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反思美国按揭贷款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次贷危机对完善我国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孟辉  伍旭川 《中国金融》2007,(18):40-42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根源2007年4月,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市场风险开始显现,随后风险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6月份,  相似文献   

3.
钟伟 《中国外汇》2014,(8):14-14
在货币政策中性化的背景下,加速房地产金融风险化解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资产证券化,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不是住房金融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国家只是少数。美国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步最早,从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住房抵押二级市场。此外,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丹麦等国也于80年代后期开始尝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3月成立楼宇按揭公司,从而迈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法律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王晔 《新金融》2006,(10):48-5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项结构复杂的金融创新,涉及诸多法律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探讨了投资者面临的假按揭风险、抵押物处置风险和房贷险等法律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金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勇  王晔 《海南金融》2006,(10):29-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项结构复杂的金融创新,涉及诸多法律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探讨了投资者面临的假按揭风险、抵押物处置风险和房贷险等法律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金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发展MBS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揭支持证券是指对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处理.在我国发展按揭支持证券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我国应在法律、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监管制度等各个方面做出安排,培育市场环境和市场主体,完善各种相关的法律与制度,为按揭支持证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伟 《金融纵横》2002,(2):14-17
实施按揭贷款证券化的关键前提是有相当规模和质量良好的住房按揭贷款。截至2001年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0.9%。1999年末,全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仅1583.67亿元。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迅速增长,仅就工商银行而言,1997年末为65亿元,2000年末则高达1048亿元。  相似文献   

9.
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刚 《南方金融》2001,(5):28-30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目前流动性较差的、但在未来能够产生较稳定的现金流收入的不良资产,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操作过程,央行载相龙行长表示,中国将考虑试点推出建设刍行住房按揭贷款债券,相机成立住房按揭公司,此举意味着中央银行将乐于看到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的尝试,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下面结合笔者近几年清理与处置不良资产的实践,就中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市场开始出现危机.并迅速蔓延到全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及需要关注的几个法律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投资采取了连续多次降低基准利率的措施,这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房价一路攀升.这可乐坏了向房地产市场贷款的银行家们,他们在满足了优级按揭贷款者的需求后,又把目光投向了次级按揭贷款者,所谓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那些贷款资信条件较好的优级按揭贷款而言的,这类按揭贷款人的收入水平较低,还款能力有限,因而他们的贷款资信条件较"次",相应地,这类房地产按揭贷款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放出这类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筹集再贷款的资金,于是就把这些抵押贷款债权打包,并以此为基础发行债券即证券化.由于次级贷款的高风险性,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次级贷款债券利率相应地要比优级贷款债券利率高,因而这些侦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销售异常火暴.但是,这种债券的投资高回报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美国房价要不断地上涨.如果房价能够持续上涨,即便这些信用较差的次级按揭贷款者出现了较高的违约率,放贷银行也可以通过行使抵押权把房子收回来再销售的方式赚钱.  相似文献   

12.
合成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新工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资产证券化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使银行通过出售一部分资产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法定的资本需求.从理论上讲,凡是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进行证券化,如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公路贷款、信用卡应收账款、信用证应收账款等.除了这些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外,银行还可以不出售资产,而仅仅通过转移某部分资产的信用风险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资产证券化衍生形式--合成证券化.现在,合成证券化在欧美等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上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内外销房的并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有利于银行资金解套;为银行信贷提供一个新的渠道.对此,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短期对策是:加强对具有潜力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贷款;要尽快规范消费信贷评估制度,创造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其长期对策是:创造条件,大胆尝试住房证券化;按揭贷款--居民住房需求实现机制的最佳形式;保险业进入住房按揭业务.  相似文献   

14.
蔡钧 《浙江金融》2003,(6):42-43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绝大部分都是短期存款,而房地产抵押贷款中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期限一般为长期贷款,如果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必然引起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而房地产的资产证券化便是分散风险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我国现有的商业体制和住房体制改革,对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和障碍,因此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本次金融危机最初源于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恶化,然后依次蔓延至资产证券化市场和货币市场,致使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演化为金融危机。此次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恶化和机构资金杠杆率过高。以CDO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对本次危机起了促进作用和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倪伟 《金卡工程》2009,13(5):115-1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海啸。这次危机其实也是一场法律的危机,是英美法的危机,其根源在于美国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按揭贷款及相关的法律本身存在的重大缺陷。因此此次危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审视法律和金融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按揭所涉及法律的分析,讨论金融创新和英美相关法律之间的一些关联,从而发现次贷危机背后的深层次法律问题,并且为防范金融风险和完善相关法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为了扩大住房按揭贷款融资采取了一项公共政策,即资产证券化。而资产证券化进入欧洲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行量和交易量直到1997/98年才有显著增加,但与资产证券化国际市场7万亿美元的交易量相比,欧洲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仍属于中等水平。计算过去五年的总发行量,欧洲资产证券化市场总额约为5500亿欧元,占不到全球市场10%的份额。资产证券化可以这样定义:将贷款、应收账款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组合起来,并用它们所产生的现金流或经济价值去支持相关证券的支付。发行商发行“有资产担保的证券”(A B S),出售给…  相似文献   

18.
崔巍 《时代金融》2013,(27):242+244
2006年开始从美国爆发进而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各国金融界普遍认为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MBS是美国发起最早,运作最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形式。当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导致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增加,随之造成MBS违约案增加,并逐渐席卷整个金融市场。本文尝试对资产证券化的内在特性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和参与其中的各方的作用,以及由于其先天造成的缺陷而产生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西方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资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依靠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提供的,其按揭支撑证券总额已超过5万多亿美元,且每年以49.5%的速度增长,资产证券化市场成为美国仅次干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小银行特征 2007年4月,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开始显露.随后,风险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引发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两年多来,次贷危机逐步从抵押贷款公司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实体经济蔓延,波及全球各主要国家,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