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三民 《浙江林业》2006,(12):31-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林业艰巨而光荣的重大历史使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林业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中具有重大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林业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2.
胡剑辉 《浙江林业》2006,(12):11-12
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林业部门,要结合林业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决定》精神,竭力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林业财务与会计》改版为《绿色财会》了,我们认为这是非常适时的。在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生态的和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中央提出的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无不与绿色联系在一起,当北方部分地区天空中布满沙尘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起森林,想起绿色。生命呼唤绿色、人类需要绿色。  相似文献   

4.
吴善印 《浙江林业》2006,(12):28-29
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林业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丽水这样的重点林区市,在建设和谐丽水的过程中,林业必然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廖秀枢 《浙江林业》2006,(12):13-14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和谐养无限生机。“和谐社会”内涵愈久而弥新。前不久,党中央高屋建瓴、纵观全局,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这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契机,又面临着新的更强的挑战。因为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离不开绿色,绿色离不开林业,生态良好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朱云杰 《浙江林业》2006,(12):42-43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科学发展促和谐,和谐促发展。浙江作为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排头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能争取产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笔者思考重点是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7.
从本质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调整两大基本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林业的生态建设不仅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林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应从发展目标、战略定位、范畴、经营方式、林权制度、生态价值实现方式等六个方面论述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林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施行,赋予了林业一系列新的重大使命。林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艰巨,作用越来越突出。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气候安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维护木材安全、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维护能源安全、发展生物质能源,维护  相似文献   

9.
谢栽贵 《浙江林业》2011,(10):14-15
“十一五”以来,云和县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积极培育富民林业,努力打造和谐林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进、建设与保护并举、改革与发展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2006,(12):3-3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占战略决策,这为林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之和谐.社会之和谐.最基本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业》2006,(11):3-3
11月10日,省林业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专题学习会,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重要文件、郑必坚同志的重要文章《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特异功能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冷溶同志的重要文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浙江省林业厅关于深入开展“和谐社会与林业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李玉昌 《渔政》2007,(2):14-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不仅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要实现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徐土土 《浙江林业》2006,(12):23-2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正义、发展、公平为特点,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诸方面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社会既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把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江苏垦区同地方一样,要把实现小康目标中的创建和谐社会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同时又指出:“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好土地征用问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量土地资源分布在农村地区,土地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基本问题,处理好节约和集约用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体——农民问题。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胡锦涛同志又进一步指出:“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6.
郑礼法 《浙江林业》2006,(12):38-3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厅党组及时组织在全省林业系统开展以“和谐社会与林业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现结合本人的学习、工作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王铭 《齐鲁粮食》2007,(12):4-7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胡锦涛总书记这一英明论断,对于举国上下正在热烈开展的和谐单位创建活动。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到基层的有效途径。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那么,粮食企业如何具体实践这一伟大的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工作呢?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林业的特性出发思考森林保险政策的设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07,(7):45-45
为大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用摄影照片生动反映我国林业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特举办“关注森林——人与自然和谐”全国摄影作品大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林业生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未来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林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