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志忠 《致富之友》2003,(12):38-38
海勃湾区农业是典型的城郊型灌溉农业,农业比重小,全区仅有耕地2.3万亩,农业人口1.98万人。人均耕地不足1.2亩。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耕地沙化、盐碱化较严重,灌溉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民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海勃湾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  相似文献   

2.
《齐鲁粮食》2006,(7):44-44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在上海表示,中国农业发展最大的挑战来源于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耕地流失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2003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2005年下降到1.4亩,明年1.4亩的人均量将失守。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我国农用耕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人均耕地并不多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如此 ,我国耕地损失惊人 ,据资料显示 ,1 95 8年到 1 985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 6 1 1亿亩 ,进入 90年代以后 ,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不但没有降低 ,而且还在更快的增长 ,耕地年流失率达 1 %以上 ,每年减少耕地 60万公顷以上 ,人均耕地降到 1— 1 2亩左右 (国际人均耕地警戒线 0 795亩 )。中国加入WTO后 ,面临国外农产品市场的巨大挑战 ,国内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减弱及农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贡献比重日趋下降 ,我国的农用耕地会不会面临进一步萎缩的危险呢 ?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 )中国加入…  相似文献   

4.
叶依广  曹乾 《农业经济》1999,(10):26-27
一、我国耕地的现状和危机1、人均耕地少。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144亿亩,现有耕地约20亿亩,而人均耕地只有1.66亩,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17亩),更低于加拿大(26亩)、美国(11.43亩),甚至低于印度(2.97亩),而且,我国已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低于0.5亩,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更为严重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据统计1986—199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899万亩,年均减少耕地…  相似文献   

5.
1牢固树立土地的国情观念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根据全国土地详查汇总,1990年底,我国耕地为ZO16亿亩,人均只有1.66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4%。据有关人士对县级单位分析,全国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O.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其中有些县(区)人均耕地只有O.2~03亩。1991年~1995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达12.1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亿公斤,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亿公斤左右,与需求相差70O亿公斤。展望ZOIO年…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区粮食产需矛盾较突出,进入80年代以来,每年平均调入1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1993年是我区粮食大丰收年,仍调进近10亿公斤。而且,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粮食生产的重大障碍:耕地日益减少,据统计,我区人均耕地由50年代的人均1.97亩,下降到现在的人均0.87亩,按此趋势,到2000年将下降到人均不足八分地;种粮的比较效益日益递减,与之相对照,人口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和间接消耗更多的粮食;经济作物不断挤占种粮耕地。这一切都为实现我区粮食产需平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报》5月22日报道,国家土地管理局最近警告:要实现今后5至15年中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目标,必须确保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关键在于控制城市和村镇建设占用耕地。对此若不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中国人口发展到13亿、14亿及16亿高峰时,人均耕地(按最新统计)将逐次降为1.49亩、1.33亩、1.07亩;目前中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低,退化严重,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74%,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0.8亩人均耕地警戒线的县(区),全国有666个,其中463个已低于0.5亩。据调查分析,中国耕地减少主要有两类:①农业结构调整占用…  相似文献   

8.
采取综合措施实现耕地总量平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郭书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不断下降。按原有的统计口径计算,1949年人均占有耕地为2.71亩,19...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当前的形势和问题当前我国耕地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①我国耕地资源偏少,人口数量庞大,长期以来,存在着耕地每年锐减数百万亩,人口每年猛增1000多万逆向发展的严峻态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下降,已逼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OS亩的临界线,人地矛盾的关系日趋紧张,“吃饭问题”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压力。②我国的城市、城镇大多建立在平原、河谷或地势平坦地区,周边都是良田耕地,城市扩展必然要与农争地。事实上,城市发展占用耕地是造成我国耕地锐减的重要原因。③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过大,占用土地过多。许多城市建…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将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总体紧缺,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人均淡水资源不足2200立方米,水源普遍受污染。因此,必须在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将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总体紧缺,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人均淡水资源不足2200立方米,水源普遍受污染。因此,必须在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的耕地分布很不均匀,以2003年为统一时间点来比较,澳大利亚人均耕地面积近40亩,加拿大25.9亩,俄罗斯13.1亩,美国10.9亩,印度2.85亩,农业强国荷兰和以色列则仅分别有0.86亩和0.88亩6针对人均耕地稀少的现实,各国纷纷出台良策以图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不超过世界的百分之十,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但我们所面临的粮食问题却不容乐观!首先是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数据表明,解放初期,我国总耕地面积为23.586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4.35亩。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耕地面积}降到21.9831亿亩,人均耕地仅占1.9亩。目前已是九十年代中期,工业以及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虽一再提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不可能无限增加。其次粮农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比例大幅度增长。普通化肥和玉米种子价格增长数倍,一些机…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堪忧 (一)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和退化。据初步统计,我国荒漠化国土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27.3%,沙漠化速度从1994年的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3436平方公里;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增1万平方公里。尤其自1998年以来,使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千万亩,部分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亩警戒线。另据报道,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万——1600万公顷;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放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农田退化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20%。近10几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却在下降;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  相似文献   

15.
刘怀亮 《致富之友》2003,(12):41-42
巴音陶亥乡是乌海市最大的农业乡,总人口1.5万人,耕地2.1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4亩。土地盐碱化严重,人多地少矛盾口益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较贫困。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最近就如何深化粮食补贴改革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作了一次调查,现将了解到的情况简述于后。一、基本情况南充市高坪区为农业生产区,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全区耕地31.66万亩(2001年底数字),人均耕地0.71亩,1997年至2001年均粮食总产量21.38万吨,其中最高的1999年达24.97万吨,最低的2001年为16.71万吨,比最高年份下降了33%,粮食种植面积逐年递减,1998年至2001年分别为6.7万亩、6.7万亩、5.3万亩、4.7万亩。由于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加之农业生…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土资源部有关方面汇总的情况表明,我国土地资源面临10大问题。一、总面积世界第三,人均占有居第120位。全国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有林地和人均草地分别为12.6亩、l.59亩。1.6亩和38亩,比世界同类指标少60%-80呢。二、人均耕地少。现有耕地19.5亿亩(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1.59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3.75亩)的43%。三、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土地面积中,山地、高原和丘陵占69%,分别为33%、26%、10%;盆地和平原只分别占19%和12%。四、东西部资源匹配失衡。东部地区占全…  相似文献   

18.
岑荣 《南方农村》2007,(3):26-29
阳春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县)之一。全市辖15个镇1个街道办309个行政村和28个居委会,有110万人,其中84.5万人居住在农村。地域面积4054.7平方公里,有耕地67.6万亩,其中水田50.3万亩,旱地17.3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8亩。  相似文献   

19.
一、辽宁省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 全省的耕地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而人口则在增加,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已由 1949年的 3.88亩,减少到了 1996年的 1.54亩,平均每年递减 1.27%。已有部分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规定的耕地危险临界值 0.8亩 /人。如果这种情况仍得不到缓解,其后果堪忧。 全省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只重眼前利益,片面强调高产,只重用地,不重养地,绿肥及豆科作物等培肥地力的作物种植越来越少;在施肥方面,只重化肥,不重有机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农业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国家,耕地资源短缺始终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限制性因素,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的结果,截止到2000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垦殖率13.7%。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发展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全球性气候恶化,都将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严重下降。为了确保201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后的粮食问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改造和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达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目的。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我们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持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土地利用原则及“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对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合理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对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但由于土地整理工作刚刚启动,毕竟是新事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保障,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搞好土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资源。本文作者根据土地开发整顿项目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当前土地整开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对策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