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的理论依据 1.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是保证委托代理关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最早提出委托代理概念的Ross强调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代理行为,后来的Jensen等人则强调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认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通过契约严格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但这种契约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这就隐含着代理风险:代理人可能会偏离委托人的目标要求,从而产生代理人问题.  相似文献   

2.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存在一种代理关系,这种代理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公司的治理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B- S期权定价理论阐析这种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菁 《集团经济研究》2006,(28):170-171
委托、代理的概念来自法律范畴,广泛存在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可以视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是委托、代理双方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现代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关系所涉及的委托人授权代理人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相应活动、处理有关事物而形成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权能与收益分享关系.  相似文献   

4.
政府审计客体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审计谁",广义政府作为独立或主要的资源提供者时,这种资源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政府审计服务的范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就是政府审计客体.国有资源管理部门、行业规制部门都是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人,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生产单位作为代理人虽然已经有多个政府部门在分工监管,但是,还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其原因是阻止政府规制失效,政府审计一方面能增加规制效率,另一方面,在阻止规制俘获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几个行业使用代理人员,在社会上办理自身的业务,但由于人们对代理(代办)合同的认识不到位,或者说存在模糊认识,从而使这种因代理(代办)业务形成的代理(代办)关系掩盖了劳动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是由一系列代理关系组成的契约网络。这种代理关系由企业管理者与资源提供者、企业雇员和社会等之间的代理关系组成。代理理论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如何体现在契约中的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延...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企业、公众之间彼此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代理人的受托责任的普通存在,委托、代理双方客观上要求对受托责任进行公正的评价,这样,独立的第三者———审计便产生了。一、现代社会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既包括由财产委托所形成的,也包括由政治权利分配所形成的。当政府对企业进行投资时,政府便是委托人,而企业经理则是代理人。同时,企业也会对政府有着各种要求,如合理的财税政策、公平的竞争环境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又成为委托人…  相似文献   

8.
资本结构、财务关系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雷 《财会月刊》2005,(9):24-26
由不同融资方式形成的复杂资本结构背后是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群体,其收益索取权和对公司的控制权不同,必然会导致其目标不一致和发生利益冲突,从而产生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机制的引入旨在降低代理成本,维持各类投资者对公司合约的参与,而最优资本结构则是受财务关系及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的动态、内生性概念.本文拟对这种认识和关系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开拓型领导求突破,在提高应对市场变化和引领企业发展上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作风建设.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是受国家的委托经营管理国有企业,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与一般的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完全一样,它有一种政治责任在里面.因此,更要有政治家的眼光,开拓者的胆识,时时关注国家政策的实施,及时把握机遇,果敢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0.
私募股权基金治理中的反向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基金管理人与创业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双向代理特征,特别是创业企业家作为委托人、基金管理人作为代理人这种方向代理关系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文章分析了在这种反向代理关系中基金管理人可能会给创业企业家带来的各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对投资合约、声誉市场、联合投资等治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审计的产生是由于在近代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了所有和经营的代理关系。这种代理关系本身具有不可察的自主性和权限内的任意性,代理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存在偷懒动机,在委托人不愿或不能观察代理人的工作情况下,要求有独立的公正的第三人对代理  相似文献   

12.
代理模型是研究预算松弛的一个重要理论.然而,单一期间代理模型并没有考虑本期预算松弛时后期的影响.本文对单一期间代理模型进行扩展,引入预算责任人声誉和预算差异调查,采用实验方法,研究预算责任人的预算松弛行为.根据103位实验参与者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声誉对预算松弛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预算差异调查对预算松弛有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研究发现,将单一期间代理模型扩展到多期间的代理模型,从实际工作来说,也可以有所借鏊,应该从多个期间的预算关系而不是单一期间采考虑预算相关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一、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条件及发展动力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specialization)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当资本完成了原始积累,企业从个体业主制向公司制转变时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冉秋红  李晶 《湖北审计》2003,(12):26-26
“代理理论”是由科斯开创的现代契约经济学领域星的一个重要理论。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个人间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结。代理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或多个人(委托)雇佣另一个人(代理人)为他们进行某种商业活动,并把某些决策权交给这个代理人。由于代理理论着眼于认识和解决代理问题,以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因而成为以保护股东(委托人)利益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代理理论"是由科斯开创的现代契约经济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个人间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结。代理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或多个人(委托)雇佣另一个人(代理人)为他们进行某种商业活动,并把某些决策权交给这个代理人。由于代理理论着眼于认识和解决代理问题,以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因而成为以保护股东(委托人)翻益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种现象 ,人们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原因 ,如产权不明晰、政企职责不分、内部管理不善等。但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大量存在着中间代理人 ,没有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间代理人使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有别于西方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 :(1)中间代理人的存在使国企委托代理链繁长复杂 ,形成了再委托再代理关系。在再委托再代理关系中 ,终级委托人与企业经营者 (终级代理人 …  相似文献   

17.
1.国企中的两个委托代理关系 分析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国有企业中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我国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委托代理关系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企业具有了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国民经济成分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代理关系多角化,企业的目标由原来的杜会责任,彻底转变为企业财富最大化和代理利益最大化。会计成为这种代理关系的中介,但由于又受雇于企业管理当局,再加上改革中政策、法律不配套,条例不健全,会计实际上在各种压力和利益驱使下,背离会计制度的要求而提供虚假信息欺骗社会公众和投资人。这种不良的会计行为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这意味着如何优化会计行为,已是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析会计行为优化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委托代理关系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企业具有了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国民经济成分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代理关系多角化,企业的目标由原来的杜会责任,彻底转变为企业财富最大化和代理利益最大化。会计成为这种代理关系的中介,但由于又受雇于企业管理当局,再加上改革中政策、法律不配套,条例不健全,会计实际上在各种压力和利益驱使下,背离会计制度的要求而提供虚假信息欺骗社会公众和投资人。这种不良的会计行为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这意味着如何优化会计行为,已是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由不同类型的资源所有者参与组成的一系列契约组合.这种契约存在明显的不完备性和代理问题,而内部控制就是一种产生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和企业雇员之间的不完备契约和委托代理关系的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治理装置.内部控制治理契约的逻辑目标在于减少内部交易的不确定性乃至降低内部交易成本,而其逻辑基础则是信患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组织内各责任单位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关系.交易成本这一核心要素融合了内部控制治理的逻辑目标与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