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相互制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黑龙江省相互制农业保险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相互制农业保险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黑龙江垦区在实施相互制农业保险后综合效益评价指数稳步增加,综合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保监会最近下发了《关于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提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成立后应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20%提取保证金,并存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银行。《通知》明确凡直接经营保险业务,或虽不直接经营保险业务,但尚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应按照《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提存资本保证金。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规模较小、范围过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不成熟.致使农民遭受自然灾害损失后得不到有效补偿.解决这类问题,应从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三方面入手来改善农业保险的内外部环境.政府应提供强有力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广相互制保险公司,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再保险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4.
相互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降斌 《商场现代化》2010,(20):185-185
相互保险公司在国际农业保险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发达国家盛行,甚至是这些国家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相互保险能够加强农业防灾减损、降低农业保险高成本、解决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困难、解决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相互保险。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不断遭受着农业生产风险的威胁.自成立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进行农业保险试点后,对农业风险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以及农户保险意识的缺失,农业生产风险的防范效果不明显,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建立适合北京的最佳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构想:依靠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采取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利用各级再保险机制分散风险;借助政府财政税收的扶持;建立全市农业保险基金为最后保障。  相似文献   

7.
刘降斌 《商场现代化》2010,(21):162-162
近年来,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法律法规、监管、财政补贴、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应采用完善农业相互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成立独立的相互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健全风险分散机制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保险问题在全国保险学术理论界已经探讨了二十多年,农业保险实验或试办也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国农业保险应当走区域发展的路子,尽快建立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尽早出台农业保险法,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免除农业保险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风险转移和应对的机制,能够稳定农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农业生产,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但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农民自身农业保险融资能力差、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融资困难等原因,使我国农业保险融资不足。突破农业保险融资的瓶颈,政府支持是关键,农业保险公司的融资是保障,社会融资是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法国作为西欧最大的农业国家,其农业保险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农业互助保险是法国农业保险的主要形式,其模式通常是民办公助,各级互助保险公司都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展经营。法国农业互助保险构建了"农业互助保险集团-地区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农业互助保险社"三级农业互助保险架构,整个制度设计具有机构合理、全面覆盖、重视立法,以及政府扶持力度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法国农业互助保险机制的分析,提出借鉴法国合理的保险架构以及完善的法制建设,开展合作性互助农业保险,最终构建完善有效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张宇  徐润宁 《中国电子商务》2013,(4):200-200,202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各国保护本国农业避免农业风险的主要做法,通过对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客观分析,探索符合黑龙江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做法。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制度;通过合理的财政补贴制度调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增加农业保险公司抵抗巨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保险业将必须在世贸组织制定的“游戏规则”内运行,与世界惯例接轨。但现有《保险法》还存在许多局限和不完善之处,并且缺乏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因此完善和修改《保险法》,建立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为中国保险业的当务之急。首先,在组织形式上,确认保险企业组织类型的多样化,确立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和自保公司等组织形式的法律地位;逐步与国际保险立法惯例相适应,将意外伤害保险和疾病保险列入寿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均可经营的业务范围,在规定同一保  相似文献   

13.
冯利民  李佳  陈世金 《商业科技》2008,(29):338-338
吉林安华公司在发展农业保险是在体制与机制、产品开发、营销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为我国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吉林安华公司在发展农业保险是在体制与机制、产品开发、营销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为我国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果发生农业巨灾风险,将对保险公司造成财务灾难甚至破产,保险公司必须采取措施应对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农业保险巨灾管理方式,进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面对农业巨灾风险的最优选择,得出对于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管理需要建设以再保险为基础、政府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的结论,最后对建立以再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农业保险制度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农业保险具有比较健全的、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指导体系,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保险上,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指导提供农作物一切险(多风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析相互机制在我国农村保险体系中的适用性及稳定性,本文基于前人理论成果运用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单群体复制动态模型,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相互制保险公司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深化信息披露程度并增强相互保险公司的信用支撑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农村参保客观需求的相互保险机制;强化相互保险公司内部治理力度并完善其外部治理渠道。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对防范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农业保险主体农民、政府、保险公司三者的行为,得出三者行为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应明确政府的自身定位;采取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保险公司制定农业保险费率应体现地区差别;建立农业风险防范基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公司对受灾农户损失的赔偿比例越高,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完善。文章通过对云南山区168户受灾农户的调研了解到,云南山区农户对农业保险公司、勘赔定损和补贴额度的满意度都较低,对政府农业保险的满意度相对更高。建议农业保险公司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政府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促进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和健康良好的发展,提升农户参保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农业是弱质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不可避免的市场风险。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农业保险立法缺位、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难以为继、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或是需求无法满足、缺乏政府有效的引导和扶持,这就需要财政资金给予扶持。构建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强财政和金融的政策协调,建立巨灾风险专项基金,发挥财政对农业保险的监督与管理作用。特别是农业保险补贴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有力工具,有利于构建中国普惠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