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报纸发行市场谈我国农村报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存喜 《中国市场》2008,(27):12-13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所有媒体宣传的重点和热点,作为面向"三农"的报纸也备受关注,然而,根据目前农村报业市场的现状来看,农村报业市场如何拓展将是报业媒介实现农民读报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泽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工商部门可以进一步引导、扶持、优化、调整农村非产业结构,进一步培育、搞活和管好农村市场,进一步加大维权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农民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能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笔者在农村工商所工作多年,结合农村工商所的工作实际,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商部门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前农村人口大约占60%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支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村市场成为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引导、扩大农村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又是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商务部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德阳市从去年下半年起启动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试点地方建立了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促进了农村市场环境的改善,较好地解决了困扰农民多年的消费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的难题,成为拉动农村消费的有效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黄侦 《商业研究》2008,(5):190-19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是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农村规划等问题比较多,对于流通的发展关注相对比较少。激活农村市场,是为新农村活血、造血的战略举措,而建构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则成为激活农村市场一池活水的关键。发展现代流通网络成为构建新农村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赵霞 《商场现代化》2007,(23):379-38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人才建设是关键。然而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现状极其严峻;可从加强基础教育、稳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农村人才流失、培养农村新型基层管理人才、建立农村人才市场等6个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7.
报纸作为覆盖面广泛、影响力巨大的大众媒体,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力量和舆论先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阐释和报道政策、传递科技致富信息、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和推进农村全面发展,是报业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我国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我国现代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对农村进行严格统一的财务管理,更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就目前来说,我国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中对我国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现状提出了一定的管理措施,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农村房地产市场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冰 《市场论坛》2009,(1):33-34,17
农村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农村房地产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重要意义,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健全土地管理系统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第二住宅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土地管理和规划管理,完善企业厂房建设规划,以实现农村房地产市场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业企业》2006,(6):4-4
中国农村是中国商业的广阔天地,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落实,既对商业服务农村提出了新要求,也给商业带来无限商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商业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齐友发 《现代商业》2007,(6Z):216-218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包括新房合、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五个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个关键环节中,农民和农村的基层干部是最为根本的,应该抓住这一根本。同时,要保障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不断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要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传统农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效将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全面的完成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从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全新方式,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建设策略三个方面讨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策略。希望为对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永刚 《中国报业》2013,(10):34-35
在报业市场遇到多种挑战的今天,农村报刊市场还能不能成为“广阔的天地”?开拓农村报刊市场不仅是事关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笔者在挂职期间,以长江中游的湖北省黄梅县为调研点,就农村报刊市场进行调查,找寻喜爱读报用报的农民用户,找寻启动农村报刊市场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陈婷  邓林 《商界名家》2006,(7):41-44
中国新农村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被企业界视之“无味”的农村市场突然间充满诱惑的商机——在我国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推动下,每年高达数千亿元的巨额财政支持将造就一个空前的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21世纪信息时代新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基于对农村信息化含义的理解,全面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信息化是提高农副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村信息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村信息化是解决城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导刊》2006,(6):37-3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内容。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共分八部分: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报业新论     
本期报业新论,我们择发3篇来稿。程忠良、吴锋撰写的《报(刊)业农村市场经营困境对策分析》,讨论了报(刊)农村市场产业经营的六难:市场定位难、发行成本大、广告投放少、内容制作贵、政策扶持欠、产业链条短,并逐一给出了破解难题的建议。他们的基本观点是,报(刊)业农村市场的经营现在是有一定困难,但从长远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其前景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执政思路。并明确提出了要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这无疑使农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商机。农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未来最大的金矿在农村。率先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商家。将是未来最大的赢家。“相对于目前成熟、竞争激烈的城市市场,农村是块肉,城市是块骨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公室副主任丁力在CCTV第二届百姓致富经验交流年会上如是说。重温毛主席说的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刚刚启动。新农村建设现已成为最。热门的词汇,蓝招衍与他的招宝生态农庄已经谱写出了党和广大民众所期冀的新农民、新农村经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具有的乡土性、归属性、直观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助推器.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尚存在部分农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的弱点,因此,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