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土地分类在1:1000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探讨新土地分类体系在11000大比例尺下的适用性,提出修订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1)分析了新土地分类产生的背景及意义;(2)阐述了新土地分类在使用中存在的分类层次数目少且略显粗糙以及界线不严谨等问题;(3)提出了增加分类层次,清晰表达地类涵义,统一分类标准等修订新土地分类体系的建议.研究结论新土地分类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讨新土地分类体系在1∶1000大比例尺下的适用性,提出修订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1)分析了新土地分类产生的背景及意义;(2)阐述了新土地分类在使用中存在的分类层次数目少且略显粗糙以及界线不严谨等问题;(3)提出了增加分类层次,清晰表达地类涵义,统一分类标准等修订新土地分类体系的建议。研究结论:新土地分类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2年1月1日起,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在全国试行。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同时停止使用。土地分类是土地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涉及到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信息化管理、土地登记、土地利用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无论是制定一个科学的土地分类体系,还是对业已使用的土地分类体系进行修改,都是十分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因此,新的《土地分类》给出一个试行期是很明智的,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加以修改,得以完善。这里,笔者希望对《土地分类》中涉及农用土地…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新的土地分类体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分析研究新的土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阐明了新的土地分类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土地分类体系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国土、城建、林业部门为例,基于现行土地分类标准的构成与特点,目前土地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从标准形成的外部条件上,部门分类标准之间没有体现明确的协同关系;从标准制订的主体内容上,部门土地分类标准之间不能有效对接。统一部门土地分类标准的思路:(1)以不动产登记为契机,建立相关部门协同工作体制机制;(2)对部门土地分类标准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土地分类体系框架;(3)进一步加强土地分类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专门的土地分类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管理如何参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土地资源生态属性角度,反思、重构现有土地分类体系,是探索生态文明空间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土地管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土地分类与土地生态分类分类是把一组事物按照不同的特点,划分成属性近似的组,使得组内差异尽可能小,组间差异尽可能大。土地分类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标准对土地单元类型加以划分。土地生态分类则是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变化显著的地区往往是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的首选地区.南海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以南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的初步研究,尝试建立了南海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南海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在现行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南海土地利用的实际,提出的一个三级续分的分类体系.其中包含了4个一级类型,21个二级地类.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与其他各门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划分依据不同、功能用途不同,并形成了各自的调查途径、统计方式和管理手段。各分类标准的全域覆盖导致了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叉重叠,需要以土地分类为"本底"构建综合性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祖国“镍都”的甘肃省金昌市,以城市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土地管理基础工作。该市从1999年开始,积极筹备资金,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展了市区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市区建成区18平方公里、409宗地初始地籍调查和17平方公里、613宗地区域变更地籍测量,完成了11000地籍图130幅,1500地籍图16幅,整理输出7个街道42个小区1225宗地的宗地界址成果,输出市区土地分类面积、分类街道土地分类面积汇总等成果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图形数据库,建立了市区数图一体化地籍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甘肃城市地籍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现有的旅游用地供应政策面临新挑战。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用地需求全面放缓,但旅游产业用地需求在加大。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土地分类体系并没有专门对应旅游用地的类别,旅游用地概念也缺乏统一界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用地的规划、出让、使用及相关政策的落实,并约束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可为旅游产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赤城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为例,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加强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在实际调查中的可操作性,促进“城乡一体”、“一查多用”的现代多用途的地籍发展,使之更好的为国土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赤城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为例,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加强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在实际调查中的可操作性,促进"城乡一体"、"一查多用"的现代多用途的地籍发展,使之更好的为国土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理解、把握规程,深入开展这项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论述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栾城县实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验证了三者的关系,并对分等成果的运用与农地估价的方法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旧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新旧土地利用分类的产生背景、分类原则及其依据、体系、含义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两种不同的分类体系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同时,针对新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求不断地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15.
Changes in land cover of protected areas and their buffers have serious implica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within such biomes because land us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ajor drivers of biodiversity change. Atewa Range Forest Reserve is one of Ghana's Upper Guinea Forests declared as a Globally Significant Biodiversity Area (GSBA). But the reserve is under threat from several human disturbances which could impact on the land cover of the reserve.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land cover of Atewa Range Forest Reserve and it's buffer between 1986 and 2013 using remote sensing.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LULC) classification and change detections were undertaken using one Landsat Multispectral Scanner (MSS) image of 1986 and Landsat ETM+ images of 2003 and 2013.The study also investigated the driving forces of LULC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est and Wildlife Policy of 1994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e.Results of image classification showed that much of the peripheral closed and open vegetative covers have been converted to farms and bushes with little disturbance within the interior of the reserve.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olicies were yielding very little results due to a number of policy deficiencies including low staff strength, lack of logistics and low remuneration. Enforcement of legal instruments against illegal logging, small scale mining and farming activities within the reserve, improvement in the staff strength and their condition of service, intensific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on the value of forest and the need to protect it are some of the major recommendations that could curb encroachment on the reserve.  相似文献   

16.
专项用地统计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专项用地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地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也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各专项用地内容之间也有重复和交叉。本文从分析专项用地概念入手,结合土地调查工作实际,就如何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耕地质量潜力分级与分区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武汉市耕地质量评价成果的基础上,以耕地质量评价成果为基础,耕地因子组合为单元,GIS软件为支撑,进行耕地质量改造潜力分级和分区,根据武汉市江夏区耕地质量改造潜力分级结果,找出江夏区不同改造潜力级分布单元,综合划分得到45个潜力区片,其结果可以为基本农田划定选区、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划定选区、高产农田规划项目选址等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运用对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顺口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等图件资料和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土地经济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属性查询功能和制图技术对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定级进行研究。在进行分等定级研究工作中,运用叠置法划分分等单元;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大小;利用指定作物来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在划分农用地等别时使用等间距法,最后生成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和经济等别图。最终获得的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结果显示,旅顺口区自然质量等为8等至12等,共5个等别,其中11等占参与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40.79%,10等占38.79%,8等、12等、9等次之;利用等为11等至13等,12等所占比例最大,达到80.38%,13等最少;经济等别分为12等地和13等地,12等占绝大部分;由此得出旅顺口区农用地等级水平处于中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从有关调查数据、用地增长结构和人均用地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广东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的重点地类,并提出实现节约集用地的相应对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情况分析法。研究结果: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重点是城镇闲置用地和低效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中的各类园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空心村和废弃宅基地。研究结论:从区位优势和再利用的选择上,较可行的城镇闲置地的盘活和低效用地的改造,以及加强对园区的控制和管理;从量上看,节约集约空间最大的农村居民点,但现行体制和政策下,短期内有效压缩的空间并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