社会,手机将不再只是通讯工具,而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新闻与广告的大众媒体,是全新的个性化、大众化的个人媒体,并成为精准营销的革命性的广告载体,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个人生活沟通便利,娱乐、资讯消费和信息智能服务手机,手机媒体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本文研究手机广告的基本内容,并且介绍了几类基于手机广告的新型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2.
去管道化     
不少国际运营商在此路上屡败屡战。Skype、Facetime、微信等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开始逐渐侵蚀到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盈利点。人们开始习惯通过各种手机应用程序 App 发短信、打电话、甚至是进行可视通话。电信运营商身处全新的竞争格局中,其角色也开始逐渐转变。用户对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传统语音、短信服务的依赖度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杯作为足球迷最关心的社会大事件、最重要的日常谈资,他们会把世界杯信息放在最重要、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手机桌面、锁屏入口成为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新方式,即"用户主动搜寻资讯"到"资讯追随用户"的改变。2014巴西世界杯,被有些人称之为"指尖上的世界杯",其实在两年前,伦敦奥运会已经证明手机是体育大事件资讯第一媒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信市场的开放和国内电信运营竞争格局的形成,各大运营商随即推出了“手机支付”服务业务。由于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SSD)传输方式的引入,使得构建手机移动支付系统成为可能,基于USSD构建的手机移动支付系统具有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良好的扩展性及安全性,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罗东 《销售与管理》2007,(10):26-26
9月19日,百度正式宣布游戏频道技术测试版上线,旨在依靠百度的搜索技术和成熟的社区,同游戏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游戏资讯的搜索服务,可搜索内容包括攻略、新闻、游戏手记等各种与游戏相关的内容.还包括特定游戏装备的参数和使用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去年入冬始,报业领域因收购、停刊以及业界人士逃离等,寒意渐浓。报网融合问题从口号提出、战略选择,迫近到战术和技术层面。全媒体概念喊了几年,至今内涵和外延均不清晰。报纸网站、手机报、法人微博、微信公共平台、APP、二维码,差不多构成了报网融合的基本配置,却一直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报网融合的压力和动力,显然来自纸媒传播力的式微,表现为读者的流失。人们已经习惯于从手机上接受最新的资讯,节奏以分钟计,使得日报的新闻传播功能变得无意义、无价值。原有的内容采编——发行——广告模式全方位势弱。即便是理论上尚能自  相似文献   

17.
每天,我们都在通过不同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移动服务在手机上从事各种活动,但是运营商本身如何进行营销将自己的业务推广出去,影响更多人,让竞品用户也愿意选择自己的移动服务呢?针对竞品用户,中国联通联合邑智广告共同推出了“极速好网络”移动营销案,通过与目标受众一个小小的互动,让目标受众清楚了解到中国联通的网速之快非他者莫及。  相似文献   

18.
王春 《商业时代》2011,(19):28-29
3G时代,中联通、中电信、中移动三大运营商竞争更加激烈,为抢占市场份额,各运营商均将收入增长重点寄托于增值业务,联通在信是发展比较成熟且收入贡献较高的增值业务之一。本文首先运用方差分析法对湖北联通十五个地市分公司联通在信业务点播量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多的地市业务点播量大,武汉和其他地市的平均日点播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的结论。其次对联通在信上千种子业务进行受欢迎度分析,得出用户的点播内容主要集中在天气预报、手机报、股票信息等信息获取类和短信幽默、劲爆笑话、每日运程休闲类等方面的结论。本文对运营商如何在3G时代开展增值业务的营销管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曹跃峰 《广告大观》2009,(6):111-112
随着3G时代的到来.2009年无线应用的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环境较前二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大媒体对无线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在各大运营商对3G服务的大幅度宣传攻势下.普通民众对手机应用的认识.即趋于媒体平台的属性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手机报的应用结合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长,是有数提升民众对手机互联网应用及通过手机平台有效获取资讯应用平台认知的高效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2011年2月2日,新闻集团正式推出为平板电脑专门设计的报纸《日报》(TheDaily),这是一份没有印刷版、只有电子版的“报纸”,每期多达100页的内容包括新闻、观点、体育和休闲,还包括音频和视频新闻。用户可注册订阅,报纸最新版会自动发送至用户的iPad上。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相信,TheDaily是在数字时代使报业新闻生产业务生存下去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