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下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隧道开挖工程。由于我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在开挖前必须对隧道周围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减少安全隐患。文章以岩溶区隧道开挖为例,针对在岩溶区开挖隧道会产生的不良效果,通过运用国际上著名的大型岩土工程计算软件FLAC3D,快速分析出溶洞在隧道不同位置时会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通过讨论和计算最终得出当岩溶区存在于隧道周围时,应考虑偏压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并加强隧道边墙的支护。  相似文献   

2.
李洋溢  袁通  秦鲜卓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26-332
受地形地质条件、工程经济以及勘察深度等因素的制约,山岭重丘区隧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为解决隧道穿越洞口浅埋段滑坡体的施工安全问题,以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永乐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其地形地质条件及滑坡体情况,结合洞内变形与滑坡体变形相互作用机理,对隧道穿越洞口浅埋段滑坡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洞外加固处治+洞内严格控制沉降"的综合处治方案.实践结果表明,本隧道工程穿越洞口浅层滑坡体的施工过程安全顺利,采取的施工控制措施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胡恒福 《科技和产业》2023,23(7):170-176
以既有铁路拱桥铺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调查、地质分析等手段归纳隧道水害的典型特征,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探究明确暴雨后高水位下隧道结构内力、位移与渗流场的规律特征,并探讨排水洞工程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强暴雨下岩溶地层的地下水位骤升、运营期排水系统的堵塞以及洞内过度泄水措施引发的水害风险是案例隧道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经仿真数值模拟研究,创新提出邻近既有高铁隧道新增排水洞科学合理的空间位置和断面,有效解决运营安全问题;经排水洞整治后,外水压力(尤其是隧底)明显降低,仰拱隆起得到有效控制,即使面临高地下水位仍能保障运营隧道的结构安全与稳定。该研究对于后期岩溶隧道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针对岩溶发育地区创新提升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勘探水平,科学优化隧道结构设计,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翟加生 《魅力中国》2011,(17):305-305
本文以贵昆铁路新湾予寨一号段岩溶地质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溶洞存在与否对隧道开挖的不同阶段的影响,为今后遇到类似岩溶地质能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产梅 《魅力中国》2013,(32):341-341
针对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施工控制及现场管理进行了论述,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在施工组织措施、施工措施方面提出具体的有关措施建议如爆破、测量、支护、监理等。供从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良地质地段偏压隧道的洞口施工方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洲 《魅力中国》2010,(31):162-162
在修建山岭隧道时,经常遇到不良地质段洞口偏压情况,如遇雨季进洞,易发生洞口段坍塌。本文通过南疆铁路吐库二线阿拉沟隧道的出洞施工方案优化,对偏压隧道的洞口施工进行探讨,为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六郎隧道岩溶高度发育,岩溶水丰富,运用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预报手段和不断的总结改进,目前已成功探测出多条溶腔和断层,为后续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进步,在岩溶地区地下河流域修建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然而,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同时,隧道工程建设引发地下河环境负效应的事件也屡见不鲜,不仅危及隧道工程安全,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构建一套岩溶隧道地下河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以客观反映和科学评价岩溶隧道建设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日,全国第三公路长隧——沪(上海)蓉(成都)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全线贯通。龙潭隧道位于“鄂渝咽喉”的鄂西山区,左右线共长17.2公里,集多种地质灾害于一体,被誉为我国高风险岩溶隧道施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为攀登这座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中国地质科学院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光辉等30多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张光保 《发展》2009,(7):130-131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以其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高密度电法采取较密集的测点以及多种装置的组合同时测量,可提供丰富的地电信息,有利于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解释。高密度电法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地下介质的电性异常特征。在铁路的岩溶勘察中,高密度电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解决铁路岩溶勘察问题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邻近规划码头施工期对盾构隧道影响,以武汉二七路过江通道为例,通过有限元的计算方法,研究在最不利工况条件下,规划港口岸线内码头锤击沉桩施工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以及振动引起的峰值速度。结果表明:规划码头打桩施工引起的隧道处振动速度、结构位移等变化远小于安全限制值,邻近规划码头打桩施工不会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动态引力发掘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近几年呈兴旺上升的趋势,但据调查,多数乡村旅游还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和建设。文章从发展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动态引力,在于昭示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能够不断更新思维,创新旅游项目和旅游内涵,更大程度地提高乡村旅游的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以云县至凤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提出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分析结合的可行性研究方案.通过数值分析与实际工程对掌子面的位移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不同开挖进尺情况下掌子面前方不同位置处的岩层位移变化规律后,发现掌子面开挖进尺与掌子面前方岩层变形规律,开挖进尺越大,对其掌子面的稳定越不利,同时发现掌子面岩层可以提供一部分阻力,阻止掌子面前方岩体朝掌子面移动,以及掌子面上方岩层的重力势能作用.提出红线开挖进尺的确定方法和现场实际开挖进尺的确定准则;讨论了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岩层存在的挤出现象,表明采用红线开挖进尺乘以安全系数更能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基坑开挖过程中,扰动、地层损失和固结沉降等会引起地层产生移动和变形,随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为研究基坑开挖过程对临近地铁区间结构的影响,结合临近济南地铁3号线某深基坑工程,选取大型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系列 GTS NX作为数值计算平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临近区间盾构隧道和风井的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对区间隧道及风井进行影响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经验,对地铁保护区内作业项目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操鹏 《科技和产业》2023,23(23):237-242
为保证邻近既有线高速铁路在爆破施工过程中的运维安全,对其邻近隧道段进行爆破振动安全监测。以实测振动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ANSYS 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影响分析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得到隧道爆破开挖对邻近既有隧道内、路基、桥墩的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结合爆破振动经验公式对振动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分析,进而对50~300 m范围内邻近既有线隧道爆破施工最大允许安全药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可靠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宁德飚  刘婷  郭峰  肖西  余健 《科技和产业》2022,22(12):406-413
某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即将下穿一拟建七层公共立体车库工程,两个项目的施工存在工期冲突和相互影响,既需要保证地铁隧道安全掘进施工,又要确保立体车库的修建和运营安全,分析二者的修建顺序对项目的安全影响、优化修建时序对推进项目实施尤为重要。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地铁盾构隧道下穿立体车库的不同修建时序建立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立体车库结构与地铁隧道结构的受力行为。结果表明,立体车库先期施工对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比较有利,同时立体车库的设计楼面活载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分析成果为实施复杂结构项目的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地雷达具有便捷、高分辨率等优点,为避免某接收沉井在下沉过程引起地面塌陷灾害,采用探地雷达对沉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区进行探测,查明沉井施工可能影响的沉降范围及地层脱空情况。通过在介绍探地雷达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市瓯江路接收沉井的工程地质资料和雷达检测数据,判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类型、范围。实践证明探地雷达可以准确定位地面沉降范围、分辨不密实体以及地层脱空等地质灾害,为工程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外落后地区开发的经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权 《改革与战略》2010,26(6):196-200
考察世界经济发展史发现,西方国家在其发展的特定阶段或时期几乎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曾经存在着与我国相类似的"西部现象"。为了缩小地区差距,他们高度重视落后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当前,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方国家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许多举措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